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21节(2 / 2)

加入书签

“于皇祖考,克配上天,越文武功,万邦是宣,孝孙受命,不忘不愆,羮墙永慕,时荐斯虔——”

司祝悠长的祝词声响起,明湘随着众人拜倒,三拜九叩,目光所及之处正是先帝的牌位:大晋圣宗武皇帝之位。

她突然有些仓促地垂下眼帘,不敢去看先帝的灵位。

对明湘来说,先帝是个很好的祖父。明湘年幼时随母住在凝和殿中,先帝时常对她嘘寒问暖,动辄赏赐,允许她使用公主的仪制,对她的宠爱甚至超过了继后梁氏所出的福容公主。她到了开蒙的年纪,也是先帝将她时时传到福宁殿,手把手教她写字,开恩允许她和年幼的皇子一同入崇文殿读书。甚至就连先帝病重之时,还牵挂着明湘的终身大事,在病榻上一手牵着桓悦,一手牵着她,叮嘱桓悦要善待她。

先帝对她好,是因为湘平郡主的父亲武安王。武安王是先帝与元配昭贤柳皇后所出的嫡幼子,先帝白发人送黑发人,哀伤不已,对武安王遗下的幼女爱屋及乌,百般宠爱。

可明湘知道,她根本不是武安王之女。

对她来说,先帝是最慈爱的祖父,最体贴的长辈。她根本不敢想象,先帝泉下有知,知道了她的真实身份,会作何想。

“我对不起皇祖父。”明湘想。

她感觉眼眶有些发热,连忙悄悄合了合眼,将泪意强压下去。

“仪若先典,追孝在天——”

祝辞之声蓦然拔高,明湘后知后觉地回过神,才发觉祭祀已经到了尾声。

《佑平之章》的乐声里,圣驾还宫。陪祀诸王退出殿外,各自离去回府更衣,准备再入宫行宴。

明湘的礼服常服都放在了宫中,她抓紧从太庙到宫中的这段时间在马车中见了见清酌统领,刚将任务交代完,还未能多说两句,只听车外通传声传来。

宫门到了。

到了宫中,明湘必须要弃车换轿,轿外随行大批宫人,并非都是她的心腹。明湘只得就此作罢,匆匆回凝和殿喝了两口热茶,吃了两块点心,再度更换常服,准备前去参加宫宴。

梅酝和琳琅围过来,见明湘捧着手炉不肯松开,简直心疼坏了:“郡主从五更天就站在风里吹着,足足站到午后,连一口茶都喝不上,恐怕又要风寒……”

“快别说这些不吉利的!”琳琅跺脚,却也忍不住抱怨,“宫宴上郡主也难得吃几口,等一下郡主先喝两口鸡丝粥,免得夜里胃疼。”

明湘任凭她们忙碌,见缝插针交代道:“我今晚有事要和皇上商议,会提前退席,你们二人帮我支应着。”

虽然她们都是自幼就服侍在明湘身边,梅酝更是雪醅的同胞妹妹。但明湘并不打算让她们参与此事,事实上,她根本不希望任何一个人知道她的秘密,如果不是必须由风曲出京传讯,她甚至连清酌的存在都不会让风曲知道。

梅酝和琳琅应下,甚至都没多问——她们听明湘提到了皇上,只以为明湘是要与桓悦一同离开,根本没生出半点担忧来。

宫宴举行的地点位于外宫含元、永兴两座殿宇。皇帝于含元殿设宴,朝臣宗亲列席;太后则于永兴殿设宴,内外命妇列席。

对于太后而言,接受内外命妇朝拜恭贺,这是为数不多能让她乐在其中的事。因此尽管她近日心情并不如何愉快,还是早早驾临永兴殿,并在一众命妇叩拜时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如果没有湘平郡主就更好了!

太后坐在凤座之上,望着下方湘平郡主座席处络绎不绝前来敬酒的命妇们,一瞬间几乎露出了不悦的神色来。

命妇们热切追捧明湘,其实是很有道理的。

皇帝宠信湘平郡主,甚至到了破格允她陪祀太庙的地步。各家夫人都不是傻子,知道交好湘平郡主的重要性。但偏偏湘平郡主公务繁忙,几乎从来不出席寻常饮宴,能和她搭上话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好不容易抓住了宫宴这个机会,忙不迭地迎上来敬酒,甚至还带着自己的女儿姐妹——年后说不好便要择选皇后充实后宫,若是能得湘平郡主在皇上面前说几句好话,岂不是天然占据几分优势?

相较之下,太后虽为皇帝嫡皇祖母,但看着皇帝对太后也只是礼数不缺,面子情罢了。这种时候,想来还是湘平郡主说话更有用,毕竟湘平郡主和皇帝姐弟二人同为昭贤柳皇后嫡亲孙辈,无论血缘还是感情都是宗室中最亲近的。

所以一众贵夫人权衡之下,全都舍太后而择明湘。明湘的席位前人流如织,反倒是太后的凤座旁只有安平侯夫人、大长公主并寥寥数人。

安平侯夫人身为太后弟妇,对太后脾性颇为了解,忙奉承道:“臣妇几日没进宫,娘娘气色倒更好了些,打眼一看,竟不输那些十几岁的小姑娘家!”

这话说的可就太浅白露骨了,太后也是四十岁的人了,再怎么精于保养,也不至于看上去像十几岁。

偏偏太后就吃这一套,闻言面色缓和,笑道:“就知道打趣哀家,你有功夫还是先将阿善的亲事定下来,咱们梁家统共也只有阿善这一根嫡枝,定要择个淑女才能相配。”

福容大长公主近来屡屡和太后因安平侯府发生冲突,一听这话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又不好在外人面前和母亲争执,起身道:“儿臣先去看看康儿。”

安平侯夫人好生尴尬,一半是因为大长公主的不留情面,另一半则是因为太后的话。她勉强笑了笑,眼圈却红了:“不瞒娘娘,阿善的亲事还要娘娘做主——实在是这孽障不成器,闹出丑事来……如今臣妇想给他择个高门淑女,竟也不能了。”

太后蹙眉:“章家还是不愿?”

安平侯夫人十分羞愧:“章家是世代书香的门第……臣妇也不好死缠烂打,脸上无光不说,还容易结下仇怨,所以只能另寻人选,还请娘娘做主,臣妇也不敢妄想高门大户的好女儿,哪怕出身低些,只要品行好、家底清白即可。”

太后却不这么想。在她看来,自己的兄弟和侄儿都是顶好的人才,理应配个高门大户,章家二房庶出的庶女能嫁进安平侯府,简直是高攀。

不过太后终究不是傻子:章家有刑部尚书章其言支撑门户,若是章家一口咬定不愿意,哪怕太后亲自下懿旨赐婚也未必能成,还会结下大仇来。

章家这门亲事,是没有可能了。

她心情更加不好,扫了一眼明湘的席位,看见明湘席后立着个青衣女官,看不清脸:“那就是章家的四姑娘?”

.

酒过三巡,明湘看准时机,准备起身离席前去奉先殿赴约。临走前顺手拎起一小壶酒,宽广长袖一遮,也没人注意到。

琳琅留在席上替她应酬,对外只说郡主喝多了几杯,暂去更衣。梅酝则跟着明湘出了殿,抖出一件准备好的青色斗篷给明湘罩上——郡主礼服太过显眼,披一件青色斗篷,旁人看去,也就只当是女官了。

明湘从梅酝手中接过一盏宫灯,朝她颔首,没入了夜色之中。

奉先殿在宫廷东侧,同永兴殿相距不算远,只要穿过永兴殿后的围房,再往东穿过两条宫道即可。

明湘提着宫灯,袖中笼着一壶酒,沿途一路向东。

她出来的时间略早了些。此时宫宴未散,沿途略有几个出来吹风醒酒的女眷,遥遥瞥见她的青衣,也只当是宫中女官。

明湘的步伐很慢。

她在心中打叠着腹稿,反复修正该如何对皇帝开口,却觉得怎么说都有问题,不由得不耐烦地拧起眉来,心底升起一点焦躁之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