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御煞 第658节(1 / 2)

加入书签

伴随着第一枚蝌蚪文字在显照的过程之中摇摇欲坠兼且若隐若现的顷刻。

那阴冥道宫洞开的闪瞬间,真切看去时,是一道完整的神形,在这一刻沐浴着灵韵本身的冲刷,进而复又在冲刷的过程之中,丝丝缕缕的神形灵光裹挟着神魂之力,乘着灵韵洪流本身,朝着五脏道宫灌涌而去。

并且在下一瞬间时,借由着原本道法神韵的牵系,倏忽间,便与一道万象法身自然而然的融合在了一起,并且正是因为着自然造化之力的焕发,这种牵系本身圆融而无漏,浑似是原本便如此一样。

原地里再看去时,仅只有着那一道微茫的真灵本身,在愈渐得微茫与黯淡之中,复又裹挟着那原本凝练成阴冥道宫本身的力量,在这一刻差地化作了阴冥鬼物,超脱了死生轮转的概念,彻彻底底的的成为了鬼蜮之物的显照之后,复又没入了玄真宝鉴之中去。

而这样的变化本身,便在这一刻之后,倏忽间从一道蝌蚪文字,骤然间朝着整个通幽符阵弥漫而去。

这一刻,伴随着整个通幽符阵的崩灭,取而代之的,是五脏道宫之中,原本一道道纯粹是法门秘术映照而成的万象法身,在抽象的道法轮廓之中,沐浴着灵韵,熔炼着神形的力量,而真正在兼具虚实的轮转之中,变化成纯粹的内景生灵。

此是为天人也。

而同样的,事实上,这一刻伴随着那一道无上的通幽符阵的崩灭本身,玄真宝鉴非但不曾有所气息颓靡,更相反,其阴冥神韵本身反而在这一过程之中,像是驳杂尽去一样,愈渐得精纯,愈渐得纯粹、质朴、古拙。

那浑一的道法神韵本身,在这一刻同样的化成了某种锚点,某种五脏脉轮正中心处的锚点。

内景九天尽皆是造化所在,但是在造化的另一面,则是崩灭,则是殒亡。

死生轮转的概念无所不在,就像是任何高道妙法,总也会伴随着岁月光阴的变迁,不断的被人更易,被人舍弃,被人埋葬在岁月之中那样。

道与法也是需要“死生轮转”的。

而就像是道场洞天之中有北岳山阴洞开酆都门户。

这一刻的玄真宝鉴,便也像是内景九天的“悬孽镜”一般,从道与法的层面直指太阴诸魔奉圣天,直至那万道龙相之上所显照而出的各不相同的气韵。

仿佛是那万道龙相之中一旦磋磨出了足够将某一道化生之天人的道法所取而代之的至高神韵之后,某种道法之间的死生轮转,便会从中诞生。

天人癫狂堕落而去,而阴冥之中,则有困龙飞升……

而也正是从这一刻起,楚维阳凡所参道悟法,凡所动用思感与念头的时候,再也无需借由着玄真宝鉴而与诸道神形所痛感。

伴随着这一道道身形尽皆在五脏道宫之中化生而成万象天人,这万道神形也彻彻底底的与内景九天所不分彼此。

这万象天人便是楚维阳,但楚维阳不仅只是万象天人。

就像是那磅礴的灵感念头本身,而今已经是生发于楚维阳己身的思感与念头之中去了一样。

同样的,而今只要楚维阳想,他凡所参道悟法的闪瞬间,便是万众之数的“楚维阳”在同一顷刻间,从不同道法的领域之中参悟着同样的珠玑字句,并且将不同的感触浑一之后,映照入楚维阳的思感与念头之中,碰撞在那灵感念头里。

而这一刻,伴随着楚维阳有着这样的变化本身,感触最为明晰的,反而是这漫山遍野之间,静听着楚维阳在宣讲至高道法经篇的诸修。

那顷刻间,轻灵的道音大盛,诸修再静听去的时候,仿佛已经不再是某一人在宣讲道法,而是真正纯粹的道法本质在延展在云海之上,被诸修所观瞧,所参照。

而也正与此同时,当万象天人浑一的磅礴神韵,无上造化,反向化作另一道洪流,涌入三元道宫之中,复又涌入向泰一玉皇天之中去的时候。

那蜿蜒巍峨的玉京山之中,先天气韵里,有着似是经年累月沉淀的浑厚菁华,在这一刻终是被触动。

那是神通玉果行将诞生。

但是在这一刻,没有甚么轻灵道音再来叩问甚么。

这内景九天的演变本身,便已经是最好的叩问,最好的回答。

几乎伴随着三道法相的最为纯粹质朴的气息传递入那其中去的时候,漫天的玉华便骤然间得以收束,再看去时,一枚紫金玉果从玉京山中脱颖而出——

法相天地!

第864章 烂柯丹宴全五岳

楚维阳所凝炼的内景之九天,在如是盛会召开的过程之中,被以这样不可思议的方式得以真正功行圆满。

而也正是在楚维阳的内景九天,彻彻底底的虚实有无相谐之后,其上有玉京山鼎立而浑一,其下有着万象天人各演妙法神韵。

当楚维阳真正从这样的妙境蜕变与升华之中得证圆融与无漏之后,但是楚维阳长久时间里,那始终宣之于口的轻灵道音,以及其恒久所引动的须弥和堪舆之力所化成的天地熔炉、乾坤法炉,其本身的“锻炼”之功效却不曾消弭去。

更相反,正是因为楚维阳这里的蜕变与升华,其所宣讲至高道法经篇的状态愈发玄妙,那道音一息更比一息浑厚,甚至不再轻灵,而是有如洪钟大吕一般声声尽都振聋发聩。

也正是这样的愈发盛极的浑厚道音,使得那乾坤法炉之中,那无形无相的淬炼焰火愈发汹汹。

可是楚维阳已经完成了己身的蜕变与升华。

于是,自然而然,这样无法言喻,不可思议的道法层面的熔炼,如是无上的机缘造化,则彻彻底底的晕散在了整座乾坤法炉之中,弥散向了这风水堪舆所尽皆囊括在其中的全数生灵。

一时间,原本的道音洗炼在这一刻盛极,真正的至高道法经篇与神韵开始主动的化作薪柴与资粮,在自然造化的熔炼里,疯狂的朝着每一位有道真修的形神道法本源之中灌涌而去。

这一刻,不再是他们苦思冥想着要去触动道法那佶屈聱牙的珠玑字句本身。

而是那至高道法经篇的全数义理在这一刻尽皆毫无保留的展露在了所有人的性命本源面前,进而,这些道法义理开始焕发着灵光,主动的去交织与共鸣着修士所修持的道法根基。

进而,在道法义理主动的交织与共鸣,主动的碰撞与升华之中,有着曼妙之际的妙法的轮廓、脉络、框架在搭建,有着道法汇聚成的灵光填补入其中。

有着陌生但却教己身熟稔的符箓篆纹凝聚,有着符阵横布在脏腑之中,有着咒印若星光徜徉四肢百骸。

而这一切变化的源头,尽都是那道法义理本源。

像是一粒种子栽种于道心之中的顷刻间,伴随着那乾坤法炉的锤锻,便已经在倏忽间生根发芽,舒展出枝丫,生长出繁叶。

道中得一法,法中悟一术。

故辟鸿蒙太一,而得三千大道。

一切道法演变之精妙,尽皆这样真切的显照在了所有人的心神之中。

这一刻,再没有甚么修士去思量甚么先机,去有甚么懊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