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我在八十年代投机倒把 第219节(2 / 2)

加入书签

陆思远把脑袋放在她的颈窝,嗡嗡地说道:“我才吓坏了呢。小溪,你放心,我肯定不会让你受到伤害。”

江小溪翻了个白眼说道:“咱俩是谁不放心啊?找我麻烦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一方面我占理,再一方面,我虽然没有为祖国流过血,但好歹花过钱不是嘛。”

陆思远噗嗤一下笑了起来:“确实,花了不少钱。”

说完拍了江小溪屁股一下:“花的特别多,胆子也别大。”

江小溪没想到陆思远会打自己屁股,奋力挣扎起来,气急败坏地说道:“你竟然打我,陆思远!”

两人打打闹闹地回到家,心里的郁气倒是消散了不少。

岑念和陆翰新看到两人回来,松了一口气。

全家就乐乐和安安最开心,看到爸爸妈妈一起回来了,猛扑过来。

不过亲了妈妈爸爸之后,就开始皱着小鼻子在两人身上各种闻。

江小溪看着她跟个小狗似的,掐了一下她的小脸蛋,说道:“你干啥呢,跟个狗似的,到处闻啥呢?”

安安砸吧砸吧嘴说道:“我闻闻你俩这次是不是又去吃好吃的了。”

江小溪翻了个白眼,这个吃货。

之前有好几次,陆思远和江小溪出去二人世界,没有带两个小电灯泡。

没想到,孩子不知不觉地长大了,竟然被乐乐和安安发现了。

安安鼻子灵的不行,竟然闻出他俩去哪家吃的牛排。

从那次之后,安安就知道爸爸妈妈出去偷吃,今天看他俩一起回来,就凑上来抓证据。

只可惜这次爸爸妈妈没有在外面吃饭,她没有抓住把柄,失去了一次多吃一块糖的机会。

吃完饭之后,江小溪和陆思远跟着陆翰新去了书房,把事情说了一遍。

之后,江小溪就把事情交给陆家人,安心待在家里看孩子。

只是,没过几天,南方一家知名报纸就报道出一篇名字叫做《标榜爱国,却拒绝贡献》的文章,作者是一名叫做徐凯的记者,上面直指维世运动在台海危机的时候拒绝部队征用,作为一个标榜自己是华夏民族运动品牌的企业,愧对老百姓的支持。

并且写了当时冲突时的情况,点出了当时殴打军人,拒绝征用的是维世运动的实际掌控人,一位来自京城的富商。

最后还透露了现在部队已经像国安部举报了,现在正在进行调查,呼吁广大人民群众支援部队,也希望国安部不畏强权,做出最公正的审判!

这家报纸在南方很出名,受众非常大,报道一出来,整个南方地区的维世运动专卖店都受到了影响。

这天孙苗一连收到十多个地区负责人的电话,赶紧在办公桌上翻找这几天的报纸。

因为江小溪的原因,她的几家公司领导都会订报纸。

维世运动这一年接着奥运东风发展非常快,孙苗最近忙的没有时间看报纸,没想到这才几天维世就上报纸了,还影响了销售。

找到报纸看完之后,他立刻给江小溪打电话。

江小溪接到电话后,立刻让孙苗把报纸传真过来。

当祝左把报纸拿给她看的时候,江小溪都要气笑了。

她放下报纸,手放在下巴上思考起来,现在要怎么做?

江小溪不是被动挨打的性格,现在人都欺负到她的头上了,一定要反击。

她对祝左说道:“找人写一篇檄文,发布在全国各大报纸上。内容就是维世运动一直以来都奉公守法,以自己为华夏民族企业自豪。就说南方报纸一派胡言,当时的情况是维世领导因为重视部队征召,亲自送体委和省长的批文,与部队领导相谈甚欢。着重指责南方报纸和记者断章取义,污蔑维世运动,损害了维世运动和华夏部队的形象。维世运动将会据其法律的武器,起诉南方报纸及记者徐凯。相信政府会给我们以及支持维世的客户和广发老百姓一个公正的回答。”

祝左点点头,但是又有些迟疑说道:“这样的话,那岂不是影响就扩大了,全国都知道了。”

江小溪冷哼一声说道:“就是要扩大,我就要让他们出出名,看看最后谁能赢。祝助理,老百姓的信任可不能不在意,这件事如果我们不及时回应,让老百姓的心里种下了怀疑的种子,以后再想要扭转形象,那可就难了。”

祝左说道:“好的,我这就去办。”

江小溪又叫住他说道:“报道写的要言辞犀利,但是一定要把部队摘出来,我们跟部队是和平友好地解决这件事,这些问题都是报纸和记者搞得,知道吗?”

祝左转身说道:“明白。”

江小溪继续说道;“找律师,直接起诉南方报纸和徐凯。”

祝左一愣:“真的要起诉啊?”

江小溪点头:“必须的,造谣我们的人绝不姑息!以为我是好捏的吗?”

第414章 一篇檄文

祝左立刻就找了自己的高中同学步云曦来撰写檄文,她是华夏日报著名的记者。

虽然维世运动在华夏北方还没有受到南方报纸的影响,但步云曦作为记者已经通过自己的渠道知道了这件事。

祝左找她写檄文的时候,步云曦立刻答应了,除了和祝左的同学情分之外,她自身对于维世运动的应对也十分好奇。

只是拿到文章大纲的之后,惊讶地对祝左说道:“你们这么厉害的吗?不怕政府真的树立典型,干预舆论?这件事还是以解释为主吧,告媒体和记者这是不是太激进了。”

祝左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这种情况,光是解释力度不够。而且这家报纸和这位记者确实过分了,我们必须起诉!”

步云曦又看了一遍文章大纲,问道:“是你的想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