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九十章(1 / 2)

加入书签

这场南征,整整持续了三年之久。

古人所谓的五岭蛮荒之地再次重归大梁版图。

因着地貌气候等问题,当地的发展自要比中原落后许多。

现在把地方收复回归后,朝廷面临的则是治理与发展。

以前流放犯人动不动就流放岭南,闻之色变。

温颜提倡打通那边与中原的经贸纽带,促使两地文化相互影响,共同发展,把南方经济彻底搞活起来。

这一提倡得到了大部分人认可。

岭南停战,国家再次进入休养生息的状态,周瑾行下一步计划北伐。

眼下朝中安稳,天下太平,一切欣欣向荣。

数年前周瑾行提起立储君的打算,结果被满朝文武反对,现在他再次提起立周皎为储君。

这次百官仍旧反对,只不过反对的声音比以前小了许多,因为他们已经习惯那两口子的操作了。

自从周瑾行把温颜推到前朝后,他们想象中的许太后干政后果并没有出现,大梁反而是蒸蒸日上。

人口增长带动需求力,朝廷推广下来的各项政策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冶炼、瓷器、纺织……官方民营家庭作坊蓬勃发展,如同雨后春笋。

温颜作为现代人,深刻的明白商贸的重要性。

那条丝绸之路上商旅络绎不绝,重回往日巅峰。

东方把丝绸茶叶瓷器等物运送至西方,换取珠宝香料奇珍异兽。

沿途驼马不断,商贸往来畅通繁荣,京中各国商人云集,充分展现出大梁的开放与包容。

民生与军事力量的飞跃是温颜这些年摸鱼创造下来的劳动成果。

随着冶铁业的精进,铁锅开始在民间普及。

并且为了搞钱,朝廷开始卖煤炭,也就是官煤。

京畿周边专门设置了石炭场,便于供应京都民用,这就涉及到蜂窝煤和炉子的使用。

它既能取暖,还能煮食,从以前只供应皇城下放到民间普及,给老百姓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前些年开放夜市,促进小商贩自营增长,不少家庭作坊靠手艺过活,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又因周瑾行只有周皎一位独女,在温颜的推波助澜下,大梁女性的地位得到明显提高。

不仅律法偏重,各方面的职业也得到官方认证,不再像以前那般束手束脚。

此次周瑾行再次提起立储给闺女铺路,温颜是举双手赞成。

两尊大佛实力护崽,态度强硬。

尽管有文官念叨大梁要完,骂那对癫公癫婆,也不得不承认大梁在这些年的极速发展。

帝后只有一位独女,偌大的家业自然不会拱手让人。

若是以往,周瑾行还会装模作样倾听意见,现在是连装都懒得装了。

因为温颜用实力告诉百官,女人干政也不是不行,故而周皎同样可以继承家业,把大梁推向鼎

盛。

就这样,在费尽心机筹谋了数年之后,七岁的周皎被父母推到了皇太女之位,成为他们的下一任接班人。

这意味着周皎正式进入储君的学习旅程。

钢铁直男和钢铁直女第一次达成战线的就是拒绝恋爱脑。

从幼苗开始灌输周皎掐灭恋爱脑。

那些歌颂爱情美好,为爱付出一切,以及富家女跟穷小子双向奔赴惊天地泣鬼神的爱情统统都是牛鬼蛇神,有多远滚多远。

温颜最害怕的就是闺女被哄骗,为爱要生要死那种。

对父母的杀伤力简直是毁灭性的打击。

周瑾行从根源上掐灭。

他是君王,自然知道男人骨子里的劣根性。

以后周皎继位,将会面临许多诱惑。

与其把她保护在温室里,还不如提早让她知道人性之恶,从骨子里改变她的认知。

七岁的周皎已经隐约知道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有时候她会很认真严肃的同周瑾行说道:“以后爹娘年纪大了是不是会死?”

周瑾行并不避讳这个话题,点头道:“生老病死,乃人之常情。

“待阿父年老时,淼淼已经长成了参天大树,能靠自己支起一片天。

“阿父终有一天会离开淼淼,躺进一只小盒子里,送到皇陵安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