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2节(1 / 2)

加入书签

太后面上的笑容更真切了几分, 她抬手对南欢招了招手, “来。小阿欢,来哀家这里。”

南欢依言起身走到太后面前。

太后褪下自己腕子上的一串佛珠。

承嘉在一旁看得眼皮一跳,太后贵为一国之母,当然不至于缺首饰。

只是这串佛珠大有来历, 据传是一位身具大功德的得道高僧的遗物, 经过不知道多少年的高僧加持。

珍珠翡翠易求, 这样一串手珠却天下难求。

宋暮的目光并非落在佛珠上,事实上他对于女性的首饰和佛教用品的价值根本一窍不通。

他不动声色的瞥了一眼承嘉,从这位女官的表情变化猜出了这佛珠的价值可能比他想象的要更珍贵一些。

太后伸手牵过她的手,抬眸看着她柔声道:“哀家知道你跟灵儿那孩子不同,从小就体弱。哀家看你从小贴身就带着长命缕,成婚那日腕子上没了长命缕,这人也去了半条命。

这佛珠乃是高僧所赠,护佑了哀家这十数年。今日哀家赏了你,你便贴身带着吧,希望它能代替长命缕护持你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为皇家早些开枝散叶。”

这种亲昵的姿态与口吻比从前都更深一步。

一番话既点明了太后以往对她的关注和恩宠,又暗暗表达了太后对她将来的期望。

宋暮若有所思的目光落在南欢的腕子上,他记忆中南欢的手腕上的确有一条长命缕。

那东西一般是父母给孩子编的,或者……夫婿给妻子编。

他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她腕子上不再有那条长命缕。

他开始仔细回忆了一番,最终确定,时间大概在魏玉回京之后。

曾经南欢腕子上束着的长命缕是魏玉亲手所编,从带上起便多年不曾离身,直到下定决心毁去那面镜子,撕毁那些画像,长命缕自是也剪断了。

看着那串佛珠,南欢的喉咙好像哽住了一口气。

她不希望自己的手腕上再多出任何东西,无论那玩意是长命缕还是别的什么。

她从太后的掌心中抽回自己的手,后退一步,跪在了太后的膝前,“此物我不能收。请您收回懿旨。”

太后蹙眉,有几分不悦,“为何?”

气氛陷入凝滞,周围的宫女齐齐垂下头去。

这样的赏赐代表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看重,以往南欢不是没有在太后眼前待过,但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样的厚赏。

或许宋灵真的将她看做姐妹,但南欢始终清楚无论太后表现的对她有多喜爱,她自己的位置都不会改变。

她并不是太后的孙辈,只是一个借住的外臣之女。

因此她平日对待太后的一言一行都十分小心,这种小心让她拿捏好了进退不至于失度。

太后此刻的示好,与其说是赏她,不如说是在赏宋暮。

太后的赏赐从来都可不是轻易能拒的,尽管她并不想接受。

那就得想点别的办法了。

宋暮思索着怎么开口打这个圆场,话还未出口。

南欢眼眶微红,她抬头看了一眼太后,泪光在眼中打转,哽咽道:“太后为重,妾为贱。岂能以妾身的贱体独占这宝物,令您蒙受危险?”

太后眉宇舒展,被南欢的情绪感染,也双眼微红。

她想起那几年南欢生活在宫中的日子,她弯下腰扶起南欢,“好孩子,起来吧。哀家知道你一向是个孝顺的。”

这件事就这么揭过,南欢又应付了几句,将太后哄得眉开眼笑。

宋暮的目光落在南欢身上,眼底漫开一线柔和的笑意。

气氛重新变得缓和而轻松。

“前两日安南的郡守柳宣送来一对祥瑞两只苍鸟。承嘉,领阿欢也去瞧瞧,沾一沾祥瑞的福气。”

南欢这便清楚太后是有话想跟宋暮单独说了,她起身向两个人行了一礼,跟着承嘉离开。

长廊里挂着几个材质不同的鸟笼,人一进来,笼中的鸟听到声响就振翅鸣叫起来。

鸟鸣声此起彼伏,啼声颇为美妙。

多年没有进宫,此时回到这熟悉的地方,景致与鸟啼声都没什么太大改变。

两只有半人大的苍鸟被养在假山上,它们像是鸡一样在山石上行走,亮丽的羽毛在阳光下流转着华彩。

南欢站在走廊里,瞧着不远处的两只鸟“这样放着鸟会不会飞走?”

承嘉笑道:“这对鸟送来的时候还能飞,后来剪了几根羽毛就老实多了。您别看它们漂亮,但平日是要食肉的,凶着呢。站在这里看一看,您可千万别往里走。”

南欢笑着称赞,“不愧是祥瑞,这吉鸟非常漂亮。”

两个人交谈了几句,有小宫女来找承嘉。

南欢柔声道:“姑姑回去吧。我想多沾一点祥瑞的福气。”

承嘉,“好。娘娘有什么需要的,吩咐她们就是。”

她弯腰向南欢行了一礼,带着两个小宫女离开了,更多的宫女仍被留下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