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郁金堂 第94节(1 / 2)

加入书签

重阳头两日,宫中送粉面蒸糕到各处,梁王府人多,竟送来一车子。

众人围上来看,鸟纹八棱竹编的大盖子上,刻着鸿雁交缠的银纽子。

揭开来,一层大红锦缎,一层五彩吉祥结,然后才是一个个细木盒子,明黄帛带绑住,盖一张打的极薄的银片,做梧桐叶形状,上头刻的名目。

瑟瑟探头看银片上花样,仿佛是字,又歪歪斜斜认不得,只好乱猜。

“这是绣花样子么?画的什么?枣泥、什锦?”

“哪来的花样子?”

李仙蕙大笑摇头。

“你在外头别说话,免得贻笑大方!这必是上官技痒,写了小篆,难为将作监照样雕刻,也有七分像。”

瑟瑟很不服气,认字原为读书,简明易懂才好,何苦另兴起一种来难为人?字体书法,尽是螺蛳壳里做道场的无聊花样,可见有人闲的发慌。

天使熟不拘礼,也是没把新来的小郡主当回事,矮身也瞧了眼。

“趁着没过年,郡主能玩且多玩几日。”

“过年又怎么呢?”

天使嘿嘿一笑。

“去岁过年开宴,才人出了个题目,哟嚯,就逮住大将军家公子了,三言两语,说的他面红耳赤,小半个月没好意思出门。”

瑟瑟讪讪地,“哦——”

天使逗她,“不认得不要紧,一盒一个口味,挨个儿尝尝就知道了。”

交代了差事,正好回宫过节,他接过茶灌了两口。

“还是太孙学问深,奴婢来时上御前,碰见他与才人长篇大论辩什么,竟堵得才人说不出话,圣人连连夸赞,说他讲得好,叫府监抄录,给他印书。”

“我二哥,自然最好!”瑟瑟很向往。

可见是天伦真情,见都没见过,就这样维护,天使乐得一笑。

“那过年时郡主躲在他后头就成了,要问什么,让他出头。”

瑟瑟不高兴,“我还要出风头给二哥瞧呢!”

梁王妃发笑,瑟瑟孩子心性,对着眷恋的哥哥姐姐,一门心思争面子。

武三思和武延寿上值去了,武延基陪李仙蕙监工,清早就出了门,满屋皆是女眷,她打发了赏钱,等天使退出院子,才请韦氏示下。

拆开明黄帛带一看,原来米糕做的菊花形,面儿上蹲个米粉捏的狮子,糕底掺杂各样时令果蔬,有栗子黄、松仁、银杏,撒了石榴籽。

年年梁王府都接这个,早不稀奇,骊珠悻悻放下。

“还是这样儿啊。”

瑟瑟却很新鲜,等长辈尝过了才拈起来。

“我瞧着挺好,我最爱吃石榴。”

梁王妃道,“宫里的石榴最好,不像旁的外头运来,到咱们手里要么青的,要么干了,宫里吃的是掖庭种的,品种特异,又大又甜。”

顿一顿,“就这么巧,三郎也爱吃石榴,一年到头别的不碰,就爱这个。”

韦氏很捧场,笑着重复,“爱吃石榴好哇。”

众人全听明白了,轰然大笑。

第95章

两桩亲事横在眼前, 韦氏和梁王妃日日欢喜,商量亲迎的细务。

譬如洞房里用哪样垂帘,熏何等香料, 李仙蕙爽朗,武延基缺根筋,武崇训又不在, 拳拳爱子之心只能拿瑟瑟排解。

所幸她受惯了,不作无畏挣扎。

红着脸问,“宫里赏赐, 杨家有么?人家送我点心,拿这个回礼成么?”

她与杨琴娘相好,回来韦氏听说, 也很高兴。

儿女养在京外, 缺失的何止是宫廷教养,都城眼界,还缺一环与世家子弟的手帕交,竹马情。

“人家送你自己做的,你拿赏赐去回, 说起来有脸面,却缺了诚意,当真要还礼, 还是动动手的好,或是请来家里坐坐。”

“杨家断少不了这些……”

梁王妃道,“不过太夫人小性儿,未必肯分给三位庶女。”

瑟瑟打定了主意。

“我拿圣人赏的东西单送给她, 太夫人不好推辞,便是给她长了脸面, 岂不很好?”

梁王妃失笑,“你这鬼点子却捉狭。”

韦氏点头。

“别人如此,难免遭人议论,咱们家反正是刚回来的,你行差踏错,大家只好说你不懂规矩,明年就好了。”

得了长辈放任,瑟瑟愈加有恃无恐,立时叫丹桂来指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