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大院二婚妻[八零] 第230节(1 / 2)

加入书签

虽然现在业务上有郑东临他们管理?, 但吴晓梦都已经?搬到上海来了,茶饮的总公司以后肯定也要搬到上海来,她提前熟悉熟悉这边的员工。

李新华得知吴晓梦搬家的事情?过后,内心一阵喜悦, 离老板近了, 是挑战也是机遇,毕竟他之前虽然在上海干出一些业绩, 但因为老板不在这边,他就算做得再?好,也永远都这是一个区域经?理?,但是老板在上海就不一样了,自己干的事情?她都看得见?, 对他的职业提升当然更好。

“你那个表哥还在做房地产没?有?”吴晓梦问道。

李新华点?头, “应该在, 我也好久没?见?过他了,但是上次见?面?他还在做的, 怎么,老板你要买房子?吗?”

吴晓梦笑道:“房子?我已经?买了,我还想买两个铺子?,让你表哥帮忙推荐一下。”

吴晓梦确实?想再?买两个铺子?,给孩子?们备着,上海市区的店铺,算是给孩子?们的一个保障。虽然他们现在有点?资产,但也不能保证不会出什么意外,这两个铺子?她暂时只能买在自己的名下,孩子?们不能贷款,什么时候有现金,她就将贷款还了,转到孩子?们的名下。

李新华连连点?头,“好好,我给他打电话问一下。”

当天,吴晓梦在李新华的安排下,请分公司的员工们吃了顿饭。吴晓梦偶尔也会去分公司,对这些员工也只是脸熟,他们大部分都是跑市场拉加盟商的,一两个剩下的就是管理?加盟商。

李新华着重给她介绍了一个名叫郭义的男员工,他其貌不扬,穿着也很朴素,看样子?三十左右了,听李新华介绍,他一个人今年就做了十二家加盟店,相当于每个月都在出单。

郭义站起来,吴晓梦一眼就看出他肩膀是斜的,等他走过来给自己敬酒,从他一瘸一拐的走路姿势,吴晓梦惊讶地发现郭义竟然是小儿麻痹后遗症的患者。

郭义紧张极了,他是李新华的邻居,虽然他的开单是最?多的,但也害怕老板会因为他身患残疾而嫌弃他。

郭义颤抖地端着一杯酒,抹脸赔笑,“我敬老板一杯,还请您赏个脸。”

这话跟吴晓梦听过的敬酒词比起来,显得再?朴素不过了,她有些疑惑,这个员工连走路都走不稳当,到底是凭借什么样的能力做到了加盟开单冠军的。

吴晓梦探究的眼神在他身上扫过,让他更紧张了,加上吴晓梦没?端杯子?,郭义的心缓缓下沉。对于他这样一个残疾人来说,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根本就跟不上这个城市的发展速度,而他们能做的工作也太少了,甚至连门?槛最?低的环卫工,他们都很难应聘上,这个大城市,似乎没?有他们的栖息之地。

吴晓梦是惯来不愿意在公司内部搞酒桌文化的,她对旁边的李新华说道:“给他搬个凳子?来,就坐在我旁边。”

说完,她将对方的酒杯压了压,笑道:“你是新员工,这是第?一次跟我一起吃饭,我是不鼓励在公司内部提倡酒桌文化的,你不必向我敬酒,凡是用心给公司做事的员工,我都心怀尊敬和感谢。”

李新华将凳子?搬了过来,安在了吴晓梦座位旁边,她笑着对郭义说道:“坐下聊,边吃连聊。”

郭义顿时愣住,这跟他预想的一点?都不一样。

吴晓梦让他坐下之后,笑道:“刚刚李新华跟我说,你一个人这一年就做了十二家加盟店,你能跟我说一说,你是如何做到的吗?”

郭义缓了缓心情?,才说道:“我的秘诀只有四个字,以诚相待。我们公司的品牌有名气,也有实?力,加盟政策也这样实?惠,让他们来加盟是让他们来挣钱,我只需要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实?力以及我们的诚信,就能谈下单子?了。在对方加盟之后,我也会做好后期的维护联系,对方有问题的时候,我会积极地帮忙解决...”

虽然如此,寻常人想要做到这一点?都非常难,更别提郭义这种小儿麻痹症留下后遗症的人了,他要比寻常人付出多几倍,才能达到同样的效果,而他不仅做到了,还做得那样好。

吴晓梦扭头对李新华说道:“新华,你帮我们公司找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员工。”

李新华从始至终都没?有担心吴晓梦看到郭义之后会嫌弃他将他辞退,郭义的成?绩在那摆着,这事根本就不会发生,而且他能看出老板是个非常善良的女人,就算郭义的业绩不怎么样,她也不会开除对方。

年终的时候,他们要开年会,吴晓梦心里已经?将郭义列为了年度优秀员工之一了。

吃饭的时候,李新华跟吴晓梦聊起设备更换的事情?来,“以前的店设备不用更换吧?”

“只是新的加盟店更换设备。”

李新华说道:“这样一来,老店的设备维护怎么办呢?不跟原先的设备厂合作了,他们应该也不会提供维护服务了吧?”

吴晓梦还真没?考虑过设备维护这个问题,公司现在规模越来越大,售后这一块一定要做好,但他们现在还没?有专门?设置客服这个部门?,加盟商有事情?都不是专职处理?,有点?混乱。

“你提的是一个好问题,我会跟郑总商量商量。”

吃了饭,吴晓梦开车回到家。她得收拾收拾行李,要去苏城待几天,上海建厂的事情?她不想再?拖了,得有钱,才能订购生产线,这不是一年半载能弄下来的事,但在她耽误时间的时候,已经?有很多食品厂在迅速发展,比如旺旺,已经?成?长为营收过亿的大企业了。

而他们还在几千万的水平,明明他们建厂都比人家早几年。

上次烧烤,吴晓梦除了得到一些学区的建议,还从男人的话题里得知一个信息,成?功的企业,一定是术业有专攻的。像吴晓梦的食品厂,又在做饮料,又在做零食,还在做农产品深加工,比如面?包,薯片这些,还有甜甜食品厂一直在生产糖果。

旺旺是台企,1992年才在大陆注册了商标,靠几款零食,它如今年创收已经?过亿,专注于大米原料做成?的旺旺仙贝,火遍了大街小巷。

吴晓梦当年做的几款零食也火过一段时间,但是她一直没?有专注,想做这样又想做那样,挣来的钱全?部投了生产线,主要是名气昙花一现,现在和旺旺这种企业没?有办法比较,不管是从名气还是综合实?力。

吴晓梦痛定思痛,她决心要重新整合资源,将上海的总厂建立起来,年产值起码能破五千万。

但是目前她手上没?有那么多钱,她得去一趟苏城,将两个股东约过来,想办法让他们再?投点?钱,实?在不行,吴晓梦想把甜甜食品厂卖了,当初买甜甜食品厂花了三十万,如今甜甜食品厂的设备都不是当年的那一批,翻新过,起码要卖五百万。

跟陆韫打了招呼,吴晓梦又跟几个孩子?告别,回了苏城。

她这次回来的目的很明确,先让肖华将股东约到公司来,将建总厂的费用和未来的产能让他们做一个大概的了解。

可口水说干,两个股东还是无动于衷,很简单,他们投了梦梦食品厂投了快两年了,只往回拿了几万块钱,眼看如今食品厂要往上走了,吴晓梦不想着稳扎稳打,还想将甜甜食品厂卖了去上海建厂。

他们一点?都不看好在上海建厂,上海那是什么地方,金融中心!实?业在上海能讨到什么好处,还不如苏城了,起码政府有扶持。而且,他们看出食品厂现在在走下坡路,从每个月的营销就能看出来。

说了一上午,没?有什么成?效,吴晓梦有些着急,她以为起码能让他们再?投五百万的。

现在去外面?融资也难,因为他们去年的营业额没?有那么好看,支出太大了。而现在各种各样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比东南食品公司挣钱的多了去了,实?在是没?有很好的优势说服人家投钱。

这实?在是有些出乎意料,如果投资人愿意再?拿五百万,加上甜甜食品厂那边的钱,一千万,总厂建设的前期肯定够了,现在又得重新想办法。

将投资人送走,肖华看出吴晓梦的愁绪,建议道:“吴总,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直说。”

肖华说道:“我提个建议,我们公司可以聘请企业顾问,客座的都可以,可以给我们一些专业的建议。”

肖华在吴晓梦这做了这么多年,她对吴晓梦很了解,知道她不是刚愎自用的老板才敢跟她提这样的建议。

吴晓梦将肖华叫到办公室,两人都坐下,吴晓梦才从包里将报纸递给肖华,“这报纸上都是一些创业信息,好多食品公司都是这两年才创立的,营收都比我们做得好,梦梦食品厂最?开始是我老公的,我接手到现在已经?五年了,年产值还在三千万,还不如人家这种刚做了一年两年的。”

“确实?是需要好好地规划规划了。”

肖华之所以提这个建议,是因为她无意间认识了一个这方面?的专家,非常有水平。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