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年代胡同姑娘 第112节(1 / 2)

加入书签

“稍等一会儿。要上菜我们会告诉你。”唐宣文道。

“好的。”女服务员退了出去,还贴心地把门关上了。

“小景喜欢喝什么?”盛茹慧指着旁边小桌上的饮料问道。

那里除了中国的各种名酒,还有各种口味的汽水和一些进口饮料和咖啡。

“要杯橙汁吧。”盛景道,“我自己来。”

“我来我来。”唐宣文站起身,接过唐琪泰递过来的橙汁,给盛景倒了一杯。

“谢谢。”盛景赶紧站起来道谢。

唐宣文又给盛茹慧和盛河川倒橙汁。

盛景抬头看向盛河川,忽然歪头朝他笑了一下。

盛河川心领神会,“哈哈”大笑起来,对盛景道:“忽然就降了一辈,我还真不习惯。但不习惯也得习惯,辈分不能乱。小景啊,你以后还是叫我舅舅吧。”

盛景无奈地耸了耸肩,没有说话。

盛河川对盛景的性格再了解不过了,见她始终不叫爸妈,知道她心里在想什么。

叫了他为“舅舅”,就意味着她认了这对爸妈。

他道:“小景,你爸爸妈妈觉得那个女孩子不是他们的孩子后,就送到了一个没有孩子的朋友家当了养女,这十年他们身边就只有你三个哥哥,没有女儿。时隔二十年,跨越半个地球,你们能相认也是割不断的亲情缘份。至于舅舅这里,就算叫了舅舅,难道你就不给舅舅养老了吗?”

听到盛河川前一段话,盛茹慧:“小景,你不知道,当我知道那不是我的孩子,我女儿滞留在国内不知是死是活、不知道经历什么样的苦难时,我根本无法面对那孩子,一夜夜痛苦得无法入眠。”

说着,她捂着嘴又哭了起来。

看得出来她这些年确实很痛苦,否则见了盛景不会一直哭。

不过这一次她极力控制住了,红着眼眶,脸上努力挤出笑容,脸颊却在颤抖:“你不知道我听你舅舅说你这些年的经历时,我的心,我的心……跟刀割一样。”

她用力捶打着胸口,终于忍不住痛哭出声,用手帕捂着口鼻哭得不能自抑。

唐宣文取下眼镜,拿出手帕一个劲地擦眼睛。唐琪宁和唐琪泰也红了眼眶。

面对这样的情景,盛景不可能不动容,泪水也湿润了她的眼睛。

但这中间隔着原主的一条命。

上辈子,原主可是死了的。盛琳蹦跶到小说最后,也没见盛茹慧回中国来寻找女儿,否则作者怎么的都要提上一笔。

就算盛河川早逝,没有他通过外交部寻找盛茹慧。但既然盛茹慧早在十年前就发现那女孩儿不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她怎么不回来找呢?改革开放后引进外资,她要回来应该很容易才对。

等盛茹慧的情绪平息了一点,盛景轻声问她:“当年,孩子是怎么抱错的?”

盛茹慧用手帕抹了抹眼:“盛国强工作时不是断了一条腿吗?他那腿时常疼痛,十分难受。当时打听到有个医生挺厉害,他想重新做手术,李玉芬婆媳两人过来借钱。没想到她们坐下不久我就发动了,没过多久李玉芬也发动起来。”

因为盛河川和两个儿子在场,盛茹慧也不好说得太细,只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

“当时不许用下人,你爸爸、哥哥去上班上学了,家里只有我婆婆和李玉芬婆媳几人。我发动的时候本来送医院的,结果李玉芬也发动了。”

“李玉芬的婆婆以前接生过,看我的情况说来不及了,让我婆婆赶紧去厨房烧水。结果你出生后还没让我看一眼,李玉芬也生了孩子。孩子应该就是那时候换的。”

那时候她们住着一个两进的四合院,家里屋子多,为了方便照顾,两位老太太把她们都扶到一间西厢房里。她躺在床上,李玉芬躺在榻上生的孩子。

因为不是头胎,她们都生得很快,两个孩子几乎同时出生。

她大儿子是1943年出生的,二儿子1946年出生,三儿子1952年出生。

因为一直想出国,生了这三个儿子后,她是不打算再生孩子了的。结果意外怀孕。所以1960年出生的盛景比大儿子足足小了17岁,比小儿子也小了8岁。

那年她38岁了,算是大龄产妇。生孩子的时候精力有些不济。孩子生下来还没让她看一眼,李玉芬的婆婆只把孩子拍哭,告诉她生了个女儿,李玉芬的孩子就露了头,没过几分钟就生了下来。

盛茹慧时常回想当时的细节,很确定李玉芬的婆婆完全有机会调换孩子。

她开始不知道那老太太是手忙脚乱下弄错了孩子,还是有意调换。知道盛景从小被扔到乡下受苦,她确定了,李玉芬的婆婆一定是有意的。

她贪婪地望着盛景,眼泪又下来了:“对不起,都是妈妈不好,妈妈没看好你,让你受苦了。”

盛景有些头疼。

她不知道盛茹慧是有着林黛玉一般的性格,还是只因见到女儿太激动,才这么多眼泪。

她看了看唐宣文,又看了看唐家两兄弟,见他们都面露期待,她终于转过头来,唤了盛茹慧一声:“妈妈。”

盛茹慧一怔,眼里迸发出巨大的惊喜,一把将盛景搂进怀里:“小景,你终于肯认妈妈了?”

她又觉得不真实:“你再叫一声。”

盛景只得再叫:“妈妈。”

“哎。”盛茹慧激动得又把盛景搂进怀里。

“小景,还有爸爸。”唐宣文连忙道。

盛景唤道:“爸爸。”

“还有我们,小景,我是你二哥。”

“我是你三哥。”

“二哥,三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