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成为敌国郡主后 第113节(2 / 2)

加入书签

“不。”照影摇摇头。

她从小就知道自己长得好看,但即使是同一张脸,布衣荆钗和锦衣华服装扮出来的效果也是大不相同的。

照影对着镜子看了又看,几乎舍不得从镜前离开。

采莲司当然不至于真的让她布衣荆钗过日子,然而当年他们足足在各地挑选出三十二个这样的女孩分开养育。哪怕采莲司不缺银子,也绝不可能每一个都不惜财力的养出来,随着陆彧被杀,没了采莲司的供给,陆彧一党能维持住陆彧留下的各条线就不错了,更不可能在她们身上花大钱。偏偏照影住在弄玉坊中,那里是南齐最有名的青楼之一,馔玉炊金香车宝马,两相对比之下,就使得照影更向往锦衣玉食的生活了。

她几近迷醉地望着镜中那张美丽的面容,抬手轻轻抚摸着鬓边步摇上垂落的珠玉。忽然面色一变,急急收手,低头看着自己右手指节上的那一道寸许长的伤疤。

她的手确实很美,那一道伤疤却如同白璧微瑕。照影摩挲着伤疤,感受着指尖传来的凹凸起伏的触感,面色变了又变,最终显出了怨恨和不甘交织的神色。

这是她年幼时打碎了瓷盏,下人一时疏忽忘记收拾,划伤了照影的手,留下了一道极深的伤口,伤愈后疤痕也长久的留了下来。

“锦衣玉食、呼奴唤婢的日子本来该是我的。”照影喃喃道,“凭什么,凭什么那个冒牌货能鸠占鹊巢这么多年。”

她几乎抑制不住心底深重的怨毒,正如她第一次听到自己的身世时那样。

“我才是湘平郡主。”照影对着镜中的自己说,“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该是我,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该是我,凭什么她顶着我的名字,享受着我的一切,我却要躲在一处小小的院子里过十几年,连自己的亲生爹娘都没见过一面。”

一旁的侍女恍若未闻,显然已经习惯了她流露出这幅不甘怨毒的模样。一直到照影握拳的力度过大,指尖几乎要刺伤掌心时,侍女才出声道:“姑娘,大人唤您过去。”

照影脸上略显狰狞的神色顿时消失了:“我现在就过去。”

她的声音也变得甜而轻快,眼底是真切的敬畏。

侍女为她戴上覆面的白纱,引着照影出门去了。

与此同时,陆兰之坐在椅中,神色难得带了一丝凝重:“照影这步棋,我本来准备压一压,留到合适的时机再用,争取让她发挥最大的功效,现在抛出去,太浪费了。”

可惜,皇帝催得太急。

寄予厚望的乌戎这步棋一败涂地,这群废物没用的程度远超想象。而陈桥在正面迎击大晋时败多胜少,十分平稳的节节败退。

虽然就目前来看,南齐付出的代价尽管伤筋动骨,离灭国还有一段距离,但如果继续保持这个稳定的败退状态,估计明年过不完,齐朝就得再度丢失京城。

百年前齐朝南逃可以南渡,现在再南逃就只能扬帆出海了。陆兰之很想建议皇帝从现在开始拨款制造能下海的大型楼船,不过他还是聪明地选择了闭嘴。

他想起今日皇帝在他面前一边大骂陈桥无用,一边催促他尽快动用采莲司的力量,尽可能再给大晋制造更多麻烦,忍不住失声一笑。

“大人?”正在汇报的镇抚使被他笑的一愣。

陆兰之摆摆手,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侍从前来通传:“家主,静华园那位姑娘到了。”

镇抚使暂时噤声,等待陆兰之发话。

陆兰之:“你继续说。”

镇抚使继续说了下去,汇报完之后,瞟了一眼正院院门的方向,才犹豫道:“大人准备现在就动用照影?”

陆兰之淡淡道:“采莲司抓了那么多北晋青鸟,还是不够安皇上的心,总得来个大一点的动作,好让皇上看见采莲司办事忠心得力。”

北晋湘平郡主权势滔天,拿这枚不听话的棋子开刀正好。

只是……陆兰之遗憾地啧了一声。

这枚棋子不听话归不听话,却从来不是能够轻易小看的对象。他原本为照影准备的是一个更加完善的计划,如今为了迎合圣心匆匆将她推出去,恐怕效果要大打折扣。

他想起正在北边呕心沥血领军,皇帝却对其百般疑忌的陈桥,再想想出首状告定国公之后就音讯全无的崔瑛,居然诡异地生出了一点羡慕。

“这样的君主,怎么能赢呢?”陆兰之想。

作者有话说:

啊啊啊啊啊刚刚发现没发出来,再一看存稿箱定成了十点,还是明天早上十点......我这个脑子!

第132章

西施晓梦绡帐寒,香鬟堕髻半沉檀。

十一月末, 嘉州终于下雪了。

雪醅说的没错,嘉州冬天的冷是钻心刺骨的冷。明湘每日抱着手炉待在房中,却也并不清闲, 鸾仪卫花了许多功夫在南齐打通了关节、安插了暗线, 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往日轻易舍不得动用,现下全部都要运转起来。

明湘来时带了一部分鸾仪卫,又以桓悦的名义调来嘉州一部分鸾仪卫——永乐郡主明面上还在宫里‘养病’。

这些鸾仪卫被她分成几部分, 一部分放在镇远关外的大军中,不插手任何军务,只负责协助监察,以免军中出了内奸;一部分负责配合南边青鸟的行动;还有一部分留在她身边,平时护卫,同时也用作后备人手。

五十万两用来打点的银子很快分批送了出去, 二十五万两已经到了对方手中。据青鸟传回来的消息, 对方收钱收得痛快, 甚至还有点想再索取一笔的意思。

雪醅都给气笑了:“王颂到底是云泽王氏的嫡系,皇后的亲兄长, 眼界就是高,五十万两银子还喂不饱他。”

“不急,先稳住他, 对他说办完事才能交付剩下一半。”明湘说, “等他把王曼华调回京,就由不得他了。”

王曼华就是云泽王氏大力栽培的年轻一代,此次开战带着王家的精锐上了战场, 与赵祺一样, 都是将此作为养望的手段。这些世家子弟自幼受族中精心教养, 文韬武略精通,率领家族中精锐部曲,又有家族撑腰,一应待遇都极好。主动出击迎战了几次,战绩很是亮眼。

对王颂来说,找借口把王曼华调回京中并非难事。但明湘砸出银子给他,当然不是只为了一个王曼华。

五十万两银子是个大数目,鸾仪卫动用了在南齐开办的一家布庄作为转交的途径,先交到王颂手中的二十五万两是银票与绢布——南齐早有限制南北贸易往来的规定,但屡禁不止蔚然成风,南齐几个顶尖士族都在私下里参与南北贸易。

故而大晋的银票事实上与南齐是互通的,南北开战之初,南齐皇帝曾经提出禁绝,遭到朝臣一致反对,只得作罢。

凡是鸾仪卫过手的,一定会留下实证。等王曼华调回京中,鸾仪卫手中就掌握了足以坐实了王颂收受北晋贿赂,为此调回自家子弟的证据,到时候哪怕是云泽王氏这样的顶级士族,都不可能背上通敌叛国的罪名,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舍弃王颂。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