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我在八十年代投机倒把 第98节(2 / 2)

加入书签

分数还没有来,江小溪倒是等来了一通意想不到地电话。

尼捏尔带着卷舌的口音在电话那头响起:“嘿,江小姐,别来无恙啊。”

江小溪以为尼捏尔是要动用自己关系来华夏,就笑着说道:“尼捏尔,关系都办理好了,你直接来华夏就可以了。”

尼捏尔看她误会了,赶紧说道:“江小溪我找你不是这件事,是另外一件事,不知道你感不感兴趣。”

江小溪一听他这话就来了兴趣,问道:“尼捏尔,你知道的,我非常感兴趣。”

尼捏尔笑了起来说道:“是的,所以我打来电话了。”

之后尼捏尔道出了他打电话来的目的,他手里有八条皮鞋生产线,一条生产线包含完整的生产线设备,其中含有电解铸模机、带刀披皮机、龙门下料机、包头成型机、钳帮机、多功能缝纫机、聚氨酯发泡机等。

第190章 尼捏尔的电话

这里面有好几款机器都是s国独立研发的世界级机械。

而且,尼捏尔手里不仅有制鞋生产线,还有四条制革业的生产线,包含有宽幅削匀机、压花机、挤水伸展机、抛光机、去肉机、烫革机等。

最重要的是,他还有两条生产线里九款机械的设计图纸!

华夏作为世界轻工业大国,前世就靠着轻工业出口迅速占领世界市场为基石,一点点拼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只是在华夏发展的时候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我们的服装占领了全世界人民的市场,但是西方列国也一直对华夏进行高端机械的技术封锁。

九十年代,华夏的企业从国外进口的机械基本都是其他国家淘汰下来的,没有一台是当时的主流机械,但是价格却跟主流机械相同甚至更贵。

而且有一大批机械回国竟然都坏的无法使用。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西方,s国方面也是一样,重工发展的技术s国对于华夏也同样封锁。

这是华夏所有企业面临的困难,皮鞋行业尤为严重。

对于穿着西装的西方国家,欧美的皮鞋市场非常大,单价很高,利润优厚,但皮鞋对于皮革和制作版型以及工艺都非常讲究。

华夏作为轻工业大国的致命劣势便是华夏的皮鞋企业的生产机械对于皮革和皮鞋工艺完全不能达标,所以华夏廉价的皮鞋在西方市场的销售并不好,只有最穷困的人才会购买华夏的皮鞋。

关税、运输费用的高额成本,让华夏的皮鞋厂无力支撑,几乎退出了西方市场。

但是现在,尼捏尔带着s国世界顶尖的生产线和设计图纸来了,只要拿下这些,西方广阔的皮鞋市场就是对华夏完全敞开。

低廉地成本和高昂的利润,让江小溪仿佛看到了美元成千上万块地朝她扑来。

她也有顾虑,那就是自己手里没有人啊,同时她也担心,自己真的能管好这个要占领国外市场的皮鞋公司吗?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先把东西拿下再说!

江小溪不动声色地问道:“尼捏尔你打算卖多少钱?”

尼捏尔声音兴奋起来:“我就知道江小姐愿意要,您最懂行了,知道这些机械的价值。”

江小溪根本不在意他的马屁,她只要实惠:“你要多少卢布?”

尼捏尔一愣,随即摇了摇头说道:“江小溪,我不要卢布,我要美元,或者华夏币也可以,甚至物资都比卢布要好。”

前一段时间美元兑卢布从一兑一点二狂跌到一兑十八,虽然现在在上升已经恢复到一兑十了,但是这种大比例的浮动已经让人不能相信卢布了。

江小溪无奈地说道:“那好吧,那就只能是华夏币了,你知道的,华夏现在外汇储存太少了,我根本做不到用美元结算。”

尼捏尔想着江小溪都能玩转战斗机,兑换美元应该不成问题,不甘心地说道:“江小姐,你那么厉害,我相信美元也不会难到你的。”

江小溪笑着说道:“尼捏尔,美元肯定不行,就华夏币和物资,能行就行,不行就算了。你要知道现在s国的情况,可不止你一个人在做这件事。”

尼捏尔心里一惊,难道江小溪不止跟他一个人交易?难道是瓦西卡或者托洛茨基?不行,自己好不容易弄到的东西可不能砸在手里。

对于江小溪,尼捏尔还是很信任的,谈生意也爽快,上次的交易连他都没想到会那么顺利。

华夏币也可以,总是比卢布要稳定不少。

但他还是心有不甘地说道:“江小姐,美元真的不行吗?”

江小溪坚定地说道:“不行。”

尼捏尔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道:“好吧,那就人民币和物资混合形式吧。”

最后这十二条生产线几百台机械和设计图纸,最终江小溪以一千万华夏币和五十火车皮物资拿下来,交易方法跟上次飞机一样,走海运d市港入境。

挂上电话,江小溪兴奋不已,尼捏尔这个关系处的真是物超所值。

要知道八十年代老百姓穿着的鞋子都还是布鞋、棉鞋,一双皮鞋特别贵很少能有人买得起。但九十年代之后华夏发展迅猛,人民生活水平急速提高,全国那么多人人手一双皮鞋,那是多大的市场啊!

不过江小溪放眼的不仅仅是国内,最主要的是国外市场。

想着自己要去国外赚钱,就激动不已。

但在这之前,还有太多要准备的了。

首先就是皮鞋厂的选址,想到前世的w市,那里可以说是华夏的皮鞋之都,不过那里造假也是一绝,在全国的声誉实在不好,江小溪很干脆的放弃了。

其实d市很不错,东北第一的海港城市,运输到西方也方便。

只是东北之后经济发展的状况不是很好,政策倾斜也不优惠,这让江小溪很犹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