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7节(1 / 2)

加入书签

她满意地收起布兜:“走吧。”

李玉芬是早就打听好去大西北的火车的,隔天一趟,都是下午五点多钟开发。三人去到火车站登记好,没等多久,盛景就登上了去往大西北的火车。

李玉芬和盛国强精疲力尽地回到大杂院,已是晚饭时分了。

两人意外地发现盛河川竟然在座。

“大伯,您今儿怎么有空过来?”李玉芬打起精神跟盛河川打招呼。

“你们前些天不是说要接二丫头回来吗?我就过来看看。一进门就听说你们去乡下接二丫头了。”

盛河川说着朝后进门的盛国强身后看去,却没看到人。

“人呢?”他问道。

盛琳今天躲到李玉芬一个远房亲戚家去了,堂屋里除了盛河川,只坐着盛爱国一人。

盛智放了学后向来不着家的,跟小伙伴在胡同里玩。

李玉芬不由埋怨地看向公公。

盛爱国连忙道:“是大杂院里人说的,你大伯也不认识,不知是谁。”

作者有话说:

猝不及防下入v了,今天除了这一章免费章,还有万字更新哦,希望大家支持订阅,爱你们么么哒~

另外,推荐好朋友景漫冰的《重生后我带着系统下乡了》,很好看,有快七十万字了,肥胖可宰。

感谢在2023-03-01 10:39:07~2023-03-02 17:33:41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凌晨夕映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28章

◎盛河川去了盛爱国家◎

李玉芬去了一趟李家庄, 走了许多路,还要跟盛景斗智斗勇, 去知青办和火车站的时候也提心吊胆的, 无论是体力还是精神都疲惫之极,这会儿只想躺到床上,实在不想应付盛河川了。

但今天是她和盛国强去接的盛景。丈夫不精明, 而仅有的一次接触她就看得出这位大伯是个精明的,那一双眼睛跟鹰眼似的十分犀利,她怕几句话的功夫, 盛国强就被盛河川套出端倪。

她只得找了一张凳子坐下, 对盛河川道:“她对我们很有意见,不愿意回来。反正回来了也得去下乡插队,我们就由她了。她舅舅、舅妈、表哥对她都好, 就随她呆在乡下吧。等我们帮她找到工作, 再把她接回来。”

她以为盛河川问起二丫头,也不过是因为那孩子是盛爱国孙女的缘故,并不是真的关心孩子。她这么一说,盛河川就不会再问了。

没想到盛河川眉头一皱就追问道:“那她舅舅家在哪儿?我去看看她。”

说着他又埋怨似地看向盛爱国:“不是我说爱国,同样是孙女,你们也太偏心了些。我听你们院儿里的人说,这些年你们都没接她回来过, 就当没这孩子似的。难怪孩子心里埋怨你们,不愿意跟你们回来。”

这话说得李玉芬三人脸色都不好看。

到底大杂院里谁那么大嘴巴,怎么什么事都跟外人说?

盛河川不等他们解释,又继续道:“这些年, 我见过不少人家的孩子, 良莠不齐。”

“说句不好听的, 盛智虽是儿子,但以后谁知道娶的是什么媳妇,靠不靠得住?多一个孩子关心你们,总是好的。你们对二丫头好,以后也能多一份依靠,是不是?”

“你们把她舅舅的地址告诉我,我去劝劝她。”他一句接一句,都没给三人插嘴的机会。

李玉芬皱眉看着盛河川,总觉得这老头儿似乎知道些什么,或是打什么主意。

她看向盛爱国,等公公拿主意。

上次盛河川拒绝得干脆,但盛爱国还是想在哥哥身上打主意。别的不说,盛河川年纪比他大两岁,不久就到了退休年纪,这工作就算不给盛琳,也可以给盛智不是?

机械厂可是万人大厂,福利待遇没得说,可比他们的小破鞋厂好太多了。

既然盛河川问到这份上了,有些事就瞒不住。

他叹了一口气,道:“上次我不是跟你说,盛琳要下乡吗?其实不光是盛琳,盛余也在下乡的名单里。这可不是她呆在乡下就能逃脱的。这次国盛他们就是去接盛余,让她下乡的。”

他问李玉芬道:“情况怎么样?”

“她倒没抗拒下乡,不过是换个地方,跟原来也没啥差别。就是吧,本来我想带她回家住上两天,给她置办些东西,结果她不肯,直接去知青办登记完就上了火车,所以我们才折腾这么晚才回家。”

“这孩子,还是怨我们啊。”盛爱国叹息一声,转头跟盛河川诉说起家里的难处,解释为什么把二丫头放到乡下去养,说辞跟盛国强跟盛景说的一样。

盛河川听了没什么表情,对此也不作评价。

待盛爱国说完,他问李玉芬:“她是去哪里下乡插队?地址你们有吗?”

李玉芬一愣,试探着问:“大伯,您这是想……”

盛河川看向盛爱国:“你上次去我那里,不是劝我过继琳琳,好有个小辈照顾我吗?你走后我想了想,觉得很有道理。”

没等盛爱国三人惊喜,他又道:“不过琳琳是在你们身边长大的,跟你们感情深;她都谈对象了,很快就结婚。就算过继了,我跟她也没什么相处时间,谈不上什么感情。等我老了动弹不得时,想让她伺候我,怕是难。”

“小智又是男孩子,你们家就一个男娃,要传宗接代,肯定不能过继给我,所以我就想把二丫头给过继了。”

说到这里他笑了笑:“不瞒你们说,我今天来就是想见见二丫头的。没想到她却没来,还下了乡。”

他叹了口气,看向李玉芬:“你把她的地址给我,我跟她联系。如果她愿意,我把她过继过来。我膝下只有她一个孙女,符合政策,她应该可以回城。”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