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 27 章 Chapter 04(第三人称转视角)(2 / 2)

加入书签

然而,这里面的坏消息是,那个在救济站的留学生也参与了调查。

“他会不会想我们是和乔森警探是一伙的?”

莫兰一整天都在留意整个苏格兰场的动静。

“会这么想也是情理之中。”

路易斯虽然没有说什么,但明显也是心不在焉。

威廉对这人选择暂时观望,因为他有自己的顾虑。

他说道:“既然那个人似乎也在推动揭露救济站的真相调查,我们可以就此顺势利用他,继续推动案件下去。”

路易斯开口说道:“这人实在太过神秘莫测了。从苏格兰场出发之后,他立刻就搬进了咨询侦探的公寓里面,还和警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如果说是巧合的话,我真的很难相信。能一次性巧合那么多次吗?”

威廉从莫兰和路易斯的话里面,感受到了两个人深藏在内心的恐惧。

对方隔街与他们对视的一眼,居然能让他们如此烦躁不安?

威廉怕他们按捺不住,反而做一些容易暴露自己的事情,于是嘱咐佛瑞德·波洛克负责跟踪监督留学生兰尼。

波洛克擅长侦查和变装。

这件事情交给他来处理要远比莫兰或者路易斯亲自去做要合适得多。

而威廉并不愿意在他们面前表现出对这个留学生的关注,只会增加他们无谓的精神压力。

然而私底下,威廉反复在研究从苏格兰场盗印出来的资料。

这个青年背景很简单,中产阶级出身的孩子,没有复杂的人脉,从小到大循规蹈矩,从未行差走错过,是个标准的乖孩子。一定要说对方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那便是他少年时期开始就以职业围棋棋手活跃在国家舞台上。

威廉从来没有接触过这种棋类游戏,但从游戏规则来看,围棋是典型的零和博弈,这就意味着它是一种战略性极强的游戏,需要考虑对手的每一步棋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制定长远的策略来获取最后的胜利。

而年纪轻轻的兰尼从出道开始,就以攻击性强,策略老道,棋风凌厉而出名。就算面对老将,他也从来没有露怯过。然而,在十六岁的时候,正在职业上升期的兰尼毅然从棋院退出。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只知道他就这么消失了。

这样的人跟英国犯罪完全扯不上关系。

威廉更偏向于这一切只是一场纯粹的偶然,充斥着不可预测性和随机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存在感就是如空气般稀薄。混沌

理论,布朗运动,黑天鹅事件,甚至是天气的变化,放射性衰变都充满着未知。

救济站事件结束后,波洛克连续跟踪了兰尼一个星期,并且报告了他整个星期跟着侦探夏洛克活动的事情。

威廉说道:“他似乎已经把救济站的事情完全能放下了,进入了新的生活轨迹。”

波洛克眼里浮起一丝困惑,继续说道:“但他有一天晚上说了一句奇怪的话。”

威廉用眼神示意他说下去。

波洛克道:“乔森警探那起案子结束的晚上,那人盯着手机看了很久,突然说了一句话——「他们会来找我的」。”

“他们是谁?”

这个问题更像是威廉自己问自己。

那个留学生在英国举目无亲,有谁会来找他?

波洛克回应道:“不知道,我趁他不注意的时候,检查过那部手机,除了相册有家人的照片之外,里面什么也没有。”

说到这里,他犹豫了一下,说道,“事实上,那天晚上我曾一度怀疑过他发现我了。我正贴着窗口看他的手机内容时,他突然转过头看向窗,我希望我躲得很及时了。因为屋内没有出现其他东动静,那人没有起身拉窗帘,或者探头出来查看。”

兰尼居然会察觉到波洛克的监视。

这种细微的反应让威廉觉得事情可能并不简单。

他越来越觉得兰尼并不是普通的留学生。他的言行中透露出的违和与谜团都让威廉无法完全放下警惕。

“其实我能理解莫兰他们为什么觉得他挺可怕的。”

威廉的手指随着思考动了动,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说道:“我来接手这件事,你们不用继续处理了。”

毕竟迎新日就来了。

当天晚上,他就可以和那个留学生见面。

在数学沙龙上,威廉注意到对方抽到的数字,跟其他人换了他的镜像数字。青年跟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从路易斯他们的说法来看,这人其实相当神秘又危险,但威廉和他相处下来,更觉得对方带给人很强的学生气息,单纯,好学,并且没有虚伪的成分。

于是威廉继续利用了数学沙龙。

坦白讲,数学沙龙明显是一场社交游戏,也可以说是一种某种数据采集的实验。

提出的数学活动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要说是个小游戏也不为过。只是策划这个数学游戏的人更看学生们在选择数字,即做出决策过程中的偏好性,学生性格,数学才能,社交能力,从而选出教授们未来优秀的助手或学生,建立未来的利益关系网。

数学原本就是同行评议,竞争强,人为造势很强的领域之一。

他们会做出这种事情并不奇怪。

然而,兰尼很快就从这个社交游戏里面被剔除了。

主办方观察过他的表现,得出的的评价是「他不会听话」。或者可以说,他表现得过于高冷又随性,并不会适应他们的利益圈。

然而,威廉在与他相处

下来时,却觉得这人很有意思。

因为他真的把数学当做喜欢的游戏。

威廉自己作为教授而言,并不会反感这样的学生,甚至想要好好培养这样的学生。前提是他只是个普通的教授,而兰尼确实是一名普通的学生。

结果,第二周上课之后,兰尼就没有再来上过他的课了。

威廉并不知道这其中出现什么问题,尽管十分在意这一点,可他在开学之后也没有时间管这件事。

因为他现在正专注于学院内部的学术腐败的问题。

再次听到兰尼的时候,听说他考了学科年级第一。

这是威廉意想不到的。

这个成绩重新把他带回到威廉视野里面。为此,威廉主动去找兰尼。

这个过程不必细说,威廉在最后明白为什么路易斯他们会觉得兰尼危险。

在买咖啡的时候,伪装成学生的波洛克来找威廉。因为他们原本计划好要见面商量开学前就已经定下的「揭露院长腐败的丑行」计划,结果威廉没有按时出现。波洛克便过来找,在路上见到彼此之后,两人都有注意回避多余的视线。

在波洛克走后不久,兰尼突然说,那个学生喜欢你吧?

威廉不确定兰尼为什么要这么发问,心下警惕起来。

兰尼顿了顿,如果不是喜欢的话,那应该就是认识。

威廉直觉,兰尼其实更偏向于后者。

可是如果两人认识的话,为什么故意避险不见面打招呼呢?

正因为兰尼一直给他一种单纯学生的印象,威廉认为兰尼可能只是闲聊,并没有实质性的意思。于是威廉随意说这是直觉吗?

兰尼听后一顿,却是这么说,“莫里亚蒂教授,数学逻辑已经证明了人类的直觉有多不可信,不是吗?”

威廉想起自己观看过他的一场围棋比赛,最后在少年国际围棋锦标赛获胜后,兰尼是这么回复记者如何获胜的。

「真正的猎人往往以猎物的姿态出现」。

他似乎在过去就应该很擅长伪装的策略,这或许是为了保护自己,也可能是为了取得优势。他过往的弈棋经历和表现也足够显示出,他对深思熟虑的追求。

尽管兰尼不一定认得出刚才走过的波洛克的真实身份,但威廉从这兰尼这句话的细节里面已经窥见了他的真实面目。

看来,兰尼藏得比想象中更深。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威廉眼瞳跟着闪过一丝冷酷的光芒。再次扬起微笑时,他已经调整好状态,道:“确实如此。”

谁是猎人,谁是猎物,这尚未可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