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8节(1 / 2)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在场大部分人的脸都倏然变色,有的发白,有人则是满脸通红。东府对那些高门大族的子弟素来是来者不拒,这些他们自然知晓,只是自家门阀毕竟凑不上去。而这位竟陵王出身不显,在朝中并无势力,因此想着凭借自家这不大不小的爵位或者可以拉拢一把,没想到这么竟陵王竟是丝毫不留情面。

李放接着道:“当然,诸位青年俊彦若真有从戎之志,李放自然也不会拒绝。只是有三件事需要事先说明。”

众人一开始以为李放有心拒绝,本已气馁,此刻听他话意,似乎尚有机会,不禁纷纷道:“是何条件,请王爷明示——”

李放道:

“其一,生死自负。战场上刀剑无眼,本王不能承诺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安全回到金陵。”

“其二,诸位到了襄阳,我不会特意关照。不论谁到了行伍之中,都需从一名小卒做起。若想任职,需凭自己的军功与真才实学努力争取。”

“其三,令行禁止,有功则赏,有过则罚,是我竟陵军的军规。若有违背,李放定严惩不怠……诸位若是可以接受,自可留下,若是不愿,亦可自行离去……”

此言一出,人群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出半柱香的时间,厅中之人竟已走了个干干净净。

王府门口,一辆辆马车相继套上车辕。人们交头接耳,先前的谄媚奉承此刻已成了愤恨不平的尖刻话语。

“不过是一个不知来历的女子所生的私生子,他横什么横,人家广陵王可是正经嫡子,也没像他这样鼻孔长到天上去。”

“就是,难怪那些高门大族、朝中大臣都不喜欢这位竟陵王。初时我尚为他抱不平,今日一见,这位竟陵王,见面不如闻名。西北战功,未必全是他的功劳……”

“竟陵王如此霸道,我看他是在襄阳横行惯了,只怕早有不臣之心。他手握重兵,实在是我朝的隐患,改日我定要向陛下参上一本,奏他一个不敬之罪……”

这些人并未刻意降低音量,叫骂之声顺着夜风登堂入室,落入李放之耳,他脸色肃沉,透过层层的亭台楼阁,投向远方。

广陵王府。

谢之棠坐在李昶的书房之中,虽然李昶在昨日金殿廷议之后便已离开金陵前往广陵。但不知为何,这位素来被李昶视为左右手的谢之棠并未随之一同前往,而是留在金陵的王府之中。此时已是深夜,书房进出的人犹是不少。

忽然,有人报道:“公子,竟陵王府有情报传来。”

“说——”

来人是广陵王府的一名幕僚:“果然如小谢公子所料,李放拒绝了哪些登门求出路的官吏,他们中的不少人出来之后骂骂咧咧的,有的人还说要上本参奏竟陵王呢。”

谢之棠微笑道:“甚好。本来经过这次兰陵之围,虽然那些高阀士族仍然站在广陵王这边,但是朝中一些低等士族与寒门出身的官员渐渐倾向于李放,甚至有人暗中奏请陛下应夺嫡立贤。今日这一来,便是要让他们认识到竟陵王的大腿不是那么好抱的……这几日你便将今日前往竟陵王府的那些人安排到东府,不论他们有什么要求,一概满足……”

幕僚苦着脸道:“可是,小谢公子,我们东府也没有那么多的闲散职位,而且那些人根本就不堪大用,又怎么安排得了。此事还需禀报王爷知情……”

谢之棠道:“你只需将这些人带到广陵,放到一个院子里养起来。如果职位不够,再增加一些便是,至于一应的钱粮支出,自然有我谢家负担。若是殿下怪罪下来,有我担待。”

谢之棠既如此说了,那幕僚只好点头道:“是。”

***

李放目送那些人离开竟陵王府,不由生起消沉懈怠之感。

他方才固然是声色俱厉,可是平心而论,他所言并无过分之处。襄阳的二十万大军,又有何人不是如此呢?他心中却有那么一丝微弱的希望,会有一些人,哪怕是一个人会留下来。如此一来,能让他觉得金陵这座城或许还有救,大周朝还有救。

可是却一个也没有,繁华乡是英雄冢,短短的八年,金陵烟水便已磨去英雄志气,处处与自己格格不入。

在他身后传来一声叹息,卓小星道:“你又何必如此?这些人在金陵也算不大不小的官儿,王爷却一次性将所有人都得罪了个干净。如此一来,在朝堂上只怕更没有为你说话的人……”

李放回头看着她,道:“你是不是想说不过是十几个人而已。襄阳偌大所在,难道还安排不下十几个人吗?”

卓小星点点头。

李放叹息一声道:“广陵王背靠谢家这棵大树,莫说十几人,便是数百人也可以安排下。但在我襄阳,每一个士兵都是与我共历生死的兄弟,每一份钱粮都是襄阳百姓省吃俭用节省下来的,又怎么可以用来养一些不相干的闲人,只是为了让这些人在朝中替我说些好话。这样得来的声名,我李放宁愿不要……”

卓小星心中叹息,她总算明白了,她刚听说竟陵王此人之时的恶评如潮是怎么得来的,这人得罪人的功夫真是让人拍马也赶不上。

李放道:“天下毁誉,我又何必在乎。我只是叹息,在我说了那番话之后,满堂之人,竟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金陵虽有向战之心,却没有能死战之人。寒族尚且如此,遑论那些高高在上的士族。”

他并非今日才明白此理,否则一开始也不会力阻谢王臣带着龙渊剑回金陵。只是此时亲身所见,仍是不免唏嘘。

卓小星摇头道:“世间总是贪生之人更多,却并非没有不畏死之人。这些人既然找上竟陵王府,多半是想着让你帮他们周全,眼见达不到目地,自然便离开。而那些有血性之人,又何须他人周全,早已置身洪流,以自身为屏障,保家卫国,这样的人在襄阳有二十万人之众,正等着王爷回去,你又何必气馁呢?”

李放站起身,遥望西北:“谢谢你的宽慰。你说得不错,我有甲兵二十万,又何须寄望于他人。天下既因我之失而倾覆,李放便该一手将之扶起。明日一早,我便向父皇辞行,我们再一起回襄阳。”

卓小星点头道:“不论如何,我总是陪着你。”

第127章 再入襄阳

两人离开金陵, 一路舟车简行,七日之后终于到达了南周西北的边关重镇襄阳。仿佛是感受到了大战将至的气息,整个襄阳城厉兵秣马, 秩序肃然。

再次站在襄阳城门口,卓小星恍如梦寐。上次来时,此心惶惶,前路无定, 来到襄阳不过是无处可去罢了。可是此番前来, 她的心却是无比的坚定。无论如何,她此生的命运都与这座城的主人李放牵系在一起, 任谁也无法分开。

城门口依旧停着一辆朱漆青幔的马车,一道清丽如仙的素影从马车中走出,拜见卓小星与李放。美人一笑,已是荡人心魂:“红酥恭迎王爷与卓姑娘回府,妾身已备下晚宴,为王爷接风洗尘——”

见到红酥, 卓小星心下欢喜, 李放却是神色一僵。

糟糕, 他之前怎么给卓小星介绍红酥来的,竟陵王府的……如夫人……

他怎么忘了这一茬!

虽然已是冬日,他额头却不禁冒出了一大片的冷汗, 手足无措地看向站在一旁的卓小星, 道:“阿星, 我……与……红酥……酥…姑娘……”

他竟是吞吞吐吐, 连话也说不清楚了, 却见卓小星神色如常, 并无半点生气的样子。

红酥见状, 掩口而笑道:“王爷刚刚回来,想必事务繁杂,卓姑娘由我招待便是。”

说完,她便一把将卓小星拉进马车,李放还欲说些什么,却见卓小星掀开车帘,向他投来一个安心宽慰的眼神。李放目送马车向城内驶去,想起即将兴起的战事,终是调转马头,向城北的军营而去。

马车之内,红酥望着卓小星,笑道:“卓姑娘既与王爷一起返回襄阳,想必已经知晓了王爷心意。”

卓小星双颊染上一抹绯红,小声道:“不错,我与王爷已经有了婚姻之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