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七十年代猴赛雷 第200节(1 / 2)

加入书签

托马斯是这个项目的负责人,他从队伍里走出来,扯起嘴角露出一抹僵硬的笑容,低声说:“老板,你什么时候来的?”

李蓁蓁收敛起脸上的笑意,饶有兴味地说:“托马斯,从你开始骂汉克的时候,我就来了。”

“哦,”托马斯是一个性格耿直的人,涉及到专业领域他寸步不让,因此他对李蓁蓁的话并没有反应,而是追问说:“老板,请问你有什么事情吗?”

李蓁蓁挥了挥手,摇头说:“没什么特别的事,我就过来看看实验的进度。”

提起这个,托马斯就不得不认真回答了,他很直接地说:“老板,按照你的吩咐,我们的平面显像管,正进行到第59个试验,目前这个试验也失败了,我们正在计划下一个试验。”

李蓁蓁往他的身后望去,那边的桌子上,堆放着一堆又一堆实验工具。其中的硅晶薄膜显示器,已经报废了好几个,正被人遗弃在一旁。

这样的显示器,是实验室专用的型号,每一个的价格都要两百多美元,可不是什么便宜的货。

托马斯也发现了李蓁蓁的目光,顿时有些紧张了,他赶紧解释说:“老板,我们已经尽量节约了,但是为了实验的需要……”

李蓁蓁笑着摇了摇头,温和地说:“托马斯,我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我既然有革新技术的决心,就不怕这点浪费。你不用责怪自已,也别责怪汉克了。让汉克多试几次,各个角度都试一试。”

旁边的汉克虽然听到他们在议论他,但是他心无旁骛,依然在认真地调试机器,一点也没有搭话的意思。

托马斯回头看了看他们,突然压低嗓音说:“老板,美国人戴维发明的彩色电视机,用的就是球面的显像管,现在已经被证明了是科学有效的,只是屏幕还有些小。我们如果要从零开始研究平面显像管,这个难度太大了。说实话,我也不敢保证能不能成功。”

李蓁蓁毫不在意,她微笑着说:“托马斯,球面显像管的电视机,最大的屏幕尺寸也只有14英寸,还经常严重失真。我认为,这样的尺寸根本就不够看。未来的电视机,只会变得越来越大,也越来越薄。”

她看进托马斯的眼睛里,鼓励地说:“我希望,电视机的新型技术,可以在你们手中实现。”

托马斯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说:“老板,我当然也希望如此,但是我就怕这个实验的费用……”

李蓁蓁轻声一笑,安慰他说:“托马斯,钱的事情你不用担心,你们只管安心做实验,需要什么东西就跟我说。我不怕你们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也是在积累经验,说不定下一次就成功了呢?”

托马斯心里的疑虑尽消,立刻笑着说:“老板,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你也知道,我之所以会来你的实验室,就是因为我在美国的实验室已经破产了,资人都撤资了,所以我才……”

李蓁蓁摆了摆手,很大方地说:“托马斯,我并不在意这些。只要你按照我之前设计的方向,我相信肯定会有出成果的那一天。”

李蓁蓁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她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技术,她还把平面显像管的工作原理和制造过程,通过图纸的方式,告诉了这帮科学家。现在缺乏的,只是具体的实验参数。

实际上,她连具体的数据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但却无法直接拿出来用,只能通过科学家们的实验,来为这些超前的技术过一个明路,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她又勉励了托马斯几句,就悄悄地离开了这里,来到了第二个实验室。

第二个实验室,负责研究制冷剂,这是生产空调和冰箱所必须的一种核心技术,现在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任何人研制成功。

但是李蓁蓁有了空间的帮助,注定是要走在别人的前面。

这个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一对德国化学家夫妇,他们的名字,分别叫做弗兰克和芭芭拉。

李蓁蓁走进实验室的时候,这对夫妇正在埋头做实验。

只见弗兰克头发凌乱,脸似乎也没有洗,就连脚上的袜子也是一黑一白的两种颜色,可谓是不修边幅到了极点。

但是这样的他,做起化学实验来,却显得分外专注,仿佛那些五颜六色的试剂,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东西。

弗兰克已经这样了,可想而知,他的妻子芭芭拉也好不到哪里去。她头上顶着鸡窝一般的短头发,胸前的白大褂还粘了一些可疑的不明物体。她站在另一个台子旁边,正在指挥着助手们搬运东西。

看到这里,李蓁蓁悄悄地退出来。她心想,是时候给这对生活能力底下的夫妻,招聘一个生活助理了。

最后一个实验室的负责人,是一个年轻的华人男子,他的名字叫做沈超,毕业于斯坦福大学,还曾经在著名的电器公司工作过,可谓是年轻有为。

沈超的身上,有一种与他年龄不符合的内敛沉着,看到李蓁蓁过来了,他也不吃惊,低声交代了工作人员,这才朝她走了过来。

当他迎上来的时候,脸上已经挂起温文尔雅的笑容,热情又不失亲近地说:“老板,你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李蓁蓁微微颌首,轻声说:“我闲来无事,就过来看看,沈经理,你来我的办公室里,我有跟你说。”

没错,沈超同时也是这个实验室的运营经理,除了科学研究之外,他还要负责管理日常事务。

李蓁蓁之所以这么安排,也是为了避免外行指导内行,有了专业人士坐镇,实验室也能减少一些纷争。

他们很快来到了办公室,李蓁蓁开门见山地说:“沈经理,我看弗兰克和芭芭拉,很需要一个生活助理,你尽快招聘一个合适的人选过来。”

沈超心领神会,对于那对夫妻的生活能力,他早有耳闻,因此一点犹豫也没有,就立刻答应下来。

李蓁蓁又询问道:“沈经理,你们的电风扇研究得怎么样了?”

提起这个,沈超也不由得有些兴奋,他脸上的笑容加大了,激动地说:“老板,你真是一个天才!你给我们的设计图,经过多次试验,已经证明了那确实简单有效。”

李蓁蓁神秘地笑了笑,有些自得地说:“沈经理,那你觉得我的设计到底可不可行?”

“可行,太可行了!”

沈超非常惊奇地说:“老板,你是怎么想到的?运用通电线圈设计出来的直流电机,不仅机械能更大,转速也更快,还不会轻易就咬到手,真是一个天才的想法!”

李蓁蓁没有证明回答,她含糊不清地说:“就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沈经理,听你这么说,我们的电风扇,已经可以投入生产了吗?”

沈超摇了摇头,很认真地说:“老板,现在还没有经过漏电测试,不过我估计,应该问题不大。”

“很好!”李蓁蓁很满意地笑了,激励他说:“沈经理,我已经准备好了家电厂,只要你这边的实验结果一出来,就能马上投入生产。”

没想到,沈超却有些迟疑地说:“老板,以前的电风扇都是全金属外壳的,但是现在我们却全部采用塑料外壳,看起来就很不结实,我担心市场反弹太大。”

李蓁蓁忍俊不禁,她笑眯眯地说:“沈经理,没想到你还懂市场营销,这个问题你不用担心,我既然敢这么设计,就有办法把它们卖出去。”

沈超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头发,脸上露出一丝郝然说:“老板,我家里也用电风扇,就从我个人而言,确实有这个疑问。”

李蓁蓁挑了挑眉毛,耐心地解释说:“沈经理,既然你问了,那我就提前告诉你吧。在我看来,电风扇是消耗性的家用电器,用了塑料外壳,不仅造型更加美观轻便,成本也更低廉。只有这样,才能吸引更多顾客前来购买。”

她轻轻地敲击着桌子,淡淡地说:“如果还是以前的金属外壳,每一台电风扇还那么昂贵,只要买上一台就可以用很久,那我们的电风扇,还要卖给谁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