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德妃清宫日常(清穿) 第14节(2 / 2)

加入书签

他筋疲力尽地靠在圈椅中,深深叹了口气:“乌雅氏,莫非这是仁孝皇后在怨着朕。”

这是酒后吐真言吗?云珠惊恐不已,帝王的真心话哪是那么好听到的,知道的越多死得越快。

云珠三缄其口,一句话也不愿意多说,尽量保住这条小命。

“乌雅氏。”这份沉默将康熙惹怒,他愤怒地叫着云珠的名字。

沉默是不可能沉默了,云珠轻叹一声,斟酌着说道:“万岁,虽然我进宫时无福得见仁孝皇后的仙姿,但也只仁孝皇后敦厚慈和,她又如何会怨您呢。”

“不怨,不怨。”康熙含糊念叨了两声,骤然加大声音:“若朕下令停止修建仁孝皇后的陵寝呢?”

第28章 份例

什么!停止修建陵寝。

康熙的话语含混,听到云珠耳中,却不掣于晴天霹雳。

古人都说事死如事生,对于逝者,陵寝的修建实在是再大不过的事情,多少帝王登基后第一件大事便是寻找吉地修建长眠之所。

仁孝皇后现在还在躺在巩华城,就等着后陵修完再移进去,却没想到康熙有了这个心思。

这小命还能保得住吗?听见康熙嘀咕的云珠,不由地摸了摸脖子,好似已经感受到凉飕飕的冷意。

云珠干笑着,越发轻柔地按压着康熙的额头,飞快地盘算着要说些什么话语才能将这场面应付过去。

“臣妾虽然进宫时间不长,却也知道万岁爷您重情重义,仁厚念情,您下的旨意必然有缘由。”

被冰凉的手指安抚着,康熙头上的疼痛渐渐减轻,酒意上脸,带着热意的脸碰上冰凉的手掌,让他感到越发的舒适。

静静地注视着云珠,康熙长叹口气:“是啊,若不是战事吃紧,攻打三藩军费不足,朕无论如何也不会这么委屈了赫舍里氏。”

慢慢地,康熙的语气越发坚定:“可是三藩不平,我大清江山永无宁日,为了天下太平,朕不得不做。”

此时的康熙,眼中散发着冷芒,又是那个乾纲独断的帝王,之前的脆弱再找不到一毫。

三藩,战事,这哪个话题都是沾不得的,云珠心念电转,含糊地安慰道:“臣妾虽是女子,却也知道黎明前总是黑暗,但日出终将到来。”

云珠虽然说得含混,但这句话却如一记重锤,击打在康熙心上。

自康熙十二年,吴三桂杀云南巡抚,拉起“兴民讨虏”的旗号开始,三藩叛乱已经历时几年,朝廷和三藩鏖战不停,吴三桂由云贵之地直夺湖南,进而占据四川,与清廷对峙,这场战事好似无止无休。

这几年下来,康熙也思索了无数次,这场战争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他心中有着最为隐秘、不能为外人道的恐惧,吴三桂若与他划江而治,甚至攻上北方,将他们满人赶出关外,又该如何。

夜深人静的时候,康熙常常被这个念头啮咬,甚至半夜从睡梦中惊醒。

黎明前总是黑暗,但日出终将到来,康熙默念着这句话,心下大安。

此时不正是最黑暗的时候吗,五月的时候,王辅臣兵陷延安,绥德,张勇收服洮、河二州,只要坚持下去,胜利一定属于清廷。

云珠自己都不知道,她这一句心灵鸡汤,让康熙发散了这么许多,她只看见原本醉醺醺的人,一扫之前的颓然,又恢复了意气风发。

“乌雅氏,可以了。”康熙抬手隔开云珠的手指。

“梁九功。”

竖着耳朵等在室外的梁九功连忙跑了进来。

“你派人将乌雅氏送回去。”康熙淡淡吩咐。

梁九功细细的眼睛听见这句话都睁地滚圆,马上要到下钥时辰,康熙这个意思,不就是要为了这乌雅格格将宫门叫开吗?虽然都是后宫范畴,但这也不常见。

想到这,梁九功更加殷勤,将他最得意的徒弟叫过来:“小珠子,你将贵格格送回去。”

等云珠走出坤宁宫,被风一吹,贴身的衣服紧紧贴到身上,她这才发觉,整个背上全是冷汗。

心中一阵又一阵的后怕袭来。

但此时不是害怕的时候,天色已晚,坤宁宫离景仁宫尚有一段距离,云珠顾不得想那么多,紧紧跟着小珠子公公的脚步,快速往景仁宫走去。

幸运的是,小珠子公公对宫内的道路很是熟悉,带着云珠左转又绕的,赶在下钥前,将她送到了景仁宫门口。

天色不早,景仁宫的宫人已经准备关闭宫门,云珠顾不得寒暄太多,给小珠子塞了个银镯子,便赶紧跑向景仁宫。

“主子,您终于回来了!”刚进侧殿,春杏夏荷几人便一窝蜂地涌了上来。

“我没事。”看着几个宫人焦急的样子,云珠连忙安抚。

“那边早就回来了,一直没有见到主子您的身影,奴才都快急死了。”小欢子凑上来说道,那一头一脑的汗,证明了他所说不虚。

“没事,我不小心迷路了,多耽误了些时间。”云珠没将坤宁宫的见面说出来,这还不知是福是祸,先埋在心里便好。

安抚下宫人的情绪,云珠也筋疲力尽,洗漱过后很快便陷入了梦乡。

第二日,云珠前往永寿宫请安的时候,还在想着要怎么解释和康熙的偶遇,没想到永寿宫里毫无动静,没有任何人提起此时,这让云珠恍惚不已,甚至不知道前一天的事情,到底是真的发生了,还是她的臆想。

很快,前朝的消息便证明了,那天晚上的事情,并非云珠的臆想。

许是中元祭祀过于劳累,后宫之人都没心思折腾,又或许是康熙又好几天没有踏足后宫,后宫中难得的风平浪静,就连佟佳氏都收起了一身的傲气,能好好地和人说上几句话。

日复一日去永寿宫请安的日子里,这一天,钮祜禄氏突然毫无征兆地放了一个大消息。

“前朝军需紧张,连仁孝皇后的陵寝都暂停修建了,我和太皇太后请示过了,以后后宫诸人的份例减半,绝对不许出现逾制的现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