重生:回到1991年当首富 第216节(1 / 2)
第241章 机遇和风险并存
当陈江海回到宾馆,方爱国早已经回来了。
“爱国,怎么了,没跑到单子啊?”
看着方爱国垂头丧气的模样,陈江海不由得问道。
其实他早就猜到了会是这样的结果。
这里可是京城,天子脚下,不是陵海那种小县城,不得其门的话很容易碰壁的。
不过成长的路上,总要受到点挫折,不可能一帆风顺。
最近方爱国也算走得挺顺的,让他吃点蹩也不错。
“海哥,京城的人也太难说话了。”
方爱国略带抱怨道。
“怎么回事?”陈江海坐下来问道。
方爱国撇了撇嘴:“他们一听我来推销东西,连是什么都不问,就直接把我给轰走了。”
这就对了。
京城可是华夏的心脏,在八十年代的时候,全国有的东西,在京城都能看到。
可京城有的东西,很多地方是没有的。
这就给生活在京城里面的人造成了一种错觉,京城的东西那就是最好最全的。
京城人之所以会有这种观念,或者叫做优越感,主要要是因为计划经济。
那个时候,最好的东西都会带到京城来。
全国都在支持京城。
这种情况下的京城人,难免会有一种高人一等的感觉了。
即使到了九十年代,计划经济即将解体,可这种观念已经深深的刻在了京城人的脑子里。
听到有外地人在这里推荐商品,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外地的商品,凭什么跑到京城来销售?!
陈江海伸出手拍了拍方爱国的肩膀,笑着安慰道:“爱国,想在京城创出点名堂,可没那么简单哦。”
方爱国犹自不服气,咬了咬牙:“我明天再去试试,我就不信咱们电水壶这么好的商品,还卖不出去了。”
“你最好带上样品,这样成功率会高点。”
陈江海自然不会打击方爱国的积极性,跟着提醒了一句。
“嗯,我知道了。”方爱国点了点头。
他显然也觉得自家手上这么好的东西,那些人之所以不认,还是没有真正亲眼看到产品的本身有多么优秀。
只要让他们清楚了,肯定能卖出去。
……
第二天,当陈江海吃完一份炒肝和两个包子,精神抖擞地来到央视总部时,还不到八点。
即将上班,央视门前来来往往的人却很多。
当然,大多数都是骑自行车,能骑个重庆八零的,就算挺威风了。
来到门口,保卫室的警卫立马拦住了他。
“站住,干嘛的?”
“你好,我是来找庄赫庄主任的,跟他约好了。”
“袋子里装的什么?”
“是产品样品。”
“打开我看看。”
陈江海直接打开了手上的袋子。
警卫看了看没什么问题,这才回到保卫室,拿起了电话。
片刻之后,保卫科的人放下电话,走出来对陈江海招呼道:“同志,过来登记下!”
“好的好的,谢谢啦!”
登记完毕,顺便问清楚庄赫的办公室,陈江海带着电水壶就进去了。
找到庄赫的办公室,陈江海看到庄赫正在跟一个人说话。
他很识趣地等在外面,没有急着敲门。
等里面的人出来后,陈江海这才轻轻敲了敲门,探头招呼道:“庄主任,早啊。”
“哦,小陈,你来了,先坐吧!”
庄赫头也没抬,手里拿着笔,不知道在纸上写着什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