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0节(1 / 2)

加入书签

南严平日里愿意与越恒虚与委蛇,临到这无赖上门求娶,却是说什么都不愿意。

越恒这么一番不过是为了逼娶南氏女,南袤这时却将烫手山芋送来了他这里。

宋暮冷笑一声,“他倒是挺会送。”

全安等了半响,不见宋暮下一句,只得揣度着问道:“要不我将人给南府送回去?”

宋暮推开书房的门,“留下来,暂且安置在见星楼。”

全安松了口气,收了伞,又想起另一件事,“殿下,沉月回来了。”

宋暮,“带他来书房。”

全安一扇一扇的关了窗户,躬身又退了出去。

沉月步入书房,门外守着的小太监立刻将门合上。

他走到桌前,一撩衣摆,直挺挺的跪了下来,“殿下,南小姐已经回南家了。我还要跟吗?”

宋暮把玩着白玉的镇纸,垂眸看着他,“我有说过不用再跟吗?”

沉月,“卑职知道了。”

宋暮的手指轻叩桌面,“这两日将胡之行送去南府,话要怎么说,你自己掂量。下去吧。”

沉月起身对他鞠了一躬,悄无声息的退了出去。

一日又一日,馨园的上空始终飘散着淡淡的药香味,一碗又一碗的苦药流水般送进南欢口中。

柳夫人三两日便总要来探望一番,同时送来各色各样的钗裙,零食,对她好生关切一番。

因着柳夫人的关照,每日妙乐提来的膳食都十分用心,全是她旧日爱吃的菜式。

南筱自她回来,只来见过她一次,南辞来得多,几乎日日都要来,送点东西,或者说上几句笑话与见闻的趣事逗她开心。

只有父亲一直没来见她。

南欢宽慰自己,父亲许是太过于忙碌了。

再者说,只有晚辈去拜见长辈的道理,没有让长辈来见晚辈的道理。

父亲既然肯松口接她回家,已经是对她格外宽宥了。

她现在就在府中,以后多得是时间去见父亲。

许是药汤中加了安神之物的缘故,也有可能是那一碗一碗的补汤起了效果。

南欢从回到南家起,再未做过噩梦,睡得十分安稳,不会半夜惊悸而醒,也不会一闭眼就是满脑袋让人难过的回忆。

她很少会再想起不该想的人,却偶尔会看着窗外梨树枝上开谢的残花想起望月山行宫中那些开得正好的槐花。

送她下山时,她答应宋灵,若是公主得闲来酒舍找她,一定会拿出最好的酒招待。

也不知道宋灵最近有没有去酒舍,又是否知道她回了南家。

这一走太匆忙,店面的租期还未到,酒水还剩不少,林林总总的还有些用惯的旧物也未曾来得及带在身边。

就连奶娘也没见上一面。

想到那间经营了一段时日,耗费她不少心血的酒舍,还有陪伴多年的奶娘,南欢心底涌出几分惆怅。

但她也明白父母就在身边,有人陪着她说话帮她解闷,有人日日关照着她的生活。

这样好的日子是该懂得知足,若再说有什么忧愁,未免太不知好歹。

大概是休息好了,不喝酒了,加上那一碗又一碗的苦药的功劳和柳夫人精心照料。

数日将养下来,南欢总算恢复了些精神,面上养出了些许血色,不再如同之前一般苍白的吓人,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长。

终于这一天,她手撑着床榻坐起来,让妙乐拿了鞋子,想要下地。

妙乐面上有几分担忧,“您现在的身体好全了吗?要不,咱们还是在屋里待着吧。”

南欢,“我病的没有那么严重。日日躺着骨头都要躺软了。妙乐,劳烦你帮我拿一双鞋来。”

妙乐犹豫道:“姑娘若是想要出去,还是先容我去知会一声夫人。”

南欢的嗓音温和,却很坚持,“我就在院子里走一走,不出门去,不用知会了。”

妙乐只得拿来一双绣鞋让南欢穿上,又帮着她换了衣物。

推开房门,满院的翠绿映入眼帘。

酷夏的日头正烈,照得她这个久不出屋见光的人忍不住眯了眯眼睛。

妙乐劝道:“小姐。我扶着您回去吧。这会儿太晒了。”

南欢却是笑道:“不碍事,晒晒太阳也好。”

她慢吞吞的沿着石子小径走着,眼含喜悦的欣赏着园中的景致。

绕过假山,树影幽幽。

两个婢女立在树下谈笑,“你们说,今个真是奇了。咱们府中是什么样的门第,老爷平时多看重清名竟偷偷用一顶小轿将那位又接回来了。你说老爷是怎么想的呢?”

“日日熬着药,也没见那位出来走动走动。我猜这位恐怕是活不了了,好歹是亲生的女儿,接回来也就是让她最后过上几天好日子罢了。一顶小轿连夜接回来,这意思不就是明面上咱们南府仍旧没这个人嘛。”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