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0节(1 / 2)

加入书签

她又看向一旁的沐青莲,只见他亦是两颊汗下,身上白气蒸腾,显然内功已是运行到了极致,便道:“沐公子若是身体不适,亦可以随秋枫、梦白他们先上去……”

沐青莲脸色在高温下烤得通红,他看了卓小星一眼,道:“我没事,而且我也想见识一下司前辈铸剑的手艺呢,哈,只要司前辈不怕我偷师就行……”

司心烛爽朗一笑:“你这个孩子倒是挺爽快,很称我的心意。说起来,我们南北剑宗也是颇有渊源,铸剑之术我虽不能违例传授于你,但是你可以自己在一旁观摩学习,能学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沐青莲大喜:“多谢司前辈。”

再行数十步,空间豁然开朗,卓小星发现这个地底的山洞十分之大,在山洞中间乃是一个方圆大约十多丈的大坑,岩浆翻涌,火舌腾窜。在熔浆上面悬挂着十来柄尚未完成的宝剑,洞壁也被熔浆照得通红。

司心烛笑道:“这里是一处地下火山,也是一座活火山,我们站在这里也是非常危险呢。所以我也并不常到这里来。岩浆淬炼之后的宝剑更加坚韧,不过也只有极少数的兵器才需要在这里锻造。”

再往前行数百步,则有一处深潭,深潭口径与岩坑差不多大小,二者遥遥相对,一者深红,一者清蓝,仿若太极图的双眼镌刻在山洞中间。走进潭边,卓小星只觉得一股清凉之气袭来,岩浆所带来的暑气为之一消。

沐青莲啧啧叹道:“没想到在离火山口如此近的地方竟然会出现这样的冷潭,真是造化神秀,巧夺天工。”

司心烛微笑道:“这处深潭可并非天然形成,而是为了给刀剑淬火而凿引外面高山上的雪水到此。为了让此潭水与岩坑并容而不致蒸发可是费了好大的功夫,即便如此,潭中之水在盛夏仍然有时会干涸。好在现下正是春夏之交,是铸剑的好时机。”

她轻轻转动地底机关,地面轰隆作响,等响声停止之后,却见山洞顶部出现无数的微小缝隙,阳光从缝隙中漏了下来,将周围照得一清二楚。

只见深潭与岩坑的中间,有一个巨大的铸剑炉,显然这里才是司心烛用来铸剑的剑庐。

卓小星从未见过如此奇景,赞叹道:“这就是前辈用来铸剑的地方吗?真是神奇。”

“铸剑之道,地水风火缺一不可。岩壁之上是我为铸剑所凿的风洞,平日以机关隐藏,等到需要铸剑之时方才打开。如今一切就绪,你们稍稍休息,一会便开始铸剑的工作。”

说完,她便将龙渊剑从剑匣中间取出。

“以前我都是独自一人在此工作,今次有你们两个小朋友作陪,倒是不寂寞。”

沐青莲与卓小星对视一笑,按照司心烛的吩咐,做些准备的工作。

司心烛将龙渊剑悬挂在熔浆之上,又从袖中掏出一块陨铁,将陨铁放入铸剑炉中,再用特制的铲勺将熔浆从火山口铲出,放入铸剑炉底部,这些天然的岩浆是极佳的燃料,然而等待陨铁熔融仍然需漫长的时间。

沐青莲跟着司心烛忙前忙后,卓小星对铸剑之事毫无兴趣,左右无事,便旁若无人又开始打坐练功。此处天然岩浆本来有助于她自身极阳真气的淬炼,但是在练了偌久之后,卓小星非但没有感觉到进益,反而发觉真气愈是强大,运行便越是停滞,竟是事倍功半。自从那日坠崖掉入寒潭引发她昙花一现的顿悟之后,她就再也没有进入到心法中所说的“身如朽木,气若流泉。物我俱忘,方见天地”的境界,武功自然是停滞不前。

她摇了摇头,抽出折月刀,开始练刀了。

杨桀在授徒方面绝算不上名师,教给她的刀法别无窍门,无外乎“苦练”二字。即使她练功出现阻碍,也并不会明着告诉她哪里练错,只等她自己练多了发现问题,明白过来再自行修正,因此卓小星在练刀方面没少走弯路。这也造成了卓小星练武方面别无蹊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比如现在卓小星虽然知道自己似乎是在心法上遇到了问题,她也不明白问题何来,只是按照刀诀开始苦练。只是心诀不成,刀招也似乎仅有其形,而缺其神。她也毫无气馁之色,刀风阵阵,赫赫生威。

沐青莲一直瞧着岩壁之上的刀剑出神。

司心烛见了,微笑道:“沐少侠莫非是对壁上的刀剑有兴趣,并非我蜀山剑阁吝啬,这里的刀剑都是有主的,沐少侠若是想换一柄剑,可以等日后我得空之时,为你专门量身定做一把。”

沐青莲摇摇头道:“我只是觉得那一把剑似乎有点奇怪……”

司心烛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岩壁之上悬挂着一柄制式奇特的“剑”,虽然细直形似宝剑,但比一般的宝剑更为修长,却像刀一样单面开刃,非刀又非剑。

她笑答道:“这并非剑,而是一种新制的刀式,乃是一位顾客的委托,我亦是根据他所送来的图样完成。因为觉得这刀有些奇特,所以留下一把样品,这刀有什么问题吗?”

沐青莲道:“这刀有点奇怪,刀柄如此之长,并不利于挥刺,非刀非剑,无论是刀法亦或是剑法,用这种奇怪的刀剑似乎无法发挥全部的威力……真是奇怪,怎么会有人铸造这么奇怪的兵器……”

他皱眉思索片刻,站起身来,走来走去,一边空手挥刺劈砍着,好像自己手中拿着那形制古怪的兵器一般。司心烛看着他的样子滑稽又可笑,却是异常认真。不一会,他跳了起来:“是了,假如持这种长刀的人不是一个人,而是十个或者更多,同时劈斩开来,定然威力无穷。刀柄如此之长,若是面对的是敌方的战马,则可轻易地斩断马腿。”他喃喃道:“我明白了,这刀并非是给习武之人用的,而是军中制式之用……请问前辈,这长刀是受何人的委托?”

司心烛没想到他仅凭刀的样式便能推测出如此之多,道:“我并未见过委托之人,而是通过他人代为交易。所以我亦不知委托者乃是何人,只知大概是从荆襄之地而来。”

沐青莲一惊:“难道是他?”

司心烛疑惑道:“谁?”

沐青莲苦笑道:“这人司前辈也已经见过,便是镇守荆襄的南周竟陵王李放,这一路上我们已经同他打过不少交道。”

“如果是他,确实很有可能。”她回想起那日与李放相处半日,只觉此人奇思妙想,层出不穷,极是聪明——当然眼前的这位沐青莲,在这方面亦是不遑多让。那日李放虽未曾提及如此异刀,但是却与自己讨论各种刀剑的优劣,与不同的铸造之法的差别。虽然对方年龄阅历皆不及自己,可是与他交谈,亦常有茅塞顿开之感。若是此剑是由他所设计,也就毫不稀奇。

沐青莲定定看着悬挂在壁上的长刀,眼中露出晦暗不明的神色:“此刀的锻造方法似乎有别于一般的刀剑?不知是怎么制成?”

司心烛思绪被打断,漫不经心地问道:“哦,无方剑楼应该与我蜀中剑阁一向只理江湖之事,不涉朝堂军事,又怎么会对这种军中制刀感兴趣?”

沐青莲道:“若是太平之世,我辈学武之人只能在江湖上斗狠称雄,但如今乱世之中,真正决定天下走势的,却是军阵之中的厮杀。说来不怕前辈见笑,我已经暗下决心,等回到无方剑楼确认师尊安然无事,便打算前往南方,投身行伍之中,为早日结束乱世尽自己应有之义。”

司心烛看向他的目光之主再添数分欣赏:“没想到你竟然有如此志向。既是如此,我便不再藏私。刀剑之器,坚则易钝,刚则易折,而这种直刀采用的夹钢之法,两侧的钢材较韧,中间的锋刃则才用硬钢,反复锤炼之后,极为锋利。”她从怀中取出一册书卷,道:“这铸剑之法乃是我多年潜心研究而成,沐公子若有兴趣,可以参详一番。”

沐青莲大喜接过:“原来如此,多谢司前辈。”

第49章 琅嬛传人

时间一日一日过去, 到第六日的时候,龙渊剑的修复终于完成了最艰难的一步。

司心烛不愧是蜀中剑阁最出色的铸剑师,她将与龙渊剑同质的陨铁熔融, 将断处接起。再将结合的龙渊剑放入熔浆之中,反复淬炼,直到剑身断痕彻底消失不见。

司心烛长舒了一口气。

此时的龙渊剑寒光凛凛,丝毫看不出是一把曾经损毁的宝剑。可是落在卓小星眼中, 却感觉与记忆中父亲日夜摩挲的那把剑差了许多。分明还是同一把剑, 剑光似乎黯淡了许多,不似之前湛如秋月, 锋寒刃亮。

她正在沉思,忽然听到司心烛对沐青莲道:“沐少侠,你去看看外面的情况是否怎么样?顺便看看梦白今天早上做了什么好吃的?一并拿下来。”

沐青莲点头去了。

这些天三人都一直位于地底剑庐之内,未曾离开。一日三顿都由李梦白负责,再由沐青莲穿越狭长的地道取来。好在这里本来就是司心烛经营的据点,储有部分粮食, 让众人不至于外出觅食。

等沐青莲离开之后, 司心烛这才看向卓小星:“只差最后一步了, 卓姑娘准备好了吗?”

卓小星点了点头,眼前的龙渊剑虽然看起来已经修好,但只不过是一把坚韧点的兵器而已, 远远谈不上神剑。如同司心烛所说, 陨铁能补的只不过是剑躯, 这把兵器真正的精魂仍在沉睡之中, 唯有自己身上可以与龙渊剑相呼应的卓氏之血, 才能唤醒龙渊剑魂。这也是司心烛特意支开沐青莲的原因——龙渊剑与卓家的隐秘, 越少的人知道越好。

“请前辈动手——”卓小星伸出手臂, 微微闭上了眼睛——她并非害怕流血,但想着自己的血液会被龙渊剑吸食还是觉得莫名诡异。

“你要小心,绝对不要让自己的身体碰到龙渊剑。”司心烛凝重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