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替嫁夫郎后 第197节(1 / 2)

加入书签

被一个外人拿走了童元,丰文书院的夫子们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刺激,一个两个的都忘了去关注后面的红榜了。

听到夫子问话,蹲在地上不起的刘东来没出声,只是脸色愈发的铁青,被黑眼圈包裹住的双眼里,幽怨之气都快要浓烈得实体化了。

老夫子安慰他:“是不是不甘心哪?这很正常,我们也不甘心。所以你得抓紧了,好好努力个两年,争取两年后在乡试上把名头争取回来!”

当然,能不能争取的到就不知道了。

毕竟现在杀出了一匹黑马。

不过只要是丰文书院的人拿了好名次,那甭管是谁拿都一样。

所以千说万说,还是要把江自流弄进来才行。

思及此,老夫子又说:“对了,东来啊,那个新晋的江自流,你可认得啊?你们看上去年岁相差不大,没事的话可以跟他多走近走近,交个朋友什么的。”

刘东来:“.........”

刘东来都要恨死了:你个死老头可快闭嘴吧!

——

自放榜之后,蟾桂巷一改之前风貌,热闹与安静突然调转了。

原本那个日日开门关门的热闹刘家再也没开过门。偶尔有人过去敲门,里面也无人应答,看着就跟死水一样沉沉。

而一向安静的江家却热闹起来,突然多了好些前来拜访的儒生。

拜访的人之多,让隔壁老王家的人那叫一个咂舌。

他们都在这住了许久了,这么多年过来这边的人加一块儿也没这几天来的多啊!

不过热闹也没有持续太久,江家显然不是爱好热闹的,当天下午就关门不见客了。

但人们并没有因为江家不见客就不来了。

真正把结束热闹的是赵家镖局的人。

隔壁老王家不知道为什么,赵家镖局居然也有人来了。

而且赵家镖局的人来过之后,临走还留下了两个人守在蟾桂巷门口。自此后,凡是见到提着东西要进巷找江家的陌生儒生,通通被赵家镖局的人拦在了外面。

清静是又回来了,但是隔壁老王家的人都懵了呀:这是怎么个一回事啊?

直到第三天,有几个官家的人打马过来,老王才后知后觉的知道,他们蟾桂巷,居然真的有人蟾宫折桂了!

一开始以为中的是刘家,可官家人马路过巷首的刘家,连个眼神都没给,径自往里走,他才知道,这蟾宫折桂的是江家呀!

震惊老王家一整天!

“江家公子中了?还是中的童元?我的个亲娘呀!!怎么没听见楚年他们说一声啊!!”

这么天大的事,住在隔壁的自己一家居然是最后一个知道的!

在老王一家震惊的目光中,县令派来的几位官人敲开了楚年家的门,将特殊的荣誉送进了他们家中。

王家的人自打官人进了江家后就没回家,一个个扒在门缝里,眼也不眨地往那边看着。即便他们什么也看不见,心里还是觉得激动极了。

不知过了多久,江家的门再次被打开,拿了红包的几个送喜官人笑哈哈地离开了,王家的人才把门缝拉的大了些,探出身子向江家张望。

楚年和江自流还在门口,他们看到了探出头来的王家几人。

笑了一下,楚年走过去,亲切打招呼道:“王叔,王婶,王大嫂,吃了没?”

“哎...吃了没?吃了吃了,吃了的吧。”

见楚年夫夫往这边过来,王家的人赶紧地都从家里迎了出来。

如今他们的新邻居已经大变样了,可不再是可以随意打趣唠嗑的乡下来的小辈了,而是正儿八经有了功名的大人物了!

楚年手里拿了几袋被包好的点心糖,他把点心糖递到王家婶子手里,说:“家里有了喜事,其实早该上门送喜糖的,但是前两天被外人吵得有点厉害,就缓了两天没出门,还请你们别见怪。”

点心糖被王家人拿在手里,沉甸甸的,叫王婶有点不知所措。

没经验啊...

没有收过这种喜糖的经验啊。

“哎呀你这说的是什么话!我们哪里可能见怪!”老王怔怔的,说话的语气都有点局促了。

一个激灵,老王反应过来考中童元的江自流也在呢,赶紧拉着家里人,学着街上那些文雅的人给江自流作揖:“这...恭喜江童生中榜了呀!”

江自流微微一笑,回了一揖。

竟然还回礼?

这让老王好不惊异,好不容易活动起来的脑子好像又有点迷糊了。

江自流道:“王叔你们不用这么见外,只是中了童生而已。”

王家几人:“......”

只是中了童生而已?

怎么说的跟只是去街上买了两捧菜一样?这么风轻云淡?

想想当初巷首刘家,还不是中榜,只不过是长子考进了丰文书院,就大变了个样,别提有多趾高气昂了,从此见谁都是鼻孔朝天的傲慢样......而到了江自流这,中榜了居然就是“只是中了童生而已”?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