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82节(1 / 2)

加入书签

这会儿一涉及到自己的私心,他的手脚顿时都不知道该往哪儿放了。

程弯弯也有些头秃。

上回她都说的那么清楚了,这位县令大人怎么就还没死心呢。

她笑了笑道:“老夫人若是在,我定然陪着吃一顿饭,她老人家不在,我就不多留了。”

这话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只要不是个傻子都听得明白。

沈县令满脸失落,整张脸都耷拉下去,他闷闷开口:“那能不能麻烦穗孺人给小正带点东西过去。”

这点小事,程弯弯自然不会拒绝。

沈县令赶紧去准备东西,不一会儿,就拿了两个大包袱过来:“这个包袱是小正的冬衣,这个包袱里是我去湖州买回来的一些院试策论题型,小正和程昭都有……”

程弯弯将东西接过来:“沈大人,那我就先告辞了。”

她转身离开县衙。

沈县令默默地叹了一口气,他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头疼。

袁师爷将这一幕深深看在眼底,走过去,开口道:“咱们平安县最近来了一个有钱的商人,听说是为了肥皂生意而来,别的商人是来预定肥皂,而这位高掌柜,据他身边的小厮说,是为了肥皂方子而来,穗孺人家建了工坊,怎么可能会卖方子?”

沈县令的眉头皱起来:“小小一个商人,竟然觊觎九品孺人的生意方子?”

“这高家可不是一般人。”袁师爷压低声音,“高家出了一位五品大官,整个高家鸡犬升天,这高掌柜是高家的旁支,借着主家的名头到处耀武扬威……穗孺人只是一介九品,在五品大官面前,确实算不得什么。若是大人帮穗孺人解决了此等大事,穗孺人心存感念,一定会和大人……”

“可笑!”沈县令一拍桌子,“一个旁支做生意的掌柜,高大人怕是都不认识,也敢借着高大人的名头来我平安县生事!袁师爷,你速速安排人去查查看这位高掌柜来平安县的这几日,有没有欺男霸女,若是真有此事,立马将人抓来受审!”

袁师爷连忙阻止:“大人,这事儿咱们不急,再等一会子。”

沈县令不解:“为何要等?”

“要等这高掌柜气势汹汹去找穗孺人,要等这高掌柜仗势欺人,要等穗孺人没有还手之力绝望之时,大人再如天神般降临。”袁师爷如说书一般,“穗孺人一家被高掌柜逼到没有退路,正要拿出肥皂方子之时,大人突然出现,才会有那种英雄救美的效果,穗孺人才会念念不忘……”

“若真如此,我与那些强抢民女之流又有何区别?”沈县令缓声道,“算计来的喜欢和念念不忘,最是卑鄙,也不长久,再者,我也不愿意她落入没有退路的境地……袁师爷,别愣着了,安排人去查姓高的那个掌柜!”

袁师爷张了张唇,还想说什么,最后化成一个字:“是!”

第286章 他曾心系天下

程弯弯和赵老太太迅速赶回大河村。

一到村子里,放下七七八八各种东西,她就直奔里正家。

里正家里正热闹着,里正坐在灶房门口抽旱烟,这天气越来越冷,不干活的时候,会有冷气从脚底板直往上冒,冻的整个人有些哆嗦,坐在灶房门口,能烤火,身体舒服一些。

看到程弯弯过来,他赶紧起身:“大山娘,这是出啥事了?”

以前大山娘来找他,都是一副笑盈盈的样子,今儿却面色严肃,应该是发生了大事。

里正老伴端了一张矮凳子,在灶膛边上放下给程弯弯坐着。

程弯弯坐下来后,将进城所见所闻都讲了一遍。

里正的面色顿时严肃起来:“我老爹还活着的时候,大河村就有流民造访过,一百多个流民像土匪一样进村子,扫荡了所有人家的粮食,那天晚上村里死了六七十人……要不是那场变故,我们大河村的人会更多……过去的事就不提了,总之,对我来说,流民和土匪就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抢粮食而来,以前一百多个流民就要人命,这次好几百人,必须得做好防范。”

程弯弯点头:“不管里正叔做什么决定,我都配合。”

里正站起身来:“先召集村子里一些老家伙们来集合开会,大家商量个章程出来,然后实施下去。”

村里的老家伙,就是一些六七十岁以上的庄稼汉,再有各个姓氏的族长,加起来有二十多人。

因为都是村庄人,见识水平有限,于是里正派赵铁柱去将虞夫子和贺霄也请了过来,一个是典型的读书人,一个是教村里人练武的师父,各有所长,能想到许多他们想不到的事。

程弯弯的身份不一般,村里的核心会议,她当然也要参与。

一大群人在里正家的堂屋里坐下来,里正老伴端了两个火盆进来,然后悄悄退出去。

里正第一个发言:“只要是今日进城的人,应该就听说了流民之事,流民成灾,总有一天会流窜到我们大河村来。如今村子里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好了,隔三差五还能在大山娘家里买点猪油渣回去打牙祭,这么好的日子,要是被流民抢走了,甘心吗?”

“今天叫大家过来,就是商量个应对流民的章程出来。”里正顿了顿继续道,“不管什么法子,只要能阻止流民进村,都可以提出来。”

朱老婆子颤声开口:“其实吧,各家各户凑一点粮食出来给流民也行……”

“朱婆婆,你这个想法不行。”一个老人家厉声道,“村子里的人帮朱家,因为大家是同村,能帮一把是一把。而且是多数人帮少数,各家各户出那么一点点就行了。刚刚里正不是说了吗,流民多达上千百人,把我们村的那些粮食全部拿出来都不够。”

朱老婆子叹了口气。

她曾经饿过肚子,曾经淋过雨,也想给别人撑一把伞。

但是她清楚,自己没有这个能力,于是也只能想想作罢。

程弯弯拍了拍朱老婆子的手臂,看向众人开口道:“大河村有两条主路进出口,以及无数山路小路,大路派专人把守,沿着村子设一圈路障,堵死所有小路,防止流民偷偷潜进来。”

赵二爷子开口:“咱村里的河水涨起来了,说不定会有流民制作竹筏游过来,河面上也得安排人。”

徐族长说道:“要号召家家户户多挖几个地窖,把粮食分开藏起来,万一……我是说万一流民入侵,也还能有一条退路。”

王族长道:“巡逻队还是太松散了一些,必须加强巡逻,一天十二个时辰不能停。”

贺霄缓声道:“设路障的事交给我,每日清晨我带着练武之人去准备,大约三天能完工。此外,巡逻队所有人每日加练半个时辰……”

虞夫子顿了顿说道:“其实朱老婆婆说的话也并不是没有道理,那些饿到了极致的流民,除了将他们拦在村庄之外,是不是也该给一条活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