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节(1 / 2)

加入书签

关河白道指着废园道:“寨主,那边便是以前的镇国侯府。”

当年的镇国侯府果然是极受恩宠,这座废府占地面积足足是寻常府第的三倍之广,如今却只剩断壁残垣,荒草丛生,即使是大白天路过,也感觉阴森森的有些瘆人。

卓小星看了一眼便不想再看,比起这片荒凉的废宅,在偏远的凉州,那座有着秋千的计宅或许更像是她的家。不过,她本来也没有抱什么期待,来看一眼不过是好奇罢了。

既已看过,她便示意关河白驾车回去。

恰在这时,她听到不远之处传来一阵吆喝之声:“抽签算卦,知天下祸福,指穷途迷津,算命嘞——算命嘞——”

卓小星掀开车帘,循着声音看去,只见距离镇国侯府废宅不远处的树荫之下,支着一个测字算命的摊位。那算命先生看着年约四十左右,文士装扮,头戴儒巾,小摊旁支着一张幡,上面写着一副对联:“断人间吉凶,有心堪宿命;知天下福祸,无计济苍生。”

那字迹挥斥方遒,尤其那下半句“无计济苍生”颇有对时局不满、抑郁不得志之意,或许是个落第秀才,以此为生计。

卓小星心血来潮,想着反正四叔的事情眼下并没有着落,不如去卜算一番,看看能否有所收获。

她命关河白在原地等候,下了马车,向那算命的小摊走去。

那算命先生枯坐半日,见有人过来,忙不迭招呼道:“这位姑娘,抽签还是测字?”

卓小星见桌上早已备好笔墨,铺着一张白纸,便提起笔道:“我测字吧。”她想了想,在纸上写了一个“人”字。

那先生道:“姑娘书了一个人字,可是寻人?”

卓小星点点头。

那先生皱皱眉:“姑娘寻的这个人境况可不太好。这白纸形似一个‘口’字,口中有人,便是‘囚’字,姑娘所寻之人恐怕有牢狱之灾啊。”

卓小星心中暗暗一惊,根据他们现在所知的情报,唐四叔确实已经被捕入狱。

她又问道:“不知此人是否会有危险?”谁知此时忽然飘过一阵清风,那写了字的白纸经风一吹,便落在一旁的地上。

那先生叹道:“不妙,人若是入了土,便是死亡之意,姑娘所寻之人恐怕会有生命危险。不过……”

“不过什么?”

“人字若是左右拆开,便是个‘八’字,所以此人暂时平安无事,但是八月将面临生死大劫。如果此人困于牢狱之中,刑期或在八月。如果在八月之前若能遇到贵人,或许能幸免于难也说不定。”

卓小星原本不过是碰碰运气,听那算命先生说的头头是道,心中不免有几分相信。又听闻先生说或许还能救,便接着问道:“如果想要救人,又该如何做?”

那算命先生说:“人字若要出头,便是‘入’字。古语有言‘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该如何做,相信姑娘必有决断,何必小人多言呢?”

卓小星闻言心中一震,“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那算命先生的意思分明是让她劫狱。这倒是与他们目前所图不谋而合,是这个算命先生确有真才实学,能断吉凶祸福,还是此人已猜透他们的想法?

她心生警觉,再仔细向那算命先生看去。自从臻于九品之境以来,她已经能够较为准确地感应周围人的气机。只要是习武之人,在她面前都无所遁形。可是眼前之人,分明只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通人。

那算命先生却似是丝毫没注意到她的打量,还在仔细端详那个“人”字,一边喃喃道:“‘人’字加上‘十’字便为‘木’字,木在五方之中属东。姑娘若是遇到危险,或遇事不能决,可以向东方而行,或许事情会有转机。”

卓小星拿出一小块碎银递给算命先生,又回到马车之上。

不一会,马车就回到了那座掩映在绿篁修竹之间的小院。

作者有话说:

这一章看起来有点封建迷信,不过这个算命的也算一个比较重要的人物,稷都城各方的布局也会逐渐展开,这也是改变命运的一次算命,笑。

第82章 时机已至

天交戌时。

此时的稷都城已经宵禁, 城中一片黑暗。

皇城东南一隅的太庙中却是灯火通明。自从生死楼的悬赏令发出之后,这里俨然已经成为稷都城最引人注目的地方。

无数江湖人士为名利驱使,蜂拥而至, 其中不乏赫赫有名的巨匪大盗。刚开始,还真有人差点摸到这柄龙渊剑。

随着这几天太庙防卫人手增加,再加上皇城戒严,那些江湖人眼见没有机会, 已经逐渐散去了。

可是陆瑶姬与辛可两人并不敢掉以轻心。为了这柄王权之剑, 淮北王慕容青莲与南周李放、谢王臣在巴蜀好一番斗智斗力,才终于携剑回稷都。淮北王如今在北梁朝中声望日盛, 也多是因为此剑。与龙渊剑的得失相比,其他的一切都可说是微不足道。

子时,乌云掩月,一阵夜风倏地卷入,正殿上供奉的慕容氏祖宗牌位登时左摇右晃,哗啦啦倒了一片, 灯座上终年不熄的长明灯也被风吹灭。就在那一瞬间, 一道黑衣蒙面的影子闪入殿中, 探向那置于神案之上的龙渊剑。

陆瑶姬素手拨弦,琵琶声起,发出如玉鸣响。辛可厉掌携风, 向那黑衣人袭去。。

来人却是毫不在意, 身形飘忽, 只一柄如雪长剑游走在陆瑶姬与辛可两人之间, 游刃有余。

这时, 守在外面的守卫们才终于反应了过来, 冲了进来。

那黑衣人依旧不慌不忙, 手起剑落,寒霜刃血,瞬息之间,已有数人倒落在地,没了气息。

“有人来盗龙渊剑啦——不要让他跑了——”暗夜里,不知是谁叫了一声。

不一会,大殿之外,脚步声如雷动,无数披甲执锐的士兵冲了进来,将那黑衣人团团围住。登时刀枪剑戟,齐攻而上。那黑衣人虽然是勇武异常,可是北梁这边守卫众多,人人皆知若是龙渊剑一旦有失,陛下盛怒之下,无人能保全性命,还会累及家人,于是个个奋勇趋前,不敢退后。

地上堆积的尸体越来越多,大殿之内站着的人却不曾减少,反而更多了。黑衣人闪躲的空间越来越小,但众人的攻击竟全数落空,连此人的一片衣角都摸不到。

陆瑶姬与辛可心中俱是惊骇,此人处于众军包围之中,仍毫无惊惧之意,而且武功极高,远胜两人,今日只怕一个不好,龙渊剑真的要被此人带走。

陆瑶姬大喝一声:“来人,去请淮北王与闾丘先生,有高手潜入稷都盗剑——”

黑衣人听了此言,这才恋恋不舍地看了龙渊剑一眼,猛提了一口气,对着人群一剑斩出,冷冽的剑势倾泻而出,众守卫身体站立不住,让出中间一条路来。那黑衣人已趁机冲出重围,来到殿外。

就在此时,他忽而闻到一股扑鼻异香,心知不妙,连忙屏住鼻息。可是四肢一阵酥麻,动作稍稍迟滞,脚步已经慢了下来。

与此同时,一道鞭风向他袭来。他回剑不及,长鞭已扫到肩膀,割破衣裳,带出鲜血。这时他看到前方出现了一个冷艳倨傲的紫色身影,正是以毒术闻名江湖的琅嬛传人萼绿华。

“阁下何人,竟然来太庙盗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