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110节(1 / 2)

加入书签

第一百四十章

宋朗旭早在心里打好腹稿, 想好了种种说?辞,此刻娓娓道来,条理清晰, 自然压倒了其余想法, 成为隆庆帝心中的首选。

其余大臣皆默然, 有心要反驳两句, 但刚才宋朗旭已经把?利弊说?的清楚明白,如果?由朝廷来生产布匹, 需要的人力,工匠,运输, 成本等等将会是天文数字,其实并不利于扩大规模。相?反, 如果?只是生产织布机的话,反而节约了成本。

隆庆帝也想到了这点?, 于是顺势问:“那具体该怎么操作呢?”言语之间,完全没考虑先前?那个朝廷出资建厂的打算。

宋朗旭说?道:“其实可以在棉花盛产区先建厂,生产出来的织布机卖给当地农户, 或者让农户们拿出织好的成品抵机器的价值......这样做出的棉花虽然图样花纹简单了些,但是并不影响穿着.....”

诸位大臣听到这里, 逐渐回过味儿来,卧槽这小子!算盘打的溜啊!

如果?不织布改为售卖织布机的话,成熟的木匠, 规模化的工厂,销售渠道, 成体系的运输线等等,都有丰产司珠玉在前?可做参考, 包括拆卸运输这点?难题,都被提前?解决了,等于是把?这个问题拉到自己擅长的领域,再用丰富的经验打败他们呐!

众人:发?出怨恨的凝视.jpg

宋朗旭后背都快被人扎穿了,依旧岿然不动。

他只是出建议,谁让他的建议考虑的最全面呢?

隆庆帝在上首来回踱步,一?边回忆刚才两方人马的意?见,一?边思?考,最终说?:“诸位爱卿还有别的想法吗?”

还能有什么想法?路子都被堵完了,皇上脸上的满意?他们又不是看不到,还能当面唱反调不成?

所以众人都摇摇头,表示自己一?点?意?见都没有。

既然没有意?见,事?情的重点?就要落到谁人执行上,作为提议者,肯定跑不了宋朗旭一?个,隆庆帝发?言:“宋爱卿觉得谁更?适合主管此事??”快,毛遂自荐一?个。

宋朗旭却在此刻摇头,恭谨说?道:“皇上如果?要臣出主意?或者改进,臣还能抛砖引玉,说?出一?些小建议来,说?错了也不怕博诸位大人一?笑。如果?真?要办实事?,臣就欠缺经验了,远不及各位大人老成持重,经验丰富,还是该让各位大人们来主理才是。”

这话说?的在场人心头畅快不少,感觉自己被尊重了,刚才的抵触也稍稍减淡,准备各自施展本事?,抢夺到这个“主理人”的位置。

宋朗旭顺势后退,将自己藏在众人身后,深藏功与名。

这下可以围观各位大人如同菜市场抢菜一?样,各展所长,言辞交锋,争着说?“选我选我我最棒”!

当然他们颇懂语言的艺术,说?的更?加含蓄和典雅。

宋朗旭听的津津有味,时不时感叹一?下,哟,原来这句话还能这么用!长见识啦!

隆庆帝端坐上首,托腮沉思?,如果?是修撰典籍或者礼仪书?册等等的事?务,当然可以放心交给在座诸位,可涉及到工艺通商嘛.....还是得找一?位精通钱粮,并且脾气秉性谦和的人,才好一?块儿配合着做事?。如果?是一?意?孤行,拒不听劝的,反而要坏事?。

他已经想好了副手,这个主办需要跟副手配合才行。

找来找去,他盯上了户部的肖郎中。此人正是年富力强之时,积累的功勋也足够,更?有广听谏言,兼容并蓄之德,不是个听不进建议的人,这次事?情要是办的好,刚好给他升升官职。

隆庆帝想到这里,点?了点?肖郎中的名,“肖卿,就由你来主办此事?吧!先以京城为试点?督办,以观后效。”

肖大人受宠若惊,连忙站了出来,“臣领旨。”

一?块大饼啪一?下砸到脑袋上,砸的肖大人头晕眼花却舍不得放开?。

隆庆帝这还没说?完,“宋卿,你负责协理此事?,为副手。但是你们二人可要同心协力,共同把?此事?做好,如果?有什么需要工部或者户部协助的地方,尽管去调人。”

后一?句才是关键,有了口谕,想要找人帮忙就不是难事?。

宋朗旭和肖恒同时出列,躬身领旨,其余人先行散去。

隆庆帝留下二人,叮嘱了些该怎么办事?,如何处理的话,然后才说?:“此事?也是头一?遭,两位卿家也不必太有压力,做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

这话谁信了谁就是傻,但宋朗旭还是做出一?副感激涕零的样子,发?誓要好好干活,争取三?月建厂,半年创收,发?了种种誓言,隆庆帝这才把?人放走了。

出了御书?房直到快出宫时,宋朗旭才转头一?笑,“没想到跟肖大人,还有这等的缘分,真?是难得。”

肖大人同样也笑起来,“当日照城一?见,我就知道宋大人非池中物,早晚会有出头之日,果?不其然呐!”

肖大人就是当年去照城巡察的领头人,亲自验证过土法制肥的效果?,再将其上告的那位大人,宋朗旭对他印象不错。

既有前?缘,知晓脾性,合作做事?也就打好基础,两人互相?说?了几句,已经定下了谁负责什么范围。

宋朗旭负责规划各项流程和规定,也就是设想。跟肖大人共同商议通过后,肖大人负责“实施”,把?它们从?图纸变成现实。如有不决之事?,便共同投票表决。

暂时定下这个办事?章程后,明日在户部碰面后,宋朗旭跟肖大人辞别,登上回家的马车。

肖大人也准备回家,脚才刚刚踩到脚踏上,耳朵先听到有人喊他:“肖大人留步!”

肖恒回头一?看,是跟他同在户部为官的刘大人,两人只是面子情而已。但是被当众喊了,肖恒也不得不摆出顾念同僚的样子,“刘大人何事??”

“哎呀我家的马车不知道去了哪里,一?时找不到人,我赶着回家,只能蹭一?蹭肖大人的便车了。”刘大人抹了一?把?额头的汗,略带不好意?思?的说?。

蹭车无所谓,肖大人不是那种小气性子,他让刘大人上了马车,然后开?始闭目养神,丝毫没有做

交流的打算。

毕竟两人本来也没什么好聊的。

但肖大人不想接话,不等于对方不能开?口,等到刘大人气息喘匀了,就开?始唉声叹气:“唉,我真?为肖大人可惜啊,兢兢业业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却还要被个初出茅庐的小子压到头上......”

他说?的哀哀戚戚,充满了惋惜和怜惜,铁石心肠的听了也要动摇。

偏偏肖大人就是那个例外,眼皮子都没抬一?下,耳朵都没动一?下,浑然一?副什么都不知道的样子。

他不搭腔,这独角戏该怎么唱下去?

刘大人见没人接口,一?时讪讪,马车里气氛尴尬又凝重,比什么都要沉默,一?时无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