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六零小胖妹,嫁给瘸子后竟三胎了 第44节(1 / 2)

加入书签

要不是渣爹他们矿上,每个月发两张工业券,渣爹连买带借的凑了十三张,他们老安家,都没有铁锅做饭了。

江寒生:“够了!昨天他们给我凑了。”

话虽如此,但安宁还是怕不够,跑回屋里,从土砖墙缝里,用小木棍,慢慢勾出了藏好的那三张工业券。

拿去给江寒生,“要是你手上有剩下的,再买一把锁。”

虽说以后会有围墙,可谁晓得,那些人会不会翻墙进来偷东西。

围墙这东西,顶多防着君子,要想防小人,怕是不能够的。

江寒生拿了她的工业券。

见他还要忙活,安宁从昨儿他带回来的面粉里,舀了三人份的出来。

再从商城里,取了三个鹅蛋,一块大肥肉,都装进竹篮子里,用草盖子盖好。

和江寒生交代了一声,就去了老太太那儿。

她去的时候,安家其他人都去干活儿赚工分去了,孩子们也去了学校。

老太太正好在踩缝纫机。

要不是夜里烧煤油灯太费钱,老太太昨儿夜里,就要做衣服出来的。

安宁去找她,老太太衣服也不做了,上来就问她这么早过来,有没有吃饭。

安宁自然如实回答。

“没吃呢!奶,昨儿我们和江家老太太那边分了家了,他们肯定不让我们用厨房做饭了,我过来做个早饭。”安宁道。

安老太听说她没吃早饭,急的就要去厨房做饭。

安宁将竹篮递给她,“奶,用这些东西做。”

老太太揭开盖子,见到里头又是面粉,又是肉,还有三个鹅蛋。

“这是江家老太太分给你们了?”安老太问。

“才不是,除了三间屋子,别的什么也没有给我们。是江寒生昨天去了城里,找了我公公以前要好的朋友们,他们一人凑了些米面给我们。等村里打了小麦,我去大队长那儿,买齐工分,就能分到今年的新粮了。”安宁说。

“哼,那老太婆就是个眼皮浅的,都分家了,还要坑你们!你以后别理那老太婆,有啥吃的,也不分给她!”江老太气呼呼的道。

“我知道的!”

“我先给我们家宁宁做饭,可别饿坏了肚子!”

安老太去厨房,将东西一放,袖子一挽,就要做饭。

安宁去菜园子里,拔了四根莴笋,摘了点红薯叶,拿到厨房。

老太太揉面,她就洗菜,摘菜。

这么老大一块肥肉,还是得炼成猪油才好。

安宁上回见老太太炼过,该怎么弄,清清楚楚。

炼一锅猪油,再炒个莴笋丝,莴笋叶用猪油渣炒。

因为炒的菜份量足,除了她和江寒生那份,中午大伙儿吃的菜也够了。

至于三个鹅蛋,安宁选择用猪油煎,包括老太太在内,一人一个。

她这边做好,老太太的面也揉好,醒好了。

下了三碗面,安宁给老太太留了一碗和一个鹅蛋,打了招呼就要回去。

老太太哪里肯,“我早上吃过了,面条和鹅蛋,你都带回去自个儿吃。”

在孙女婿和孙女面前,老太太还是坚定不移的选择孙女。

“奶,你留着中午吃呗,我和江寒生肯定够了!”

安宁在老太太这儿,待了快两个小时。

这都快上午十点了,也不知道江寒生饿不饿。

不管老太太愿不愿意,安宁挎着自己的竹篮回去了。

她回去的时候,江寒生不知道从哪里运了些泥巴过来,堆在角落,一个人都在那里做土砖了。

等土砖干了,就能用来做土墙。

顶多也就两三天的时间,这个家,就像个家了。

安宁冲江寒生挥手,“早饭好了!”

江寒生走过来,安宁去木桶里,舀了一瓢水,淋在他手上。

两个人还是去之前那间单间吃饭,等江寒生入座,安宁将做的吃的,全端了出来。

一边还不忘说,“我家老太太可是个节约的,上回弄得猪油渣,到今天还没吃完,我拿着炒了莴笋叶和红薯尖。早饭和午饭一起,咱们一人一碗面成不,晚上我再带晚饭回来。明天我想去一趟县城。”

安宁一口气说完自己的计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