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煞 第391节(1 / 2)

加入书签

“人怕噎死,难道就不服食宝丹了么?”

百花楼素来有那般旖旎的传闻,言说及这一句的时候,楚维阳甚至仰起头来,将视线落在了萧郁罗那同样纤长的脖颈上,好似是用这样略显得大胆的目光,来对萧郁罗的这番诘问以回应。

紧接着,楚维阳不疾不徐的声音才继续响起。

“雨亭甚么样的证道底蕴,也是曾经与贫道交过心,透过气儿的。

因而,贫道只是甚为质朴的思量着,若是能够多一部无上修法来辅助道果,更有甚者,若是真能够成开一道法脉之祖师,这等无法度量的运数根基,才能够确保雨亭能够稳稳牢牢的在跻身金丹境界之后,尤还有着广袤的潜力可言。

老实说,这样的事情于贫道而言没甚么好处的,若是雨亭师妹真个无依无靠,只能靠着与贫道参合三元、了结因果来尝试冲击金丹境界,纵然来日有所成就,想要于那一层境界之中再有甚么寸进,只怕一丝一缕的进益,都还得仰仗贫道。

彼时,贫道才是将百花楼的新晋大修士吃得死死的!

与这样可以预料的前景相比,一些传法的因果又能够值得甚么呢?这因果运数再大,大得过《五脏食气精诀》的因果运数么?

晚辈与雨亭师妹的缘分,是从一分故宗因果伊始的,这桩因果如今还未曾了结,可是从始至终,自打算襄助雨亭师妹开始,晚辈所想的,从来都不是怎么样驾驭她,而是真个想要她能好好的走上通衢道途。

至于我们俩之间的牵系,有交心的情谊便足够了。

不论来日依照着手稿,师妹走到了哪一步,一道法脉的因果,强如圣地大教,百花楼自该也有了结的办法,到时候一增一减之际,合该是大有余裕在的,不急在今日只谈及付出,不谈及收获,不是么?”

闻听得此言时,不只是萧郁罗,连带着沉浸在书稿之中的师雨亭都是陡然一惊。

只是不同于师雨亭,此刻萧郁罗是真个像是因为楚维阳的言辞,而被一股清流兜头浇灌下,将自己的身心彻底贯穿。

说来也是赶得巧了些。

这些时日里,萧郁罗长久的熬炼那金丹道果之力,却始终无法有甚么寸进,再加上师雨亭反复的撩拨,遂教萧郁罗本身便是带着烟火气来的,这初见时心气儿未见得平和,才教自己三言两语间说得偏激了些。

错非是被楚维阳拿话来刺醒,许是再酝酿些许,便该是萧郁罗自己道心蒙尘了。

竟然在金丹境界有着这样低劣的谬误产生,难不成真个教师雨亭说中了,自己陷入了孤阴不长的窠臼里面,如今强求更高处的风景,却要反受其累了?

再仔细思量着,许也不只是如此,能够这样轻而易举的触动自己的心弦,实则审慎思量,是因为在最一开始,那道法的气机便在与自身的道果相交织与共鸣。

是了,这是契合着雨亭的道与法,便自该也是契合着自己的道与法。

难道,真个教雨亭这丫头一语成谶了?

一念之间,磅礴的思感与念头尽数在萧郁罗的心神之中繁复至极的涌现。

下一刹,神念入刀,复又将诸般念头尽数斩落。

继而,萧郁罗这才笑着看向楚维阳,她竟稍稍屈膝,朝着楚维阳浅浅作了一礼。

“是贫道言语偏激了些,还是小友主意正。

吾百花楼修士,自古以来,历代天骄道子,讲求的尽皆是乘风而起的通衢之路,如今看,雨亭和荷儿的眼光不差,小友端的是人中龙凤,一表人才,诚非虚言!”

话音落下时,萧郁罗竟真个往后退了一步,施施然的折转过了身形,缓步往静室外走去,而与此同时,萧郁罗更是用着某种极尽于复杂的目光看向了师雨亭。

大抵是有羡慕,有感慨,有嫉妒,有欣慰……

“贫道便不在这儿碍你们的眼了……”

说罢,不等两人再有甚么反应,萧郁罗遂推门而去。

而原地里,随着那门扉闭合的声音再度回响开来,师雨亭才像是从自己的思绪世界之中将沉浸的心神唤回来,她抬头凝视着楚维阳,紧紧地攥着手中的书稿,几乎将指节攥到发白。

与此同时,无声息间,她却喉咙滑动,咕噜一声里,仿佛将甚么涌到了嗓子眼的东西生生吞咽了下去。

进而,她像是自嘲一般的,绽放出来最为璀璨的笑容。

谁能够想到呢,百花楼的修士,有朝一日竟听着别人的情话而悸动的不能自已。

她遂缓步走到了楚维阳的面前,继而折转过身去,以脊背倚靠在了楚维阳的怀中,继而,腰肢轻轻拧动之间,是她那温柔如水的声音响在了楚维阳的耳边。

“师兄,说回这第一桩事情,那剑宗灵物,怕是需得师兄自己来取呢……”

……

原地里,静室之中。

萧郁罗反复的在静室里兜转着圈子。

那和楚维阳见面过程之中的诸般细节,还有那书稿上面惊鸿一瞥间的纹路勾勒,还有那一字一音敲在自己心神之中的话语,尽都教此刻的萧郁罗难以平静以待。

也正此时,反复的回忆着那种道法气机与自身道果的牵系,忽地某一瞬间,萧郁罗的脚步顿住。

她扬起手来的时候,那悬空的百花煞炁天河之中,便有着斑斓的灵光映照着篆纹朝她这儿映照而至。

“我只看一眼,就看一眼……”

第494章 灯火阑珊回首处

偌大的静室之中,极尽于斑斓的灵光兜转着,须弥的风暴自灵光的缝隙内徜徉,倏忽间浑似是将整座静室开辟成一方须弥天地,而在这方辽阔天地之中,则是那近乎无垠的百花煞气呼啸而且蒸腾。

乍看去时,浑似是原本浑厚至极的百花天河映照在悬空之中,继而一道道的回环纠缠,最后化作了雾霭风暴不仅仅是汹涌至极,那风暴本身垂落的烟尘帷幕,也因着这一道道的交叠,而愈见得厚重。

可是倏忽间,仔细观照去时,倘若不曾被这汹涌至极的百花煞气风暴摄去了心神,进而洞照其上那纤毫间的细节时,便能够轻而易举的从那些呼啸而过的百花煞气之上,瞧见那些极易教人忽略掉的细节。

譬如那斑斓烟尘交织之间其诸色交融中的不谐,时常有着玄色淤积,纵然有着风暴本身的交错与磋磨,但是却长久的难以有所消解,只倏忽间显照,随即复又因着风暴本身,消弭在了那层叠交错的斑斓诸色之中。

又譬如那纯粹的斑斓烟尘本身,其悬照成百花煞气天河的时候,尚且不曾教人察觉到甚么,可是当这道天河继续延展开来,进而化作那一道道交叠的纤薄帷幕的时候,那偶然间延展开来的百色纱衣的厚薄不均,甚至是宽窄不一,都尽皆展露在了风暴的兜转之中。

此间静室之内,一切百花煞气,尽皆是师雨亭的丹胎雏形的显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