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千金她躺平了(美食) 第391节(2 / 2)
总之就是一个惨。
但男主到底是男主, 将死也只是将, 而不是‘死’。
虽然这般凄惨,但天资聪颖, 十分有读书的天分,哪怕是备受争议的时候,夫子也很喜欢他。
再加上又有个明事理的母亲, 日夜劳作, 供他读书。
到了七八岁的年纪,母亲听从高人指点,掏空家财还从娘家兄长那边借了些银钱,从人牙子手里买了个同样命苦的小丫头回来做童养媳, 既是冲喜, 也算是压一压命数。
这个童养媳小丫头便是原来的那个穆昭朝。
晏家虽然家贫, 但胜在是个厚道人家, 对穆昭朝并无虐待,只是因为家里太贫困, 日子过得不好。
吃不好穿不暖都是常态, 但这也是晏家母子的日常, 只是因为太贫困了,而不是对穆昭朝的苛待。
宴母也是把小穆昭朝当家人的,只是能力有限,宴庭深又要常常吃药,所以大部分时候,家里的资源都先紧着宴庭深这个病弱的,宴母和穆昭朝大多数时候都是在忍着扛着。
这样的家境,小穆昭朝并没有觉得苦,因为晏家给了她家庭的温暖,至于物质上,那实在是条件有限,并非针对她,她那会儿虽小,但这些道理还是明白的。在人牙子手里的那大半年,小穆昭朝不仅过得不好,还总是被打骂苛待,给她留下了极重的心理阴影,这些事情,在晏家的这些年,都慢慢被冲淡了。
她长大好,便帮着宴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只是宴庭深命里就苦,没几年,宴母也病倒了,家里便是小穆昭朝养家。
但即便如此,小穆昭朝对晏家也从无怨怼,因为不管是宴母还是宴庭深,都把她当家人。
宴庭深拿的就是少年贫苦多舛的剧本。
少年时所遭遇的磨难和冷眼,致使他心性格外坚韧,更是养成了冷漠寡言的性子,对外人更是冷血。
若只是靠着小穆昭朝来养家,供他读书,他确实也能继续走贫家科举男主的路子,只是会稍微慢些,毕竟读书和科考对普通乃至贫困的家庭来说,是一条非常花钱的路,宴庭深也没有心安理得就接受穆昭朝的付出,他也在努力改变眼前的困境。
只是他身体实在是太弱了,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莫说照顾他人,他自己大多数时候都需要人照顾。
饶是如此,他也一直在默默努力着寻找机会。
体力活他自然不行,只能在别的路子上动脑筋,所有人都知道他聪颖读书好,他便利用自己的优势,有时是代写信件,有时是年节写春联等等,只是他身子太弱,连做这些,都十分有限。
有一年冬天还因为多写了些,病倒了,就被小穆昭朝和宴母勒令不准再接。
但他私下里还是偷偷地接这些活计补贴家用。
他还谋划着早早考中功名,就能有更多路子改善生活。
是以,在他考中秀才后,便开始给孩童启蒙。
因为多了一项进项,再加上考中秀才后,也更加有威望,日子本来是越来越好了的,但命途多舛的宴庭深,在一个秋夜里给镇上员外家的公子们上完课回家的路上,淋了一场大雨,当天夜里便发起了高热。
这一病十分凶险,家里的银钱压根不够用。
眼看着人要不行了,穆家便是在这个时候找上了门。
可以说,当初穆家的那笔‘感谢费’救了宴庭深一命。
本就是伯爵府的亲生女儿,人家堂堂伯爵府千金,宴母当时正六神无主着,虽不舍,但总不能扣着人家的伯爵府的亲生女儿,在自己这样的家里吃苦受罪罢?
别说儿子病重需要银钱救命,就算是儿子没有病重,伯爵府来找了,他们也不能拦着千金大小姐回家好好享福做千金大小姐啊?
穆昭朝就这样被穆家找了回去。
宴母心里不舍,但也很替穆昭朝高兴,毕竟她是回去享福的,又有亲生父母在,总好过在她跟前过清苦的日子。
宴庭深便是这样又过了他人生中最后一个劫。
他醒来后,得知这一切时,穆昭朝已经跟着平昌伯在回京的路上了。
他原本是有些担心的,怕穆昭朝回去后会过不好,但想着伯爵府都愿意花费这么大的人力财力寻找流落在外的亲生女儿,找回去后肯定会好生疼爱,否则也不会这么大费周章的寻找,还给了他们家这么大一笔感谢费。
当然了,不舍肯定不舍。
但他心里清楚,不能因为自己的私心,就阻拦穆昭朝回家。
更别说,她亲生父母还是尊贵的伯爷和伯夫人,如此显赫的身世,断断没有阻拦的道理。
当然了,他也没有要借此攀附伯爵府这等勋贵人家的心思,哪怕村里一些人闲话时说笑,让他们用对穆昭朝的这份恩情进京去靠着伯爵府,日子还有日后的前途自然要比现在强不少,宴庭深都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
未免被人闲话他有要攀附伯爵府的心,就连打探穆昭朝回京后过得好不好,他都是偷偷的,不让人知道。
原本宴庭深的打算,是好好把身体养好,然后全身心投入到科考中,等待金榜题名,有了身份时,再寻机会,去看看穆昭朝——只是故人的关切,并无其他心思。
哪怕……哪怕他原本有,在知晓她的身世后,宴庭深便理智地把这些心思都藏了起来。
身份的悬殊,容不得他多想。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无所有时,别说保护家人,连自己都顾不上,何谈旁人?
不过是平白给别人增加烦恼罢了。
所以昏迷中清醒过来,得知一切后,他的第一个念头就是,他一定要出人头地。
这是他日后能再见到穆昭朝的唯一的途径。
宴母虽然知道儿子对穆昭朝的感情,但她也和儿子一样,明白两家悬殊太大,已然不可能,她也清楚儿子最是冷静自持,并没有多劝——怕越劝儿子越难受,只是叮嘱儿子好好养身体,好好读书。
原本宴母的想法是,好好养身体,养好了身体,专心读书。
儿子有读书的天分,以前那么难都没放弃,现在更加不可能放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