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节(1 / 2)

加入书签

很快就到了李兰雪要离开的日子,离开前一日入夜后,李兰雪来到紫宸殿前求见。

沈亦槿帮了她这么大一个忙,她也得有所回报才是。

第一百零二章

李兰雪一走进来就跪下给李彦逐磕了三个响头, “多谢皇兄成全,皇兄大恩,臣妹无以为报。”

李彦逐扶起李兰雪, “你过得好,就是对我最大的回报。”

李兰雪福礼道:“皇兄,臣妹此番前来, 除了感谢,还有话要对皇兄说。”

李彦逐坐到桌几旁,指着对面的位置, “二妹有话请讲, 朕洗耳恭听。”

他略有所感, 李兰雪要对他说的事, 同沈亦槿有关。

李兰雪在李彦逐对面坐下,“皇兄同意我去瘴城,想必已经明白了一件事, 世间之大,唯有爱人身边,才是最想去的归宿。若此番皇兄没有应允, 臣妹怕是忧思过盛, 也活不了多久。”

“皇兄是知道的,沈姑娘在宫中过得并不开心, 虽然皇兄在尽力挽回, 可曾得到了沈姑娘的回应?皇兄放沈姑娘离开吧,别将她困死在宫中了。”

李彦逐不说话, 端起桌上的茶杯一饮而尽, 似是饮酒一般。

李兰雪继续道:“皇兄可还记得最近一次沈姑娘笑得开心是什么时候?那笑可和皇兄有关?皇兄别再自欺欺人了, 勉强将沈姑娘留在身边, 用沈家父子的性命要挟她,难道皇兄真的想如此过一生吗?”

“皇兄这样过一生无妨,迟早有一天,皇嗣的问题会让皇兄避无可避,皇位没有继承者,朝堂就不稳,就会有人生出狼子野心,沈姑娘不愿侍寝,难不成皇兄要强迫吗?”

“到了那时,皇兄还是要纳妃,要诞下子嗣,可沈姑娘呢?在这后宫中,要如何自处?”

“皇兄可以封妃,可以强迫沈姑娘侍寝。可沈姑娘却要一辈子困在这个她并不喜欢的地方,困在她并不喜欢的人身边,过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生活,直至抑郁而终吗?还是皇兄……”

李彦逐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在桌几上,“别再说了。”

李兰雪却不肯停下,“还是皇兄可以一直等下去,一年两年可以,三年五载也可以,十年八年呢?皇兄……”

“朕让你别再说了!”李彦逐满目都是痛楚,他抬头看着李兰雪,“二妹知道思念之苦,宁可放弃公主身份,也要去沈常松身边,难道二妹就忍心看着朕再也见不到所爱之人吗?”

李兰雪轻轻摇头,“皇兄同我不一样,我只有沈常松,他就是我的全部。可皇兄是大兴的皇帝,皇兄勤政为民,宵衣旰食是百姓心中的明君,皇兄还有新政要推行,心中还有雄图伟业,皇兄的心要容纳的事很多,除了儿女私情,还有家国大业。迟早有一天,皇兄会有越来越多的嫔妃,也会有聪慧的皇子和贴心的公主,那时,皇兄会忘记沈姑娘的。”

“不会!朕如何能忘?如果可以忘,朕又何苦舍不下放不开!”李彦逐起身,“二妹说的话,朕知道了,明日二妹还要启程,早些回宫歇息吧。”

说完李彦逐就要往内殿行去,李兰雪却还不肯罢休,继续说道:“皇兄的母妃不就是最好的例子!父皇曾经那么宠爱柔妃,最后呢?柔妃死了,父皇有那么多妃子,还不是好好的过了后半辈子,沈姑娘离宫,皇兄依然会安然活下去,但沈姑娘留在宫中,就只剩下无尽的悲苦。”

“朕让你住嘴!”李彦逐大吼一声,惊得门外守着的羽林军冲了进来。

李兰雪道:“今日臣妹冒着皇兄收回成命的风险对皇兄说出这些话,字字句句皆是肺腑之言,既为了沈姑娘也为了皇兄,皇兄别等到沈姑娘恨你,才后悔。”

“臣妹话已至此,还望皇兄三思,明日起,我再也不是大兴长公主。”她跪下磕头,“最后一次,作为大兴长公主,祝愿大兴风调雨顺繁荣昌盛,也愿皇兄放下过往,放过沈姑娘,也放过自己。皇兄,保重!”

李兰雪起身走出紫宸殿,李彦逐却站在原地久久无法动弹。

他好像被人戳破了最后一个心存幻想的泡沫,让这些他一直逃避却最终无法逃避的事都呈现在了面前,李兰雪说得对,皇嗣永远是无法跨过的一道坎,他也从没想过要强迫沈亦槿,哪怕撕破了她的衣服,也只是因为气急了,终是做不出那等禽兽行为。

接沈亦槿回宫一年了,他做了很多努力,但终究没换来一句愿意。

他是不是真的该放她走?李兰雪问他沈亦槿最后一次笑得开心是什么时候,他细细想了想,似乎是在那间茶馆,她同宋有光在一起的时候。

那个笑容始终刺伤着他的心,他陪着她出宫,去茶楼进赌坊逛青楼,她都没有笑得那么开心过。虽然如今沈亦槿已经不再排斥他,也不再对他说狠话,但并不像是对他的心生爱慕,更像是一种无力的妥协。

卫安走到李彦逐身边,“陛下,奴才伺候陛下就寝吧。”

方才他们争执的声音很大,卫安在门外听得一清二楚,他明白此时主子心中的纠结不安,但更明白,李兰雪说得都没错。

李彦逐道:“卫安,朕是不是真的做错了?”

“陛下没错,喜欢一个人,想要把她留在身边何错之有。”即使知道李兰雪说得都对,但卫安始终觉得沈亦槿并非对主子一点情意都没有。

从一开始,沈亦槿等在府外,爬墙头,送药膳,送拜帖,求他跟去北地,都让卫安历历在目,他不相信,这些感情能轻易消失。

“可是,她并不开心。”李彦逐看向正殿龙椅的位置,为了坐上那个位置,他唯一做错的事,就是没有回应沈亦槿的感情。

翌日一早,沈亦槿独自来到宫门口想为李兰雪送行,却被告知李兰雪连夜就离开了,只给沈亦槿留了一封信。

信上画着两个女子坐在静月阁的金桂树下相互依偎。画下写着一行字:何苦话离别,遥盼再见日。

沈亦槿不禁笑了,这还真是符合李兰雪的性格。

从宫门口往静月阁走去,在通向凤阳阁的岔路口,沈亦槿停下了脚步,她觉得十分孤独,李兰雪走了,这偌大的后宫如今真的就只剩下她一个人了。

“姑娘。”

身后传来一个声音,沈亦槿回头看见一个小太监手里拿着一封信。

“宋将军让我把这封信交给姑娘。”

宋将军?沈亦槿接过信稍作思索,就明白这封信是宋辰远给她的,正要问那个小太监,一抬头,那小太监早已不见了身影。

回到静月阁,沈亦槿打开信,周正刚劲的字迹跃然纸上。

沈姑娘,老夫有礼了。陛下因忌惮犬子对姑娘之情,将犬子调往边疆驻守,犬子战场重伤,幸而未丧命,然为父者,甚是担忧,姑娘今盛宠,若开口求陛下召回犬子,是为可行。

老夫自知宋家有愧于沈家,不该厚颜相求,怎奈甚忧犬子命丧战场,还请姑娘念在犬子一往情深,救沈将军于大火,帮老夫这个忙。

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宋辰远。

沈亦槿拿着信,心情十分复杂,宋家虽然背板了沈家,但也曾在大殿上为沈家求情,宋有光更是一路相护,直至到了瘴城,还救下了父兄的性命,这个忙她不能不帮。

更何况宋有光被调派到边疆,自己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她理解宋辰远作为父亲对儿子的担忧,也能想象他是如何拉下脸面写这封信的,他定然是已经求过李彦逐被拒了,实在没有办法,这才来求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