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8 章 明末农民起义5(2 / 2)

加入书签

朱元璋很自得,他作为太.祖,自然是想要搞一些万事不变之法,为后代打好根基。

然而马上他就笑不出来了。

[不得不说,朱元璋这个办法挺好的,因为直到明末,这些东西都保存的挺好。

关键是,在人治的时代,永远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黄册早在弘治时期--就是朱祁镇的孙子辈,就丧失作用了。到了嘉靖时期,一些官员锐意进取,厘正了一番黄册弊病,使得黄册勉勉强强还能当个参考资料,发挥作用。

但到了万历时,黄册基本就成了摆设,各州县的地方官都有一本自己记录的真实情况,称为“白册”。]

朱元璋:……这些狗东西!

但他叹了一口气,也不得不承认人性就是这

样。()

[所以张居正非常强硬的要清丈天下田亩,掌握帝国最真实的情况。然后根据这个真实情况才能去推行一条鞭法。

?八扇屏风的作品《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最新章节由??全网首发更新,域名[()]?『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

一条鞭法和唐代的两税法,以及之后清朝雍正的摊丁入亩是一个思路。]

李世民:嗯?什么两税法,说来听听。

[身处现代、活在繁荣商业社会的我们,可能不会太理解古代赋税制度的复杂性。

现在我们交税,不管是自己上报还是从工资里扣除,都是交钱就完了,但古代不行。

因为古代是个小农经济社会。九成的人一辈子都待在自家的一亩三分地,去趟县城都算是出远门,基本就是自己种粮食、织土布,自产自销,所以商业活动很少。

老农民一年到头都在家种地,手里根本每个铜钱,银子更是见都很少见,哪里来的钱交税?所以农民交税都是直接交粮食或其他农作物。

而除了赋税之外还有徭役,也就是免费给国家干活。除了徭役还有人丁税,也就是按人头收钱,家里多少人就收多少。

而除了这些,还有各种杂税、加征,以及交税时的火耗。林林总总一大堆,赋税制度很复杂。

所以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干脆规定:把各种乱七八糟的正税、杂税、徭役等都合并到一起,按每户的田亩数量折算缴纳。

所以一条鞭法之前必须清丈田亩。毕竟大户人家有的是隐匿人口和田亩的逃税方法,如果不先查这个,那他们就会买通官吏,给当地的黄册和鱼鳞册造假。把自己家的田挂在穷人的名下,这样本该他们自己交的钱转嫁到穷人头上,会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

李世民听了后点点头,这个张居正果然是个能臣。

但他之所以这样评价,不是因为这几条政策多么出色--千百年来,能想出这样政策的官员不是没有,而是因为张居正有能力也有魄力去真的推行这些政策。

贞观十七年的李世民,已经逐步有些感受到了他的军事勋贵集团慢慢也成了一股大势力。

这股势力虽然没有门阀那样根深蒂固,虽然还是站在他的一方没有成为他的阻力,但未来也会变成天幕里所说的“大豪绅”、大地主。

唐朝的府兵制崩溃,有没有他们的一部分原因呢?

[但是很可惜的是,张居正这些改革并没有来得及巩固成果,万历十年,他就溘然长逝了,享年五十八岁。

我不知道小万历对张居正的孺慕之情是什么时候一点点改变的。

但是他挺精分的。

张居正死的时候,万历辍朝、赠上柱国、谥号文忠,看上去挺给面子的。

但仅仅四天之后,就有七个言官弹劾张居正举荐的继任者潘晟,万历准奏,不许他上任。

言官一下子就明白了皇帝的心思,开始公然把矛头指向张居正,万历依然准奏,下令削其官职待遇、夺回生前所赐玺书、家中四代诰命,并且抄家。

甚至万历还想开棺鞭尸,不过到底没做成。

万历这边抄家的旨意只是有风声,还没有正式下达,那些生前被张居正压的喘不过气的官员就先封了他的宅邸,把家属官衙起来,不给饭吃,致使他家中活活饿死十几口人,其他没被饿死的或自杀或流放。

总之都没有好下场。]

秦始皇对扶苏挑挑眉,那意思是:你看我说什么来着?

这个热闹真不错。

[一个于谦,一个张居正,皆是不畏权贵,不惧触动皇家或官绅利益,而一心为大明社稷、为江山永固的能臣。

结果全没有好下场。

那谁还肯给大明卖命呢?]!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