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回九零好村光[种田] 第93节(1 / 2)

加入书签

姜冬月:“嫂子,咱俩一个村的谁都知道谁,我家土坯房塌成?那样,我妈回去能住哪儿?”

“瞧我这记性?,正经事给忘了。”兰嫂子拍拍脑门,“你大哥家的俩小子在外面分了房,他就挪到新房去了,正好把原来?自己住的那座院子给你妈住,宽敞得很。”

姜冬月眉毛都没动半根:“行,我知道了,劳烦嫂子你跑这趟,改天我再带我妈回去。”

“好嘞,到时候来?我家里坐坐啊。”兰嫂子圆满完成?任务,借口要买豆角,骑着自行车一溜烟走了。

姜冬月深呼吸几次,收拾好东西也往回返,半路买了一爪香蕉和二?斤橘子,给家里添点水果吃。

至于送亲妈去魏村,姜春林一天不上门接她就一天不送,且等着吧,呵!

第121章 萝卜干  姜冬月回到家, 该干什?么照常干什?么,压根没对?林巧英提起姜春林托人捎话的事。

老话说“知子莫若母”,实际随着孩子年?龄渐长, 做父母的真不一定清楚子女德性,或者心里清楚也不愿意承认,自己就能灌着迷魂汤先把自己糊弄了。

林巧英就是?个典型。她为仨儿子发?光发?热干了几十年?活儿,临到老却?被赶走独自住土坯房,内心仍觉得?儿子们是?好东西,都?有些不得?已的苦衷。

刚入秋下暴雨那?会儿,她甚至担心姜春林没法种地, “你大哥地最多,不定愁成啥模样了,唉。”

姜冬月当时就梗住了, 得?亏她从前历经世故坎坷, 否则非躲起来掉两滴委屈泪不可。

最重要的是?, 以她对?姜春林的了解, 这人腾出砖房纯粹因?为一个村里抹不过脸,内里肯定光秃秃的啥都?没有, 等桌椅板凳、锅碗瓢盆之?类的添置齐全再说吧。

姜冬月打定主意, 又跑到高家屯和姜秋红通了气,然后继续忙碌出摊。待天气更凉, 早起能看到草叶上凝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她就扛着铁锹去收萝卜白菜。

今年?大白菜种的少,可以全部拉回家堆院里,每天搬阴凉处通通风即可。但白萝卜整整装了两大三轮车, 加上旧院种的一片蔓菁和芥菜疙瘩,少说也有四百来斤。

姜冬月腌了一搪瓷盆的芥菜丝、一瓮咸萝卜、一坛香辣萝卜缨, 对?着剩下的萝卜发?了会儿愁,决定全晒成萝卜干。

这活儿太费力气,所以她专门挑了个星期六开始干,让唐笑安来回搬萝卜,唐笑笑洗刷萝卜,自己守着案板不停地将一个个白胖萝卜切成手指粗的长条。

林巧英看外孙呼哧呼哧地跑来跑去,脑门都?冒汗了,心疼道:“叫孩子歇会儿吧,他这么点个头能干多少活。”

姜冬月还没开口,唐笑安就撅起了嘴巴:“姥姥,我能干很多活!”  伸出短胖胳膊一指,“我妈切的那?么多萝卜都?是?我拿的,姥姥你要认真看啊。”

虽然妈妈的案板和姐姐的水盆距离挺近,但、但他也是?很能干的!

姜冬月:“对?,姥姥不能小看人,咱们笑安明年?可是?要上育红班的。”

“行行行,笑安最能干啦。”林巧英哭笑不得?地端了个筐子掰粉条,“晌午炖白菜粉条,锅里再熥几个鸡蛋,给你们补一补。”

姜冬月把所有萝卜都?切好,将它们倒进瓮缸里,撒了粗盐翻搅均匀,一来可以杀杀水,二来晒的时候不容易生虫变坏。  等萝卜条由脆变软,腌到随意翻折都?不会断的程度,姜冬月就取了纱布挤水,挤得?差不多了再装进布袋里,背到房顶上摊平晾晒。

往年?房顶没有这么大空地,奈何今年?六亩地只收了二百多斤棒籽儿,可怜兮兮地躺在北屋顶角落,真是?怎么看怎么心酸。

姜冬月叹口气,晾完萝卜条顺手把棒籽儿翻了翻,想?着改天让唐墨扛下来,送到平村镇磨面。

和白面比,棒子面算是?粗粮,但物以稀为贵,今年?棒子面生生从九毛一斤涨到了两块,还是?省着点吃自家的吧。

秋季天干风大,三天后萝卜干就晒好了。原本手指粗的长条卷曲收缩,变得?轻盈干硬,抓一把喀拉作响。

姜冬月用干净塑料袋把大部分?萝卜干装起来悬挂到梯子上,剩下的洗去灰尘,放坛子里用盐、酱油和辣椒、十三香等腌制。想?吃的时候抄一盘子,不用拌香油就特别爽利下饭。

唐墨尤其喜欢这滋味儿,配着新蒸的馒头能吃多半碗:“秋冬的萝卜赛人参,明年?咱们多晒点萝卜干,好吃。”

又说唐笑笑,“以后考出去上初中,给你装两罐,吃不下饭的时候能开胃。”

唐笑笑前几天洗萝卜累得?腰疼,这会儿一听就摇头:“爹,明年?我们还是?腌萝卜吧,咸菜蒸熟了更好吃。”

“……”

父女俩有模有样地讨论?咸菜口味,听得?姜冬月满心无语。

她明明特意改善了伙食,隔三差五做顿新鲜菜,肉和鸡蛋吃得?也比从前多,咋大的小的都?待见咸菜,哎。

……

赶了几次集,运动服卖得?七七八八,姜冬月便去青银县进了一批棉服和围巾。

卖衣裳就是?这样,必须走在季节前头,如果等天冷了再下手,服装厂那?边就会涨价,连带着削薄利润。

姜冬月眼光好,而?且定价合适有赠品,新衣裳卖得?挺顺利,偶尔还在石桥村卖些发?卡和小玩具,手头余钱渐渐增多。

唯一膈应的是?姜春林背后造谣她“压榨亲妈给自己看孩子,不放老人回家享福”云云。

姜冬月听说后并不恼,毕竟村里人都?长着眼睛,分?得?清谁好谁歹。只要她沉住气不送妈,姜春林早晚得?服软。

果然,闷不吭声地别到立冬,姜春林又托人捎信儿了。

这回来的是?姜三旺媳妇,姜冬月照样客客气气应下来:“知道了,改天就带我妈回去。”

三旺媳妇:“哎呀冬月,光说不练假把式,你可不能拿空话哄我,给个准信儿成不?”

“多准算准呀?”姜冬月笑盈盈看着三旺媳妇,“我就跟你直说了嫂子,我妈塌了房两手空空,吃的用的啥都?没有,突然回去不知道有没有板凳坐,有没有被子盖,我真的不放心。我大哥他怎么跟你说的呀?”

姜春林完全没提过这事儿,三旺媳妇顿时尴尬得?红了脸:“你哥……你哥反正?挺惦记你妈的,家里事忙完了记得?回去啊。”

她且说且退,十分?迅速地战略性撤走了。

姜冬月:“……”

她就知道,姜春林狗改不了吃屎,呸!

姜冬月提出明确要求后,姜春林那?边消停了很久,直到十一月初才有动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