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9节(1 / 2)

加入书签

苏王妃,“这还等什么。他们夫妻是一条心的,我跟平北王说了也没用。现在只能靠御史台出面了。咱们姑爷好歹现在是御史不是吗?刑不上大夫,就算有罪,台官犯罪,也轮不到北衙来审,只要御史台出面能将人要出来便行。”

人从北衙提出来,要怎么审,由谁来审,审到什么程度,可就不是平北王能决定的了。

嬷嬷小心翼翼的问道:“可是老奴听说朝中三品以上的大员都跟着圣人离京了,御史台的几位大人应该也离京了吧?”

苏王妃说道:“你以为王爷传回来的只有家信吗?御史大夫魏大人昨日便回京了,今天想来已经在朝上提出来了。这事应该问题不大。”

这话她说的十拿九稳,但心里若真是觉得问题不大,也不会今天早上特意走这么一趟了。

眼下不管行不行,她只能回王府等下朝传回来好消息,期望那位魏大人能行。

马车突然停了下来,苏王妃坐在马车里等了一会儿,等着仆人过来掀帘子,迎接她进王府。

可外面静悄悄的,没有声响。

她觉得有些奇怪,示意身边的嬷嬷出去看看。

嬷嬷刚一起身,帘子的右下角便刺进来一杆铁枪。

枪尖闪烁着一点寒光,那点寒光落进苏王妃眼里,震得她面色惨白,倒吸一口冷气。

嬷嬷吓得直接坐回了原位,浑身发抖。

枪尖挑着软布而起,苏王妃瞧见车驾下站着的并非家奴,而是一位身形高大,面有疤痕的老人。

苏王妃一眼认出此人,失声道:“许将军?你这是做什么?”

这位许将军祖上乃是圣人母族许氏的家仆,因而先祖伶俐聪明得以赐主姓,后来年少时得幸入高第,成为圣人的玩伴,因有勇武而被任用。

但真正让他扬名于世,为人所知的是他三次平叛,这三次叛乱分别使圣人的四位兄弟,两位叔父死于刀下。

十五年前他得封左金吾大将军,其后上书年事已高,得了圣人的恩典,从此深居简出,近些年来寻常都不怎么露面。

她一共也没有见过这位老人几面,但这位老者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毕竟圣人寡恩,这些年来的宠臣不少,但纵观下来能够伴君数十年却安享高位的也只有这么一位了。

见着这本该在深宅中荣养的老人突然披挂着银甲,提着□□出现,苏王妃面色诧异,隐隐有了一种不妙的预感。

许晖沉声道:“愣着干什么?懿旨在此,速速将这罪妇拿下!”

苏王妃闻声一怔,高声道:“我乃肃王元妃,有何罪?”

许晖怒斥道:“事到如今,你还想狡辩?肃王封东川,擅没民田,豪制乡曲,伙同州官敛财刍粟数十万,聚亡命之徒无赖少年上万人,厚金暗结朝中要员,宫中太监,刺取密旨,以伺谋变。桩桩件件,铁证如山,岂容你狡辩!”

许晖每说一条,苏王妃的面色就更白一分,最后已经是半分血色都没有了。

一想到这许晖的手上已经沾过不下六位亲王郡王的血,苏王妃双眼一翻,当场昏了过去。

一日之内,京城变了风云。

宋暮的车驾应时回府。

全安迎到门前,眼见着车马上走下的人一怔。

这走下来的并非宋暮,却是个双鬓斑白的妇人,她一身粗布旧衣,满脸的局促不安。

既非美人娇娥,又不是墨客文人。

是个怎么都不该出现在亲王车驾中的人物,亲眼见着对方从宋暮的车马上下来,倒让全安费解了。

一道低沉的声音从后传来,宋暮翻身下马,“这位便是王妃乳母王嬷嬷,你不得无礼。王妃现下在何处?”

全安缓过神来,忙向宋暮行了一礼,“王妃现下在自己的院子里等您一起吃饭呢。”

宋暮侧首对王凤珠说道:“嬷嬷跟我来吧。三姑娘见到你,一定十分开心。”

全安向宋暮行完礼,转头又对王凤珠笑道:“原是王嬷嬷,老奴是这府中的管事。您以后有什么用的缺的,只管找老奴便是。”

王凤珠强作镇定的点了点头,她张口想说些什么,但又紧张的说不出话来。

她抬步跟上宋暮走进王府,亲眼见着一路行来的雕梁画栋,她仍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一切。

第六十五章

南欢坐在窗棂下, 正在跟几个侍女交谈。

这院中的侍女都是全安或者说宋暮特意挑的人,她身体不太好, 这些天总是在休息, 自己院中的人都没有仔细认过。

现在也是时候把院中,府中的人也都认一认了。

她想要做点事,无论做什么都需要人手, 需要了解并熟悉自己所能接触到的一切助力。

别的不说,苏王妃上门送礼对她的饮食偏好都一清二楚。

以前就算了,以后她至少得确保有关于自身的消息不会被随便泄露出去,不会一点小动作就暴露的人尽皆知。

正聊着, 院子里传来动静。

南欢听到脚步声起身,“静秋, 快去把门打开, 瞧瞧是不是王爷回来了。”

半阖的木门被从外推开,阳光洒落在桌台上。

金灿灿的阳光下,南欢望着来人的面目一怔, 表情全都僵在脸上, 眼睛却立时红了。

王凤珠的目光上下将南欢打量了一遍, 瞧着她面上有血色, 身量不似从前那般枯瘦, 这才松了口气, 面上绽开一个笑容,“小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