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22节(1 / 2)

加入书签

赵二狗一脸动容:“娘,你对我太好了,我和水芹以后一定会好好孝顺你的……”

他还以为娘会让他和媳妇睡堂屋里,或者打地铺,能有属于自己的草棚子,是他从来没想过的事。

“孝顺我就算了,我还能动。”程弯弯笑的愈发温柔,“水芹进门后,也不用在我身前立规矩,你们大嫂怀着身子,干活也不方便,以后家里洗衣服做饭收拾这些活儿,就都交给二狗媳妇……”

孙水芹的脸色越来越僵。

她死死捏着手里的粮食袋子,一双眸子瞬间浸出泪珠:“婶、婶子,事情不是你想的那样……我、我和二狗哥没什么,我一直把二狗哥当亲哥哥,从来没想过嫁到赵家……”

程弯弯扯了扯唇角,没想到在古代,还能听到哥哥妹妹这种茶言茶语。

她看了一眼傻二狗,就见这小子瞪大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事情都到这一步了,这小子竟然还心存幻想。

她开口问道:“孙姑娘,你当真没想过嫁进赵家?”

孙水芹迅速点头,泪光莹莹道:“这就是个误会……我真的当二狗哥是哥哥……”

“我们家二狗有四个嫡亲的堂妹,不缺你这个妹妹。”程弯弯的脸色渐渐冷了下来,“没有和我们赵家结亲的心思,就别来借粮食了,被人看到了影响我们家二狗的名声。还有,你手上这玉笋,是我借给二狗未来媳妇儿的,跟你没啥关系,还回来。”

孙水芹还没明白过来,手中的玉笋就被程弯弯抢了过去。

她难堪的咬住下唇,难怪大河村的人都说赵二狗的亲娘是个难缠的妇人,原来真的是这样,送出去的东西,竟然还能要回去,幸好她没答应嫁过去,不然以后该有多惨。

“之前借给你的十斤就算了,不是我们家不缺这十斤粮食,主要是——”程弯弯的声音更冷,“我不希望你再来赵家,更不希望你再来找我们家二狗,赶紧回你桂花村去吧。”

孙水芹的眼泪都快下来了,她不敢再多留,生怕程弯弯再说出什么令她更难堪的话,她拎着粮食袋子,迅速朝桂花村走去,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了密林丛中。

程弯弯转眸看向身边的儿子们,还以为这四个小子会惊讶她的战斗力,没想到他们竟然无比淡定。

好吧,要是原身碰到这种事,怕是早就扑过去挠花孙水芹的脸了,她刚刚还是太温柔了一些。

她的目光落在赵二狗身上,这小子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少年人的失恋,来的如此猝不及防,这小子怕是心都要碎了。

她淡然转开话题:“二狗,你是我们家最聪明的孩子,山上的水怎么引下山,这事儿你好好想一想。”

赵四蛋不服,他觉得自己也很聪明。

他一定要比二哥更快想出个好办法来。

母子五人一边挖野菜找蘑菇,一边思索着怎么引流。

“娘,我想到了!”赵四蛋兴奋的道,“山上有很多竹子,竹子中间是空心的,把竹节打通,所有竹子连起来,是不是就能把山上的水引到我们家门口了?”

程弯弯忍不住惊叹:“四蛋,你真聪明,不过竹子口径小,引下山的水量不够,只能应付日常生活,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将山上的水引到稻田里呢,这样就算天不降雨,今年也不会颗粒无收。”

她心里其实已经有了一个雏形的想法。

“娘,能不能挖沟?”赵二狗缓声道,“从山上的谷沟挖一条沟,水会自动从山上流下来,有多少流多少……”

程弯弯笑起来:“二狗,你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现在还有一个问题,从山上到山下一共多长距离,需要多少人力来挖沟,需要挖多久,这些你都要好好想一想。”

赵二狗站起身,走了四五步,大概一丈,他估摸着道:“这么长,一个人一个时辰肯定能挖完,从山脚下到这里,差不多需要两三千多个人挖一个时辰……”

程弯弯继续引导道:“村里的壮年劳动力大概有四五百人,全部一起来,大概需要多久?”

赵二狗抓了抓后脑勺:“娘,我算不出来……”

程弯弯扶额,这是现代社会七八岁的小朋友都会的算术题,结果古代没几个人会。

等生活安定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这几个小子认字,学算术。

第32章 有人被饿死

太阳开始西沉。

程弯弯带着四个儿子回家。

她今日收获颇丰,随便转了一下,就找到了三四斤牛肝菌,她的财产一直在一百二十两左右浮动。

再加上解决了水源这个大问题,她的心情十分不错。

但是下山后,一个噩耗让她完全笑不出来。

“村头的赵二婆把自己活生生饿死了。”吴慧娘惨白着一张脸说道,“赵二婆家还有些粮食,再不济,吃树皮草根也行,活人哪能真的被饿死。赵二婆为了省粮食给大孙子吃,连着三天没进一粒米,死的时候肚子都是瘪的……”

赵大山摇摇头:“前几天我下地看到赵二婆,她说大河村惹怒了神灵,今年会灾祸不断,就算不被饿死,也会因为别的原因死掉,赵二婆年纪大了,大概是早就不想活了……”

程弯弯有些沉默。

就算是早就不想活了,大概也想做个饱死鬼。

老年人将自己活生生饿死,还不是为了留下粮食给后代。

这是程弯弯来了这个时代第一次真切感受到饥饿带来的痛苦,给整个大河村都蒙上了一层阴影。

赵老太太趁天没黑走过来,把赵大山喊出去:“你这么大的时候,赵二婆抱过你,你等会过去烧一炷香。”

赵大山沉默的应下来。

赵老太太看到程弯弯在院子里摘菜,走过去低声道:“你上回不是问桂花村孙家那闺女吗,我在村里打听了一下,好几个婆子都说,孙家那姑娘跟赵友贵的大儿子赵傻根快定亲了,这是咋回事?”

程弯弯干巴巴的道:“这事儿是我误会了,二狗的亲事还得再看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