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重生,我在八十年代投机倒把 第264节(2 / 2)

加入书签

而陆明希的声音响起:“大姐,你这话说的,到底是谁没有素质啊,你儿子跑过来插队,还抢我们的东西。”

女人根本不讲道理,继续说道:“什么抢你们的东西,这里是菜品区,怎么就是你们的了,几个人磨磨唧唧的,耽误时间,还不准别人着急啊?再说了就算插队怎么了,你们也不能打人啊,你看给家宝宝摔得,你们得赔钱!”

第492章 荣喜拍卖行

乐乐和安安站在陆明希身后,听到女人的话,乐乐皱了皱眉头,走到陆明希身前说道:“阿姨,这里这么多人排队,小哥哥怎么能插队呢?明明是我在夹东西,他上来就从我的盘子里拿东西,这不是抢我的吗?而且,我没有打他,他那么大一个人了,我不让他拿,就一屁股坐到地上打滚,太丢脸了。”

一番话说的周围的人全都忍不住开始笑了起来,排在乐乐他们后边的人都纷纷说道:“是的,是那个小胖子自己坐到地上的撒泼打滚的。你也不看看你家孩子都多大了,这个孩子才几岁,哪能打的了这个小胖子啊。”

“就是,这是要讹人吧。”

“是啊,就她没素质还有脸说别人。”

众人的话说的女人脸一会白一会红,但她依旧胡搅蛮缠地说道:“你们再胡说什么,我儿子根本不会这样!”

江小溪分开人群,走了出来,说道:“你儿子不会这样,那怎么大家都这说啊?你自己问问你儿子不就知道了?”

乐乐和安安看到江小溪就扑了过去,陆明希不好意思地看着江小溪,他带着孩子们来拿菜,结果菜没拿到就出问题了。

女人抹不开面子,转头看着儿子问道:“宝宝,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胖子眼泪叭嚓地站起来,像一个小炮弹一样就朝着乐乐猛冲过来,他已经九岁了,又高又壮,乐乐才六岁,要是被他撞到肯定要摔个屁股蹲。

众人反应过来正要叫,就看到江小溪一伸手,手掌拄着小胖子的脑袋,不管他怎么使劲,伸胳膊也够不到乐乐。

江小溪力气大,对付一个熊孩子绰绰有余。

在众人目瞪口呆之中,这个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极强的动作,让小胖子面色涨红,推开他妈转身哭着跑走了。

女人看宝贝儿子跑了,她赶紧追过去。

众人一看人跑了,也就不看热闹继续拿吃的去了。

这个时候,餐厅的经理才姗姗来迟。

面对经理的道歉,江小溪摇摇头,拿过给的优惠券就算了。

都已经快到一点了,两个孩子该饿坏了,赶紧领着孩子们拿了东西吃饭才是正经。

之后的用餐就很平静了。

虽然二百多块钱的价格对于九九年空城人均一千多块的工资来说虽然贵,但现在自助餐的品质确实不错,味道也可以,所以四个人吃的还是很愉快。

第二天,陆明希就去了沪市跟着徐茂荣混了,结识了不少沪市和鹏城的大老板。

这一次大牛市会长达两年多,短时间内江小溪是不打算动了,徐茂荣买完股票,就让他回港市了,等两千零一年的时候再抛。

在九十年代的最后一年里,国际局势风云诡谲,战争、灾难频发。

好在华夏的国际局势虽然紧张,但是国内还是风平浪静。

沪市老洋房的主人终于从港市回来了,本来说是过年期间回来,结果临时有事又改时间了。

这一次为了表达歉意,他直接来到了京城。

江小溪没约在酒店,而是约在大宅子那里。

这套宅子,自从江小溪买了之后,除了爸妈住了一段时间之外,就是前几年几个公司的高管来开会时住着了。

这里太大了,没有十几二十几口人住着都觉得空。

好久没住人了,江小溪请了十个清洁工人收拾了两天才把宅子收拾好。

尚春燕领着老洋房房主来的时候,江小溪正在收拾院子里的果树。

老洋房房主赞叹地看着这个宅子,伸出手笑着说道:“江总好,我叫朱志喜,是港市荣喜拍卖行的负责人。”

江小溪跟他握手说道:“朱总你好,我是江小溪,来屋里请。”

移步到屋里,朱志喜感慨道:“能拥有建制如此完整的四合院,太不容易了。”

江小溪点头说道:“是的,这里原先是政府机关,所以保护的很好。”

给朱志喜倒了茶,两人便说道正题,朱志喜说道:“江总看好了我家沪市那套老洋房?”

江小溪笑着说道:“是的,不知道朱总肯不肯割爱呀?”

朱志喜笑着说道:“那里也算是我祖上老宅,不过,那里对于我来说记忆不算美好,而且江总喜欢,我自然是双手奉上,只是有个小小的要求。”

江小学一愣,想了想问道:“朱总请说。”

朱志喜说道:“我想入股荣利资本,当然老洋房就算是添头了。”

江小溪没有想到朱志喜胃口那么大,要知道荣利资本现在持有沃克鞋业、维世鞋业、利亚地产、亚马逊、谷歌、韩国财阀集团、港市大公司以及华夏几个互联网公司的股份,这些公司都是前途无量,再加上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赚取的几十亿美元,光现金资本就高达近百亿。

别说老洋房算添头,就是朱志喜的拍卖行说不定都是添头。

江小溪看着朱志喜问道:“朱总,你打算怎么个入股法?”

朱志喜笑着说道:“我把整个荣喜拍卖行送给江总,换取荣利资本百分之五的股份。”

朱志喜的算盘打的很响,荣喜拍卖行是港市最大的拍卖行,公司资本加上一些古董以及不动产,估价可以达到三亿美元。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