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8节(1 / 2)

加入书签

王凤珠嘟囔着,“这样一边喝酒,一边饮药,病何时才能好?”

看南欢酗酒酗的那样凶,王凤珠心头都害怕。

曾经南欢的二叔,便是因酗酒而不到三十岁就早早亡故。

她想抽时间再回南家一趟,说什么也得见一面柳夫人。

南家子嗣不丰,南袤与柳夫人只这么一个嫡亲的女儿,现在南欢这种样子,恐怕也只有柳夫人才能劝住了。

倘若南欢万一养不住了,有什么三长两短,他们总也得见最后一面吧。

·

宋暮站在床边瞧着床榻上睡得昏沉的人,短短几日的功夫,她竟又瘦了些。

若是从前只是看着纤弱了些,此时却也就只剩一层皮包着骨头,消瘦到让人侧目的程度了。

男人面色平静,浓紫大袖下的手却已用力到指尖泛白,“胡先生,你医术高超,一定能保她无事对不对?”

胡之行收回搭在南欢腕上的手,面色凝重,“酒乃辛散走窜之物,夫人素体虚弱,脾胃不足,烈酒不能克化,反伤脾胃,水湿不化,酿生痰热。脾为后天之本,夫人先天已有不足,风寒未愈,如今后天又伤,虚实夹杂,要调治实非一时之事。”

宋暮低眸望着床上的人,不自觉放低了声音,“是病,便总有医治之法。”

他摇着头,长叹了一口气,“治倒不难治,我重新开一张药方,再开几张补药的方子。近期仔细保暖,不可见风。每日服药,不可再沾酒饮,更不可再心怀忧思。只要好好养上几月,慢慢调理总能补回来。但若继续这般损毁身体,即便神仙来了也是难救。”

他抬头看向宋暮,“殿下,我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宋暮,“说。”

胡之行,“殿下膝下无子,后院无妻,又临近而立之年。既这般爱重这位夫人何不将她接入王府,好生调养,以期早日诞下后嗣。这般才算是长远之策。”

他本是北州左卫的一个小小的军医,平日里随军医治伤兵。

那年不知道走了什么好运,圣人最疼爱的幼子放着好好的京城不待,一纸调令空降北州大都督。

北蛮本就对北州虎视眈眈,闻讯大喜,纠集十部精兵率军突袭北州。

宋暮率军几次打退北蛮的精兵,半年里多次受伤,一次伤的比较重,军医们束手无策,胡之行大胆一试,用了一味猛药。

就这么一试,宋暮竟起死回生。

宋暮伤好之后就对他多有礼遇,甚至回京也没忘了他。

直接将他从北州调回了京城,升任禁军府医校尉,同时王府中的贵人有什么头疼脑热也常常会召他前去。

这样的日子不是不好,只是京中禁军一年也难遇到一个重伤需要医治的士卒。这份工作清闲得让胡之行很郁闷,总觉得手里的月银烫手。

这两年边境多有动荡,他总想着宋暮什么时候亲征,他能够跟着一起再回北州。

可惜,宋暮自五年前擒获东藩纳奇部,将纳奇押送回京之后,就几乎再未踏出过京城。

其中缘由,圣人亲口所言,‘白麟无后,朕怎能放心他前线拼杀?”

如今总算见宋暮身边有个正值妙龄的美貌娘子,几番让他前来诊治,胡之行不懂为什么宋暮还不将人接进王府中去。

只要她进了王府,他一定尽心为这位夫人调养,保准她能平平安安的诞下子嗣。

“下官再多嘴一句,置办外室不是什么大事,郎君风流本是常事,可传出去到底不体面。外室子也难上宗室玉牒。”

此话一出,房内众人都变了脸色,暗暗去瞧宋暮的面色。

宋暮面沉如水,“沉月,送胡大夫回去。”

沉月颇有眼色,将胡之行送走的同时,还将其他人都一同带了出去。

直至带着胡之行走出院子,沉月方才正色对胡之行警告道:“方才那些话,先生可切莫再说了。那位姑娘并非王爷的外室。”

胡之行摸不着头脑,“并非外室?那是何人?”

沉月一脸神秘的摇了摇头,“说不得,不好说。”

宋暮在床边坐下。

南欢唇角微勾,似乎做了一个极好的美梦。

她梦见了很久很久以前,尚在家中的时日。

日光正好,父亲将她放在膝上,握着她的手教她一笔一划的写字,一旁是端端正正坐着的两位兄长。

“小囡囡,来,你看着,这个字便是囡了。”

小姑娘奶声奶气的问道:“阿父,囡字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只有我是囡囡,哥哥们不是囡囡呢?”

“我的乖囡囡,你瞧,这框中有一个女字,没有第二个女字。爹爹也一样这辈子就你一个宝贝女儿,自然只有你是咱们南家的囡囡。”

“我是囡囡。爹爹,我是乖囡囡。”

梦里梦外,南欢眉心舒展,唇角微扬,笑得一如孩童般快乐,口中的声音几不可闻。

宋暮俯身听清她口中的话语,心口似被火焰微灼,说不出的疼痛。

隐隐的,南欢似乎听见一道声音在她耳边说道:“南欢,你就那般想回家吗?起来,告诉我。”

梦中,父亲用一只手轻轻抚摸着她的面颊,掌心温暖干燥,让她凭空生出一股几乎虚幻的幸福与安全感。

她歪过头,将高热的面颊依偎进宽厚的手掌,贴着粗糙的掌心,亲昵地蹭了蹭。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