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96节(2 / 2)

加入书签

“过程是必须的。”明湘说。

她凝视着面前少女忐忑的双眼,淡淡道:“是的,很多时候,做一件事的过程可能是繁琐、麻烦甚至无聊的,但是过程恰恰是最不能省略的。”

她想起片刻之前自己迫不及待地逃离文德殿那场内阁议事时的烦躁,接着说:“内阁经常因为一些必须要办的事扯皮半日,我不止一次想奏请皇上免去内阁殿上议事这个环节,但是直到现在也只是说说而已从来没有付诸实践,你知道为什么吗?”

“因为看似多余的程序实际上是必须的,面对内阁处置一件大事要商量一整天集体表决的过程,我知道皇上是明君,可以做出最佳的决定,所以内阁的繁琐就成了极大的缺陷——但无论是谁,都不能保证从今往后百年千年,皇帝一直是个英明果断、睿智无伦的君主,因此在面对大事时,需得保持足够的谨慎,引入足够多的聪明人,才能尽可能把它做好,因为稍不留意,可能就会贻害万年。到那时,内阁殿上议事,就会成为纠错的一道重要关卡。”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由自主发散过多,于是及时收回,总结陈词:“所以,你直接来向我请求结果,过程在哪里呢?”

章怀璧仰着脸,有些茫然失措:“郡主,我……”

明湘抬起手,阻止了她未尽的话:“你没有和家里商量,对不对?”

“……对。”章怀璧艰难地点头。

明湘说:“你想留在鸾仪卫,我很欢迎,但是在这之前,你需要先取得你大伯章其言的同意,我不能擅自拐带官宦千金,否则会为我和章其言之间的交情覆上一层阴影。”

章怀璧张了张口。

鸾仪卫恶名在外,官宦女眷对此避之不及唾弃无比,如果章怀璧没有和鸾仪卫们打过交道,在她眼里,鸾仪卫也会是这么一个凶神恶煞的形象。

可想而知,她的父亲母亲根本不会同意。而她父母亲如果坚决不同意,那么大伯多半也不会违背父母亲的意愿答应下来。

“我知道你为什么想留在鸾仪卫。”明湘说,“你回去和章其言商议,只要他同意,明日你就可以去北司。”

鸾仪卫不都是四处奔波查案的存在,事实上,北司内部存在很多文职人员。譬如玄部的章录司、白部的文书司,都专职负责文书处理、分析、总结,章怀璧虽然不会半点武功,也可以在北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北司待遇良好,虽然比不上锦衣玉食的章府,但这是个尽心工作就有望升官发财的地方,条例严苛但没有众多规矩束缚,还能接触到诸多新奇卷宗。

章怀璧这样从小被困在一方院子中的官宦千金,在北司待过之后想要留下还是挺正常的,这甚至比留在郡主府做女官都更有诱惑力。

明湘看着章怀璧低垂下的眼睫,问她:“你是真的下定决心只想留在北司?还是回郡主府做女官也可以?”

“我……”章怀璧的头垂下去,很快又抬起来,她的神色中隐约带着一点茫然,显然一时半会回答不出。

明湘眼底闪过一丝失望,抬手道:“不急,你回去想想,如果你还是想去北司,我建议你回去和章其言商量,如果你愿意继续做女官,我就可以做主。”

章怀璧低头应了一声,告退下去。

“还是年纪小。”琳琅轻声说,“做事不周全。”

“已经不小了。”明湘说,“我原本看着她心性不错,现在才发现,还是心性不定。”

她叹了口气:“再看看吧。”

琳琅笑着应了一声:“郡主说得是。”

她又道:“方才郡主和章贞仪说话的时候,慈宁宫来了人,是太后身边的郑女官。”

“她说什么?”

琳琅说:“郑女官说,太后娘娘的意思是,明晚在慈宁宫设家宴,请郡主和皇上过去。”

作者有话说:

明天搞点事

第108章

事没搞完

太后的家宴?

明湘听到太后就觉得头疼, 又不好拒绝,招手叫了个小宫女过来,叫她去文德殿问问皇帝。

不多时小宫女回来复命, 果然桓悦也收到了太后家宴的邀请。明湘遂颔首:“派人去慈宁宫回话, 皇祖母盛意,孙女不胜感激,明日必然准时赴宴。”

第二日晚上,明湘梳妆打扮, 换了身藕色裙裳。琳琅站在她身后给她挽发髻,一边动作一边说:“大长公主带着小公子已经到慈宁宫了。”

“那还是快点。”明湘想了想,阻止琳琅继续往她鬓发上插各种簪子,自己动手挑出一对边花,“不能让太后久等。”

琳琅依言,把明湘挑中的那对边花为她插在鬓边, 颇有些遗憾道:“垂云髻还是要配郡主那套珍珠的头面首饰最好看, 现在虽然好看, 却有些清素了。”

“不过是个小小的家宴。”明湘起身,“前几日中秋家宴要宴请宗亲也就罢了, 今日在场的只有太后和大长公主,还要我顶着全套首饰去吗?累也累死了。”

琳琅抿嘴一笑:“郡主天生丽质,怎么打扮都是好看的。”

一行人出了凝和殿往慈宁宫去, 八月的京城夜色来得很晚, 天边依旧是亮的。如果仔细看,可以看见遥远的天际浮现了一轮弯月,太阳却还悬在天的另一边。

从凝和殿到慈宁宫的路上, 宫道两侧陈设的花大都开了, 随着夜风飘散出淡淡暗香。

明湘闭上眼。

步辇平稳前行, 梅酝侍立在她身后,正轻轻打着扇子,驱散了夕阳未落前的余热。耳畔时而传来的蝉鸣都变得清静可爱了起来,并不显得呱噪。

至少这一刻,明湘什么都没有想。

南边的军务,朝堂的争端,以及她近来很少想起,但心底最深处一刻不曾忘记的采莲司的隐忧,都在她心底渐渐淡化隐去了。她倚在步辇上,甚至隐隐酝酿出一点想要闭上眼就此睡去的慵懒。

好在凝和殿到慈宁宫的路并没有那么长,在永乐郡主终于沉沉睡去之前,慈宁宫终于到了。

桓悦和明湘差不多是同时到达慈宁宫门口的,理所当然地联袂而入。还未走进慈宁宫正殿,就听到

lj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