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36节(1 / 2)

加入书签

程弯弯开口:“你身上有一把剑……”

贺霄手指一紧。

这是师父找最好的工匠打造的碧月剑,是师父所赐,整个国家都找不出第二把,这是他唯一还剩的东西,师父曾说过,剑在人在,剑毁则人亡。

他人未亡,但心已死。

这把剑纵然无价,但也没有任何意义。

他开口道:“那就拿走吧……”

“我的意思是,你身上有剑,是不是会功夫?”程弯弯看着他说道,“待你伤好之后,教我儿子学功夫,用一年时间来回报救命之恩,如何?”

贺霄错愕:“你不怕我留在这里连累你?”

“你不是说了吗,那些人都以为你死了,一个已经死了的人,有什么好怕的?”程弯弯笑起来,“从现在起,你就是我儿子们的远房表叔,是我远房的表弟,名叫肖贺。”

远房亲戚这几个字,是最难追根溯源的,就算是程老太太来了,也未必能算清楚程家到底有多少远房亲戚,这个身份,暂时不会出任何岔子。

贺霄拱手:“表弟肖贺,见过表姐。”

“那你就在这里住着好好养伤,吃食这些我会让人送来。”

程弯弯叮嘱了几句,走出屋内。

外面是王家两口子在收拾猪杂碎,大麦小麦泥鳅都在帮忙,一家人热火朝天的忙着。

“大山娘!”王婶子叫住她,将一个竹篮子递过来,“天都还没亮,泥鳅这皮孩子就跟着张大刚去河里摸鱼,我早就说了,河里的水才刚起来,哪有啥子鱼哦,这小子非要去,鱼没摸到,捡到了不少田螺,这玩意儿我们也不会做,大山娘你要是会做,就全部带回去。”

这一个竹篮子里装满了田螺,拎着起码是五六斤。

程弯弯满眼放光:“那我就不客气了,等会做好了给你们送一碗过来。”

当年刚创业时,他们几个合作伙伴工作到很晚,就会约着去小吃街吃宵夜,嗦螺是必点的,嗦螺这东西,真是越吃越想吃,完全停不下来的那种。

她没忍住舔了一下嘴唇。

回到家,程弯弯立即开始处理田螺。

吴慧娘的脑袋凑过来:“娘,这东西泥腥味很重,是不是要放点薄荷叶子?”

程弯弯诧异:“这里还有薄荷?”

她一直以为薄荷是现代产物,没想到古代就有这东西了。

吴慧娘点头:“去年大山从河里摸了这些田螺回来,我就是放了薄荷才遮住了泥腥味,但还是不太好吃,不过娘做的话,应该很好吃。”

家里人都说她做菜好吃,事实上全靠婆婆指点,要是没有婆婆在边上告诉她步骤,她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不管啥食物,全部放锅子里煮熟,虽然简单方便,但味道实在是不好说。

程弯弯让春花去山上采薄荷叶子,然后一遍一遍的清洗田螺,最后再放一滴油进去,使田螺尽可能的将里头的砂石都吐出来,等到了晚上,就能开始正式做嗦螺了。

她正忙活着,门口突然走进来一个人。

她赶紧站起身,擦了擦手,过去打招呼:“虞夫子怎么来了?”

这位夫子是县令大人亲自带过来的,而且这人和沈县令说话时,气势身段隐约在沈县令之上,所以她断定,这人的身份怕是很不简单。

应该是官道受阻,或是家道中落,才不得已来大河村教书。

虞夫子捻了捻胡须,尽量掩盖住自己浑身的不自在,咳了咳开口道:“赵程氏……”

程弯弯笑着开口:“虞夫子以后要在村里待挺长时间,一口一声赵程氏实在是怪见外的,就跟村里其他人一样,唤我一声大山娘吧。”

她一开口说话,虞夫子就感受到了那一丝的与众不同。

本来他还在想老沈为何会将儿子留在村子里读书,昨日以为是因为程子瑜在此,今日恍然回神,怕也是有这位赵程氏的原因在。

虞夫子斟酌开口:“我来此处,是想问问,以后我每日两餐饭食能不能让大山娘负责做?”

他满脸都是尴尬,这辈子就没有如此尴尬过。

说句实话,他这人向来没什么口腹之欲,但是吃过了赵程氏家的饭食,昨日又吃过里正家的饭食,这两厢一对比,差距实在是太大了,他整整一夜都没睡好,厚着脸皮来提这个请求,算是他这辈子唯一主动做过的事了。

他厚着脸皮加了一句,“每月餐食费需要几何,大山娘只管开口。”

“虞夫子无需担心餐食费的事,村里每个月给你付了教书费后,束脩费还剩下不少呢。”程弯弯笑着道,“里正叔会把这部分钱给我,每天的饭食我会让人按时送过去,虞夫子就安心教书吧。”

虞夫子连忙道谢离去。

他一走,里正就满脸羞愧的进来了:“我家老婆子只会水煮菜,两个儿媳妇做菜也是稀里糊涂,不然虞夫子也不会来找你……大山娘,这个月又有四个孩子来上学,目前学堂一共是七十六个学生,扣除虞夫子学费后,还剩下两百多文钱,我这里凑个五百文给你,就当是虞夫子每月的餐食费。”

他说的是用村里公账上的钱来补贴。

程弯弯没有拒绝,她家里的伙食真的是村里顶尖的存在,一天至少一顿干饭,时不时有肉,菜舍得放油盐,一个月五百文钱真的不贵。

再则,教书的先生吃好了,才有更好的精神教孩子们读书。

一个老师,七十多个学生,日后学生只会更多,她都替这位夫子感到头疼。

第215章 制作肥皂

中午的餐食相对简单。

一个长豆角炒肉,一个炒青菜,一碗酱菜,一人一碗稀粥加一块饼子。

程弯弯让四蛋给虞夫子送饭菜,让三牛给贺霄送一碗粥过去,让这小子和师父先培养一下感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