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94节(1 / 2)

加入书签

地上是泥土,下雨之后,泥地成汤湿漉漉的,程昭沈正还有阿福三个人今晚怕是都没地方睡了。

赵大山咳了咳道:“春天降雨的时候我记下了漏雨的位置,不过后来一直忙一直忙,我就把这件事给忘了,等雨停了,我就补屋顶。”

程弯弯点头,屋顶确实要修补,不过盖房子的事情也要提上日程了。

雨淅淅沥沥下小了,院子里来了人,是赵老太太。

老太太走进来,找了个干净的位置坐下,开口询问道:“我明儿去镇上卖点儿粮食,老大媳妇,你要一起去吗?”

程弯弯不想卖粮食,不过入乡随俗,她也不想做太出挑,开口问道:“卖多少出去?”

赵老太太开口道:“交了税也没剩下多少,卖个一两百斤手上留点余钱应急,剩余的就换成便宜的陈米和粟米,撑到春收问题不大。”

沈正没有开口,放在从前,他一定会问为何要用新米去换陈米,新米多好吃,陈米却有些发黑发霉,难以下咽……但现在他明白了,地里收成太少,一家人正常吃,是绝对吃不到明天春收,但若是换成陈米和粟米,就能多吃一阵子。

如果没来大河村,他绝不可能知道种稻子的农人,竟然吃不起大白米。

老太太说完粮食的事,又从袖子里拿出一个小围兜:“这是夏花那丫头用碎布缝成的围兜,说是给大山媳妇肚子里的娃儿准备的,你看看这绣工,咋样?”

程弯弯看了一眼,有些惊叹,没想到夏花那样一双粗糙的手,竟然能绣出这么精致的围兜。www.qqxsnew.

她笑着道:“明天不是去镇上吗,正好拿去绣坊问一问,要是值几个铜板,以后夏花可以专门做这个营生。”

得到程弯弯的肯定,老太太这才放下了心,也不知道从啥时候开始,她老人家开始特别注重这个大儿媳的意见,大儿媳要是说没问题,那肯定没多大问题。

第146章 给孩子们发工钱

晚饭用餐之前。

程弯弯让所有人都坐下。

“秋收结束了,现在,我来给大家发工钱。”

她的话音一落,屋子里的人都震惊了。

给自己家里干活,还有工钱?

沈正吊儿郎当的坐在凳子上,嘴角咧开笑起来,等回家了,他要把工钱砸在他爹脸上,这可是他凭本事赚来的钱,看老爹以后还敢不敢小看他。

“上回卖冰粉,家里人人都出了力,一直忙,所以没来得及算账。”程弯弯看着面前几个孩子,缓声开口道,“冰粉生意一共做了月余,按照一天二十文计算,每个人能拿到七百文钱,秋收一共是十三天,秋收累人,就按照一天三十文来计算,那每个人就是三百九十文钱。再扣除一日三餐,一天按十文钱计算,最终的结果是——”

“赵大山,六百一十文!”

程弯弯将匣子里早就数好的铜板用粗布包着递到了赵大山手上。

赵大山的手微微颤抖,他不敢去接,两只手在衣裳上擦来擦去,结结巴巴道:“娘,这么多钱,我拿着干啥,娘收着吧,我怕给弄丢了……”

程弯弯故意板着脸道:“你都多大的人了,还能把钱给弄丢,别让人笑话,慧娘一心一意跟着你,你就没想过给慧娘买两身好看的衣裳,买点好看的首饰啥的吗?”

吴慧娘连忙摆手:“钱留着买粮食,留着应急看病,哪能买衣服首饰……”

不过在婆婆的目光下,她的声音渐渐小了,婆婆这是心疼她,她哪能当众反驳婆婆。

她嚅嗫着嘴唇,不知道该说啥。

程弯弯咳了咳,继续道:“大山媳妇,六百一十文。”

吴慧娘猛地抬头:“娘,我咋也有?”

她怀着身子,干的活很少,基本上就是扫扫院子,缝缝补补,偶尔做一顿饭,她哪能拿这么多工钱。

程弯弯瞪她一眼:“咋的,你是在质疑我这个当婆婆的,行了,给你就拿着,以后给孩子买点什么小玩意儿也不用伸手找我要,快收起来。”

“赵二狗,五百六十文钱。”她开口道,“中间你有几天去了镇上,那几天就给扣掉了。”

赵二狗双手捧着将铜板接过来:“谢谢娘!”

“赵三牛,六百一十文。”

“赵四蛋,六百一十文。”

“程昭,三百九十文。”程弯弯解释了一句,“冰粉生意你没有参与,没有这部分工钱,而你给孩子们上课本来就是包餐的,所以没有扣除餐费,昭儿,别跟二姑推辞,钱收起来放好。”

程昭郑重的将沉甸甸的铜板接过来。

二姑给予他的实在是太多了,他都不知道该怎么回报。

程弯弯的看向沈正。

沈正立马坐直了身体,一副严阵以待的模样。

“沈少爷住在我们家,县令大人本来就给了餐费,这部分钱不用扣除,再则,沈少爷的石磙极大地提高了秋收的效率,为全家减轻了负担,额外奖励一百文钱,一共是四百九十文钱。”www.qqxsnew.

程弯弯拿着粗布包递到了沈正手中。

沈正挺直背脊,双手将铜板接过来,然后将布包合上,妥善的放进了胸口衣服里。

阿福默默腹诽,少爷的钱袋子里每天至少都是五两银子,少爷向来看不上铜板,嫌弃铜板太重占地方,而今却将四百多个铜板揣进衣服里,怎么就不嫌弃重了呢。

“阿福,三百九十文!”

阿福一个趔趄差点摔倒,他连忙从门口走过来,吞了一口唾沫,小心翼翼的道:“大婶,我、我也有?”

“你在家里天天干活,也很辛苦,当然也有工钱。”程弯弯笑着道,“钱不多,就是大婶一个心意。”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