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醉琼枝 第61节(1 / 2)

加入书签

关小姐大眼晶亮地点头,还不住口地夸赞:“我可从没见过像他这么聪慧的人,我父亲考他功课,王公子对答如流。不像我,总记不住要义。听我父亲说,他的文章写得才好呢,有机会,我拿来给你看!”

关小姐虽然有个才学出众的父亲,她自己却并非读书的材料,所以对像父亲一样读书好的王公子,真是发自内心的崇拜敬仰呢!

至于王公子那扁扁的头,大大的嘴,还有脸上冒出的些许油疙瘩,都被满溢的才华遮盖,让关小姐视而不见。

说完,她又迫不及待地想要楚娘子给她占一占,她婚后与夫君会不会举案齐眉,白首同心。

楚琳琅笑着摇了摇头:“还需得占卜吗?关小姐这般蕙质兰心,懂得欣赏自己未来夫婿的长处,将来一定能与王公子同心共守,白头到老!”

关小姐听了,胖胖的脸蛋似涂了胭脂,虽然有些害臊,却又特别爱听这楚娘子说话。

两个人倒是一见如故,有说有笑地入了学堂。

宜秀郡主走在后面,看着那二人有说有笑的样子,忍不住又是嗤笑一声:满京城谁不知关小姐要嫁给王家那个丑儿子?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若是生受着也就算了。偏关家那个傻丫头仿佛捡了宝儿一般,到处炫耀,还跟个侍郎府的女下人一见如故,真是活见鬼了!

想到这,她瞟了一眼身侧不远处的陶雅姝,微微笑道:“陶小姐,看到了吗?一个管事下人都要跟你我同堂修习了。要不然您请永宁国公出面,劝一劝齐老,这女学可不能什么阿猫阿狗都收啊!”

她这话说得声音甚大,走在前面的楚琳琅也听见了。

借着走上台阶的功夫,楚琳琅假装帮关小姐提起裙摆,顺便瞟了一眼后面的情形。

只见那位陶雅姝小姐走得目不斜视,连看都没看宜秀郡主一眼。

而那宜秀郡主说完,却无人接话,闹得好没脸,不由得恨恨瞪着那陶小姐。

楚琳琅心里笑了一下。这就是县丞出身的孙女和国公府家嫡孙女的区别。

这位宜秀郡主看着闹得欢沸,可实际上心眼好像也不怎么多,就是惯被人捧着的娇小姐罢了。

她也不想想,如今太子与四皇子分庭抗礼。作为太子表妹的陶雅姝,会搭理静妃娘娘的侄女吗?

像这种捉人当出头鸟的活计,不都应该抓了好摆布的傻鸟吗?宜秀郡主却去撺掇陶雅姝,真是自讨没趣。

待上课时,楚琳琅婉拒了关小姐让她坐在身边的好意,还是选择了学堂最角落的那个座位。

她跟那些青葱妙龄的女子不同,并不指望自己在这里学得五车才艺。

再加上她底子浅薄,若白占了好座位又答不出夫子的问,那就太不像话了。

本以为这第一堂课说不定要弄些诗词歌赋一类的东西,可没想到来了个三十岁的中年夫子,讲得却是前朝的史。

原本是书本里呆板的一段历史,到了这位廖姓夫子的嘴里,却讲得妙趣横生,听得所有人都津津有味,包括原本打算上课时摸鱼溜号的楚琳琅。

难怪司徒晟说齐先生的书院与别处不同,里面的夫子有许多都是卧虎藏龙之辈,只是不屑为官,才入了书院做了夫子糊口。

在女学上了课,记下了夫子留的功课后,诸位小姐们便可以离开书院了。

楚琳琅清晨时是坐了司徒晟的马车来的,而现在散学,她要么带着夏荷走回去,要么就雇一辆行脚的驴车回去。

就在夏荷问大姑娘该怎么回去时,旁边突然有个熟悉的声音愤怒响起:“楚琳琅?你在这干什么?”

楚琳琅转头一看:晦气了!怎么在这遇到了谢悠然?

她再往后一看,真热闹!

居然还有前婆婆赵氏和她的那位前夫周随安。而前小姑子周秀玲则一脸难为情地躲在人后,羞怯看着她。

看着周随安身边小厮手里拎提着大大的礼盒,似乎是要来书院送礼的样子。

第53章 朵朵桃花

原来这容林女院要收女学生的事情, 年前就有影传了。

当时谢胜还准备把谢悠然送入女学改改性情,免得遭了书香门第王家的嫌弃。

可惜后来天不遂人愿,谢悠然没嫁人就大了肚子, 这入女学镀一层金的愿景也就泡汤了。

前些日子, 周家人在一起吃饭的时候,谢悠然随口说起这事, 却入了婆婆赵氏的心。

因为她觉得这女学倒是挺适合自己的女儿周秀玲的。赵氏如今最大的心病就是女儿的婚事。

可惜几次在那些夫人的聚会上, 她每次挑起话头,压根没人搭理她的话茬。

毕竟周家先前闹的笑话太大。家风如此,当儿子的都这么风流,谁知道周家的姑娘如何?

赵氏渐渐上了火, 等听到谢悠然说这容林女学的事情, 顿时眼前一亮:若真如谢悠然讲的,上了这等女学, 将来婚嫁时也相当增添一份无形的妆奁, 加持的分量极重啊!

于是赵氏便让谢悠然想想办法, 看看能不能让周秀玲也入了这女学,将来在京城里也好找个书香门第的人家。

谢悠然看这个小姑子一直不大顺眼。但是看赵氏难得和颜悦色地求着自己心里又十分受用。

她一直有心在周家彰显自己的本事。

不过是上个女学而已,有什么难的?大不了她将原该自己去的名额让给小姑子就是了。

见她应了下来, 周随安也十分高兴。他可听户部的同僚说了, 那女学里去的都是名门闺秀, 甚至永宁国公府的孙女也要去那求学,若是妹妹能去, 他的脸上岂不是也有光?

只是谢悠然答应得轻巧,真的操作下来却让她有些傻眼。

原来光是那入学应考就不是人人都能去 。凡是去女学之人, 都得先递交一份保人的举荐信。

谢悠然见不到父亲, 只能让周随安以户部郎中的名头先写了一份。谁知递出去后石沉大海, 等到女学应考完了,都不见回信。

谢悠然这才知道,自己引以为傲的户部六品郎中夫君,在人家国子监祭酒大人的儿子那,压根排不上号!

可海口已经夸出去了,总得想法子圆了自己的场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