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煞 第84节(1 / 2)

加入书签

海底蛇窟的正上方,呼啸而来呼啸而去的狂风卷着厚重的水汽,那层叠的雾霭之中,似乎连空气本身都开始具备着沉重的重量。

恍若是白玉云朵一样的水汽在原地里层层堆叠着,乍看去时,恍若那贯穿天地的水汽大幕化作了九层云阶。

而正此时,云阶的最上方,一身形枯瘦的老叟,身披鹰羽褐氅,内着细密鳞甲银袍,一手拄着根乌木蛇杖,脚踏层叠水汽,恍若是立身云海之中。

老叟面朝着正西方,似是隔空眺望着镇海七十二道城的方向。

倏忽间,层叠的烟霞雾霭之中,一道灵光破空而至。

正兜转到了老叟的近前处时,忽地见老叟抬起手臂,干枯的皮肤抽搐的手指伸出,虚虚点在那灵光上。

霎时间,那道灵光溃散开来,原地里,明光陡然大放,紧接着,一道朦胧模糊的声音从中传出,像是隔着大半个世界一样的渺远。

“蛇老,孩儿们传回来了消息,北边,神宵宗的符梅老道已经赶至岸边,只是他使得了障眼法,雷法又端是厉害,孩儿们没能瞧见他进了哪座道城。”

闻听此言,老叟平静的点了点头,再开口时,分明说出的是人声,却颇有种嗡鸣撕裂的声音。

“去把这个消息,传给白鳞鱼族!老白鳞贪生怕死了一辈子了,好几回咱们赶起海潮来,都没见有他现身,可他不能这么躲一辈子,神宵宗是他们这一族的世仇,老家伙若是还不现身……我就得缺一件白鳞鱼皮大氅了!”

话音落下时,灵光之中,长久的没有传出甚么声音来,原地里,蛇老也越过了这个话题,反而继续追问道。

“剑宗没有人来么?”

话音刚落下,灵光之中,那朦胧模糊的声音就随即响起。

“几家和剑宗有干系的道城都盯紧着呢,没见他们宗有大修士亲至,倒是小儿辈的见得了几人,孩儿们也没在意这个。”

蛇老随即轻轻颔首,他又颇为漫不经心的问道:“庭昌山呢?那老虔婆没有来么?”

灵光中,那模糊的声音稍有些温吞:“这……这老虔婆倒是没有瞧见。”

蛇老复追问道:“南面呢?元门中没有人来?”

灵光中,那模糊的声音顿了顿,像是在思索着甚么,又似是避开灵光,在询问着谁,不多时,短暂的沉默之后,遂听得那人开口道。

“听得了消息,离恨宫大长老在往道城赶来,可孩儿们都还没瞧见他;再有就是白骨观主,已经赶到靖安道城半天的时间了。”

闻听此言,蛇老嗤笑了一声。

“白骨观主……这便是金丹里的一个笑话!对了,灵丘山的宗老……”

这一回,还没等蛇老将话问全,那灵光之中,朦胧的声音就立时间回应道。

“宗老道不大可能来了,他临了寿数,听说先前还与人做过一场,许是只剩了最后一口气,不会泄在道城。”

闻听此言,肉眼可见的,蛇老整个人松弛了下来。

他咧着嘴,脸上罕见的露出了笑意,这会儿眯着眼睛看向那悬浮的灵光。

“七十二道城,都需得关注着,谁来了,谁走了,谁要来,谁要走,都需得打探的明明白白,再有,百花楼伫立在深海中的法舟太过碍眼,那是件准备证道的器胚,也需得盯好了她们!”

闻听此言,那渐次黯淡下来的明光里面,传来了那人愈发朦胧模糊的声音。

“是!”

如此,蛇老颇为满意的颔首,他低下头来,轻轻地抚摸着乌木蛇杖上那细密的蛇鳞纹路,最后暗哑的声音里,仿佛是在宽慰灵光中的模糊声音,又像是在说给自己听。

“不着急的,慢慢来,这才刚开始呢,不,连开始都还没开始呢,不着急的……”

第89章 赠玄法弹指丹篇

愈是近了天武道城,愈是近了丹宗河谷地的分舵,杜瞻的情绪便愈是跃动,整个人的神色也愈发眉飞色舞起来。

才刚到了码头,只沿着那宽阔的青石板路,顺着拥挤嘈杂的人群一同走进天武道城,这短短的几百步路里,三人就数步一停。

道城的排查变得严苛了许多,据说是因为这一阵已有了好几次,因为疏漏,放了善于变化的妖兽进城,险些酿成些祸事,引得道城上面的大人物震怒,这才有了如此严苛的景象。

但对于楚维阳三人而言,这一切都不是甚么问题。

一如在舟头时的随机应对那样,丹宗杜道子走在前面,楚维阳和青荷姑娘随身在后面,一样的话术说得了好些遍,过程上虽然甚是琐碎,却也算是畅通无阻的教三人直入了道城。

抬眼看得眼前的道城景象,恍惚间,楚维阳以为自己回到了靖安道城中一样。

同样的庞然大物里兼具着元门的蛮霸意蕴与玄门的规矩戒律,甚至包容了些散修的肆意,恍若是炼成枚浑圆的丹丸一样,就这样用厚重的墙体包裹着,将之围起来,化成一座城池。

而如这样浑圆的丹丸,只海边,就足足有七十二枚。

果然,和靖安道城相仿的,不只是乍一入道城中的那种意蕴而已,很快,楚维阳就找到了更多道城间相像的地方——

譬如在城中央最开阔的那条大街上,打头的那座独属于丹宗河谷地的一片亭台楼阁。

而唯一与之有所区别的,或许是因为镇坐在这座道城里面的,是正东二十四道城丹宗分舵所在,故而这片亭台楼阁,远比靖安道城中的面积还要庞大,几乎连缀成了一片完整的坊。

原地里,楚维阳和青荷姑娘仍旧驻足在原地,看着人家高大的门楣怅然失神,毕竟百花楼也算是诸圣地大教之中唯一不驻在道城里的。

另一边,杜瞻只简单分说着,教他们稍作等待,就推开门扉,一溜烟直跑到屏风后边去了。

不多时,还未等杜瞻再现身,便见两个清瘦的年轻道人身着和杜瞻一般无二的素衣麻袍,现身接引着楚维阳与青荷姑娘。

也不作甚么试探,问甚么根脚法统之类的,只是客套着将两人请进了丹宗那成片的亭台楼阁之中,引入了其中一座极雅致的院落中,奉上茶点后,任青荷姑娘百般追问着,却也甚么都不说,就这样径直离开了。

原地里,楚维阳仍旧端坐的沉稳。

果然,只少顷时间,坐定在院落的小亭中,闲散的看着鱼塘里游走的几尾锦鲤,不知想些甚么的楚维阳,忽地听到了门扉洞开的声音。

循声看去时,正是一老一少从外面向院落中走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