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医学模拟器 第841节(1 / 2)

加入书签

其实每一种职业技能的锻炼与练习,就是我们学习和吸收知识的过程,有例题,然后再自己去做练习题。

但凡做练习题的时候,能够提升一丢丢的熟练度,熟能生巧,便会得到熟练度的提升。

在熟练度提升之后,便才会不断地对这种东西,有质地的提升与飞跃。

王环惊了,有些慌乱:“啊?师父,我现在就只能看看报告这些。我阅片的话?”

“我可能入门都算不上啊。”

刚刚,周成给他罗列了好几种阅片的层次。

入门先学会看核磁的报告。这是影像科的医生在阅片之后,给出来的一个指向性的诊断报告书。

先把这个看懂,就算是入门了。

不要认为能够看得懂报告,就是很简单的一个事情,也是需要比较深入地知识储备和基础的。

就是膝关节处的核磁报告,非运动医学专业领域的,也不过是在门外徘徊。

就好比,王环的核磁报告之中,其中有一个核磁阅片报告,写的就是踝关节外侧韧带扭伤(ii度)。

目前而言,韧带损伤的定义,是根据米国医学会运动医学委员会《运动损伤标准命名法》,将韧带损伤定义为扭伤。

肌肉或者肌腱的损伤,被定义为拉伤。扭伤分度标准是。

一度损伤(轻微损伤):是指韧带受到拉伤或挫伤,其连续性完好,仅仅只有充血肿胀的改变。

二度损伤(中度损伤):是指韧带的纤维结缔组织部分撕裂,伴有轻到中度的关节不稳。

三度损伤(重度损伤):是指韧带完全断裂或者韧带两端起点、止点的撕脱,导致关节稳定性受到较大影响。

韧带损伤后根据其不同的严重程度,建议患者可采取石膏、支具外固定以及手术缝合修补的办法处理,有的也可考虑进行韧带重建。

在这个定义上看的话,刘奕宏的建议是没错的,踝关节韧带的二度损伤,的确是需要进行外固定支具或者是石膏进行固定的。

这就是看报告时,能够看到的东西。也是运动医学的医生,核磁阅片术入门级别就需要掌握的内容。

周成不理会,对王环慢慢指点:“先看报告,然后再在核磁的层面上找到相关的病灶。”

“病灶,是定位的东西,首先你要看得到,病灶以及损伤的部位,的确是踝关节的韧带。

“然后再根据韧带的损伤程度,重新定义损伤的分度,而不是单纯地根据影像科医生的报告建议来进行诊疗……

“病灶之后,是看完整的解剖,看是否存在完全断裂等情况,若无断裂,且通过体查,看不到患者的踝关节存在不稳定的情况。

“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石膏外固定处理,其实就是过度治疗!”

“并不一定是为了金钱、赚钱的过度治疗,而仅仅只是精准诊断、适当治疗的错误性分度!”

周成根据王环的表现,判定为王环能够看到的东西,上限也就是能够看得懂解剖结构的。

这就是当医生比较难的因素之一了,需要的知识储备,远远要比你所想象的更加多。

若是更加深入,有5级的核磁阅片技能,还能够大概猜测得到患者的损伤机制,是内外侧损伤,或者是损伤最终应力的起止点,是否有韧带根部的撕裂等……

“好的,师父。”王环弱弱地回。

心里想着,可能自己的老师比较优秀,随意对学生的要求和标准是更加苛刻的吧。

我太难了。

阅片时,是需要集中精力的,特别是在初学阶段!

现在,周成要带教王环的,所以需要一一给指路,了解王环在什么位置,什么水平,然后下一步该怎么去到达更高的水平。

王环先看报告,再看解剖!

而在解剖看完之后,才去看层次!

这是周成的理解,因为要看比解剖更加深入的神祠,则需要更加仔细,因为每一个切面,可能都会比上个切面,多很多东西。

比如说,在哪一个层面,就该出现胫前动脉、哪个层面就该出现了足背动脉、哪个层面会出现胫后动脉、那个层面出现了腓动脉。

然后根据动脉去寻找伴行的静脉、神经等解剖结构。

再熟练之后,可以一眼就知道大概在什么层次,可以找到什么韧带,什么血管,什么筋膜……

顶级的专家和教授,如何做到一天看这么多门诊病人的,就是这么学起来的,积累起来的。

王环也能够理解得到周成的用意和用心!

这也是周成自己功夫到位的一种体现,若是不懂的外行,连王环处于什么层次都辨析不出来,那还教学个毛线啊?

教学,并不一定永远都是单方面的投喂,来展现带教老师的强大,而是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最为合适的“投喂方式”予以最适当的学习措施建议,这就是带教了。

周成已经带着王环,看过了一遍王环从科室里找来的踝关节损伤!

王环参与了手术,知道了诊断,大概解剖结构有一定的印象和了解,知道这个病人受伤的地方,就是胫腓前韧带和跟腓前韧带。

胫腓前韧带是连接胫骨与腓骨的韧带,跟腓前韧带则是连接的是跟骨与腓骨。

王环首先得要找到它们,而要在核磁上寻找它们,她就得找到这几个相应的骨骼。

“师父,这里,你看,这里总共有两个层面,都显示了跟跟腓前韧带,有三个层面显示了胫腓前韧带。”

“这个跟腓前韧带,在这里出现了断裂,而且胫腓前韧带,这里也是不连续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