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分卷阅读278(1 / 2)

加入书签

次不知道是因为带队干部的原因,下乡的知青比前两年多了三分之一左右。

丰水公社迎来了二十名新知青,这次九大队这边也分配到一名叫做严国胜的知青。

是个十九岁的小伙子,和龚振江、张志为一样,都是锦城的。

有了他的加入,知青宿舍一下就有了七个知青,虽然还住得下,但有些稍显拥挤。

为此九大队这边也考虑再建新宿舍的事,不过目前还没确定下来。

新修宿舍这件事还没定下来,春季招工的事又有了消息。

而这一次有了刘洪安和石丽华他们这些带队干部的协助,这次招工的事朱静等符合条件的知青,倒是没之前那么忙乱。

不过这次的名额不多,四月初结果出来的时候,九大队这边的几个知青没有一人被选上。

落选的朱静,从最开始的招工到现在已经参加了不少次,其心态都有些崩了。

最后还是石丽华这边给其做了不少思想工作,才让她把心态调整过来。

况叶对此事,稍微关注了一番,也感受到了带队干部带来的改变。

这段时间,其实不只是九大队,其他生产大队的知青,也因为带队干部的到来受益不少。

就比如,有些作风不是那么好的生产大队,在此的知青受到了一些不公正的待遇,经由带队干部的努力和调解,让其生活得到了不小的改善。

刘洪安等带队干部,也会不时的前往各个生产大队随访,甚至有时候还会在大队上停留几天。

这样一来,也算是一种震慑。

当然带队干部的到来,不仅仅是知青受益,生产大队这边也有不小的好处。

知青中也有一些不安分的成员,带队干部也担任着教导的职责。

能够被选上的成为带队干部的,基本上都是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且大多数是党员,像刘洪安他们这个年纪的不少。

他们做事有手段,面对这些思想上有问题的知青,自然有办法解决。

这样一来,也算减轻了这些知青所在的生产大队的负担。

况叶上工的时候,听着队员们八卦闲聊,不用特意的打听,关于知青带队干部带来的改变,哪些生产大队有什么新闻,也基本上不会错过。

不过随着四月的来临,“双抢”的忙碌袭来,他和队员们的精力就没有到多能分到这些事上。

等到五月的时候,另外一件事成为了队员们的话题中心。

尽管五月也忙碌不已,但这事对于队员们的观念冲击太大,因而反应比较激烈。

上个月的时候,县城的火葬场竣工,县城开始革新殡葬旧俗,提倡火葬。

这对以土葬为传统的当地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冲击。

尽管在五十年代中后期开始,国家领导人就提出推行火葬,简化葬礼等,甚至一批领导人带头做示范。

但火葬还是不被广泛的接受。

毕竟在传统的观念中,入土为安才是身后事的好归宿。而火葬遗体被火化,很多人都接受不了,这几乎和他们观念中的挫骨扬灰差不多。

除了这个最重要的原因,还有其他比如葬礼简化、公墓等客观因素,都是火葬不被广泛接受的原因。

虽然火葬场的建成,以及殡葬旧俗的改革,现目前还和农村没太对关系,但队员们还是对这事议论纷纷。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