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医学模拟器 第596节(1 / 2)

加入书签

纯粹的学术,其实并没有太多的意思,反而,不管是在听,还是在思考的时候,都需要全神贯注。

听起来,就不简单,操作起来,更是复杂无比。

好在罗云几人都是极有研究素质的好学生,因此即便是在听的过程中,有颇多的疑惑,但也没第一时间就打断周成的讲解。

眼看着周成话毕,楚含泊的问题就来了,一板一眼:“周成,就算是你成功地阻滞了胫骨中段的骨肉瘤的软组织血管蒂入路与出路!”

“但你也应晓得,你现在的操作,不具备普遍性和可推广性。”

“不具备可重复性与推广性的操作,是没有太多的价值的。学以致用,才是正道。你要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楚含泊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他假设,周成所有的操作,都是正确的,一定程度上,能够达到预期,可有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就是。

这样的操作,其他人能够做的出来吗?

就目前而言,这样的超高难度,在理论上,一般人想要厘清关系,就十分困难。

越是微末处,越是细小的操作,就越是困难,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不可控的意外发生!

而且,这种手术的疗效,暂时还是无法评估的。

楚含泊并没有不服气,他是在真正地思考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周成说:“的确,楚师兄的考虑,是很有道理的,也是目前比较大的阻滞之一。”

“不过,与面对肿瘤的不可控性,只要解决这样比较客观的问题,我觉得还是比较简单的。”

周成继续说:“楚师兄,我可以先不回答这个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的问题吗?我再说一下后续的治疗思路,咱们先想好解决肿瘤的治疗思路,然后再去厘清操作的推广性这个问题吧?”

周成这话,看似在问,其实就是处于主导地位地做了决定。

问题虽然不少,但是要一个个梳理,东一脚西一脚,只会把人的思维弄得更乱。

事情很多的情况下,把问题分层次,分步骤,是非常科学而且有效的方式。

楚含泊表示了认可,点头道:“是我太着急了,大家先忽略掉我刚刚的问题,周成,你继续。”

周成点头,继续说:“我的综述思路,几位老师肯定都有审阅过。”

“阻滞掉肿瘤的血液来源和去路,其实只是第一步。这样可以保证肿瘤细胞的营养来源。”

“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肿瘤的组成,是分成范围性组成和个体组成的。”

“范围性组成,就是肿瘤组织,这部分组织都有丰富的血管循环,此乃骨肉瘤细胞的能量最基本来源。”

“但于个体而言,骨肉瘤包括任何肿瘤,都是以细胞的形式存在,其实散布的!”

“肿瘤细胞的脱落、进入到血管内、侵袭,才是肿瘤增长、扩散、远处转移的一个重要原因,各位老师觉得,这种说法有没有道理?”

周成未一言堂,更没有把话说死。

有些东西,他知道,别人未必知道,但是思路,把相应的思路捋出来,以楚含泊等人的造诣,不至于是听不懂的。

罗云首先点头:“目前是存在着这样的猜测,你继续。”

周成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道:“肿瘤残存的血管网,不排除有其他的毛细血管网的不可查侧支循环。”

“这种毛细血管,即便是检查也一般检查不到,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需要加做的一个操作就是,把刚刚我们堵住的血管网入口和出口之间的,血管网,再次阻滞住,以免内部的血液,再次流动。”

“我们刚刚阻滞的入口和出口处的阻滞物,正好就成了两个塞子。如此一来,即便是存在着其他为不可查的血液循环网络,也可以避免血液流通情况。”

罗云闻言,瞬间目光微微一闪。

周成的这个后手,就直接是断了肿瘤血管网的所有后路了,基本上把肿瘤大体组织内的所有血液循环,彻底堵死了。

之前他还有疑惑,周成只是堵住了血管蒂的入口和出口,那么怎么判定就只有这两个出入口?

其实,周成只是堵塞住了两条比较大的主肢动脉的的出入口。而且还会把肿瘤的营养血管,全部都阻滞住!

一边说着,周成继续操作,把手里的注射器,稍微调转了一个方向,而后道:“我们的针头直径,只有0.18mm,在现实操作中,我们可以使用多个阻滞通路。”

“但现在,我们因为准备不足,我就再用这个注射器,原路返回到入路的区域,跨过刚刚进入到的阻滞点,刺破并往内更加深入。”

“0.18mm直径能够通透的血液,不会很多,而且,一旦我们把血管网内部的通路全部阻滞住后,那么这个入路,即便是全部打开,也不会让血液再行流通。我们完全可以在更近端,分段阻滞,或者不予理会。”

周成说着,就把注射器及针头,就像是回到了自己家里一样的,又是戳进了胫后动脉里。

这操作,很迷幻,但是看起来,很有逼格,毫不犹豫,快准狠。

虽然无法复制,但是看起来,是真的赏心悦目!

周成操作完,注射入了一定量的阻滞物后,还是没有把注射器给拔掉。

而是说:“罗老师,现在,我已经把肿瘤瘤体及周边的血管网,几乎是全部阻滞掉了,里面的血液未必全部处于被阻滞物填充的状态,但也无伤大雅!”

“而且我刚有讲过,肿瘤有范围性和个体性两部分,我们能够通过血管网断掉的,营养来源,只能是大部分的肿瘤组织,这一步,取自于骨肿瘤治疗中的完全切除与清创。”

“但是,在血管网、瘤体大部组织之外,肯定还有游离的肿瘤细胞。”

“我们不仅是阻滞掉了骨肿瘤细胞的血管网,还把周围正常组织的血管网,也阻滞掉了。因此,术后必然会发生骨吸收,形成腔隙。”

“而根据我们骨科,创伤外科清创的理念,创伤后,若留有腔隙,那么被细菌残留的可能性,几乎是高达百分之九十,所以我们还要想办法封闭腔隙。”

“在创伤外科,我们封闭腔隙的办法,是通过植骨填充或是硫酸铜、骨水泥等进行填充,但是,这种骨肉瘤的手术,我们没办法通过类似的方式来进行解决。”

“传统的切开手术,我们还是可以通过植骨来代替,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有其他的办法,那就是后期,或者是在发现了骨吸收后,注射促成骨形成因子!”

“此时,骨吸收虽然已经发生,但是肯定吸收的速度没那么快,还存在着骨架,如果能够重新填充骨细胞,还是可以恢复原样的。正好,我们的骨修复能力极强,几乎只要恢复血液供应,就可以达到理论上的完全修复状态。”

“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浓度重排,会有重建骨组织的作用!”周成一一分析,旁征侧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