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煞 第523节(1 / 2)

加入书签

诚然已经不知是多少次的参合三元的过程,可是往昔时,师雨亭从不曾以这样真切的方式“借用”过楚维阳的参悟状态。

或者说,对于寻常修士而言,根本不存在着参悟状态还能够借用的可能。

而此刻,一切的奇诡之运用,被楚维阳以这样曼妙的辅助法门,映照在了师雨亭的心神之中,陡然间教其失神,教其沉醉!

只是此中的经历,到底如那神韵一般,难以落于文字,难以用真切的言语来描述,不足为外人道也。

可是显照在旁人看去时,却是师雨亭随着这一声惊诧的喟叹,进而整个人抖得几如筛糠也似。

法台上,几乎有那么几个瞬间,萧郁罗已经浑不遮掩的洞照了自己的真灵。

许是时间过的越久,萧郁罗这里胆子便越是大了些。

此刻她便是不明所以的眨巴着眼睛,困惑的看着师雨亭的神情变化,进而不知想到了甚么,面露出思索的神情来,浑似是在回忆,在相互印证。

继而,萧郁罗露出了一种颇微妙的表情来,大抵像是在说“你这丫头片子不过如此而已,原也只是个样子货”。

而因为“偷懒”的缘故,这会儿,楚维阳尚还有着神念的余裕来观察萧郁罗闪瞬间的神情变化,原地里,师雨亭却已经沉浸在了对于那道法灵光的参悟之中,而彻彻底底的忘我。

一息,两息,三息……

过程并没有太过顺利。

毕竟,这是真正属于金丹之上级数的道法灵光,而楚维阳与师雨亭,尽都仅仅只是初入金丹境界而已。

而且处于大渊这样的环境之中,楚维阳和师雨亭仅只能够远远地观照,而不敢将神念笼罩,以共鸣那灵光本身。

毕竟是这样久远的时间过去,楚维阳唯恐仅只是道法灵韵的交织与共鸣,便要将这艘古舟引动甚么惊变,继而化成齑粉。

若要印证,也需得是更为温和的方式。

于是,伴随着这样的参悟过程,当某种独特的远比自身的修持更为高卓缥缈的神韵从师雨亭的思感与念头之中生发出来的时候。

仅只隔着一段很近的距离,神瞬间,这种神韵便引动了那道法灵光的主动共鸣。

霎时间的一道若有若无的嗡鸣颤抖声音之后。

无端的,楚维阳竟感觉到了某种道法屏障的破碎。

而与此同时,师雨亭如释重负一般的念头也传入楚维阳的心神之中。

“师兄,可以登船了。”

第669章 眼界迥然取仙诀

伴随着同源而出的灵光与神韵之间的交织与共鸣。

那层无形无相,甚至是在不知不觉间影响着楚维阳,进而教道人无以寸进的宝器屏障,方才以一种真切的教人感应得到的方式破碎开来。

楚维阳后知后觉的发现,直至此刻,自己才获得了登船的“资格”。

而这种朦胧的道法屏障,没来由的教楚维阳想到了昔年海岛孤山之上,那百花楼依循着自然山势而布置下了法阵。

这百花楼此等妙法的风格,几乎是一脉相承。

而再之后,楚维阳方才缓缓地登上了百界云舫法舟。

这是百花楼的制式宝器,事实上,除却本身蕴养的灵韵,除却昔日熔炼成法舟的材质,以及此刻显照而出的法舟大小之外。

两艘百界云舫,仅只有着细节上的些许差距,整体的规制一般无二。

对于楚维阳而言,这或许是几处装饰的雕琢的纹路之间的异同,但是对于师雨亭而言,她真切的明白着,这些教人眼花缭乱的花纹之中,到底有多少是伪装,多少是甚为本命法宝直指修士道法关隘的符箓篆纹。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师雨亭的要求与指引之下,楚维阳掌控着神魔法相,从船头走到了船尾,除却那镶嵌在了山岩之中的那一部分之外,每每有着连楚维阳都要忽略去的细节上的符箓篆纹,被师雨亭收入了眼中。

很显然,这其中存在着很多的异同,有些是与师雨亭所知的一脉相承的更高卓的符箓篆纹,有些则是真正迥异的与师雨亭所掌握差距十分明显的篆纹。

而且一时间,师雨亭只能将这些勉强的记下,因为这些符箓篆纹尽皆直指向了神境的本质,即便是有着楚维阳的诸般状态“加持”,师雨亭也很难堪透这些更高卓的符箓篆纹,进而,也无从分辨,那些迥异之处,到底是因为传承过程之中的“优化”还是“偏差”。

而再之后,当楚维阳在师雨亭的指引下,从古舟的表面,进而走入船舱,走入船舫之中去的时候。

相比较起法舟表面上的符箓篆纹,这内里的纹路便陡然间变得繁盛起来。

它们彼此之间交织成了十分好看的样子,不时间,斑斓的灵光以十分纯粹、古朴而沉淀的暗金颜色,从这些繁盛的符箓篆纹之中流淌而过。

属于神境的古老气韵仍旧从中阐发。

那是教如楚维阳这样具备着浑厚底蕴的修士,都会下意识的忽略掉船舫上的那些雕琢的纹路本身,进而仅只是捕捉到朦胧的气韵,便将自己的全数心神沉浸与徜徉在其中的感触。

这是百花楼最为纯粹的蛊惑心神的妙法。

绝对的境界差距,使得分明精气神圆融无漏的楚维阳,也不得不受到了这样的影响。

尤其是在百界云舫的船舫底层处,那些原本应该是外门弟子招待外海来客的“销金窟”之处,这种教楚维阳霎时欲念丛生,甚至不少往往是极尽于抒发兴致的时候才会稍稍涌现的部分念头,在这一刻尽都在神念的不自觉徜徉之中,霎时间齐皆翻涌到了思感与念头的末梢之中。

进而因着神元的相互参合,这些思绪本身,尽都毫无保留的灌涌入了师雨亭的思感与念头里面。

甚至当这样的气韵影响隔空映照到紫金蟾宫之中,映照在两人本就贯连的神形与真灵的时候。

几乎下意识的,楚维阳的一双手便早已经消失在了那宽大的素袍之中,而在萧郁罗那若隐若现的注视之下,师雨亭也真个陷入到了某种持续不堪的境地之中,进而,受到了这样的道法气韵影响之后,师雨亭仅只是烙印与记忆那些符箓篆纹的过程本身都已经变得甚是艰难。

某一瞬间,楚维阳也曾经想过要先放弃探索。

毕竟,这古舟就在此地,依照楚维阳想来的想法,心绪被扰乱,并且在明确自己短时间无法抚平的时候,最好不要进行道法的参悟之类的事情,容易乱上加错,反受其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