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198节(1 / 2)

加入书签

里正一声令下,王永成和巡逻队的人,将那十个罪大恶极的人带来了。

那十人看到县令,犹如看到了再生父母。

“县令大人,救救我们,这大河村草菅人命!”

“竟然把我们关进猪圈,每天只能跟猪抢糠食,呜呜呜!”

沈县令眉目一沉:“尔等罪大恶极之人,竟还能吃糠,可知这是多金贵的东西!”

他抬脚狠狠一踹。

这十人中,有四个人最先冲锋,被拒马枪刺穿了腹部,那天受伤之后,里正只在他们伤口糊了一点草木灰,喂了一点点药,死倒是没死,就是模样过于凄惨,令人不忍直视。

“给你们治疗,那是浪费药材!”沈县令冷声道,“这四人,直接斩了!”

那四人本来以为救星来了,听到这话,顿时吓得从地上弹起来。

“大人,我们冤枉啊!”

“我们是良民,还请大人放我们一条生路!”

沈县令冷冷开口:“真当本官是傻子不成,在来大河村之前,本官就已经查了你们十人的来历,一个个作奸犯科,手染鲜血,能让你们活到现在,是大河村里正仁慈!本官可不是什么良善之辈!你们几个,还愣着干什么,直接斩了!”

他身后的衙差挥舞长刀,刀起刀落,四人小命呜呼。

那跪在地上的流民们,吓得尖叫声四起。

沈县令满脸威严:“赵里正,这把沾血的长刀就赐给你,这些流民要是在大河村闹事,你有先斩后奏的权力!”

里正跪下来:“是,大人!”

而边上另外六个罪大恶极之人,也被吓傻了,反应过来之后,立即求饶:“大人,我们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我们一条生路吧……”

沈县令给了衙役一个眼神:“都绑结实了,等会还要演几出大戏。”

程弯弯知道,这砍头大戏还要轮番上演几次,让所有流民都知道,平安县的县令不是什么心慈手软之辈。

这样一来,原本有些小心思的流民,自然会乖乖老实听话。

第310章 位卑未敢忘忧国

沈县令离开后,里正将所有流民召集到一起。

“你们一百二十五人,都将在大河村安家落户,会成为大河村的一员。”里正站在大槐树下的大石头上,高声开口道,“大河村接纳你们,同时,也接纳你们的家人,今日下半天就不用干活了,你们去城里把自己的家人带过来,明天放假一天,互相帮忙收拾个住处出来。等安定下来后,村里给你们分田地。”

刚刚沈县令威慑了一番,吓得这群人心有戚戚。

而里正这一番话,则像一阵温暖的春风抚平了他们心中的惶恐不安。

这些逃荒的人,都是农民,对农民而言,最重要的就是田地,现在,他们可以安家落户,还能拥有属于自己的田地,这世上还能有比他们更幸运的人吗?

“不过,大河村的土地也不是大风刮来的,不可能平白无故就分给你们这些外来户。”里正顿了顿继续道,“十四岁到五十岁的人,不论男女,都可分得三亩地,一亩地价格五钱,每年收获后上交粮食,啥时候凑够了五钱,这亩地就归你们自己所有了。”

流民们一个个面露惊喜。

一人三亩地,一家人能有大概十亩地,明年好好种田,肯定不会再挨饿。

而且一亩地才五钱银子,比他们想象中便宜多了。

“只要你们老老实实过日子,安安分分干活种田,你们就是大河村的一份子。”里正手里把玩着沈县令赏赐下来的长刀,笑眯眯的说道,“要是有人暗中搞些幺蛾子……呵呵,我这人脾气不好,能动手就不会动口,大家多担待一下。”

说着,他挥舞着长刀,胡乱比划着。

流民们亲眼看到这把刀斩落四个人的头颅,一个个怕的要死,缩着脖子不敢说话。

“时间不早了,都赶紧去把家人接来吧。”

所有流民赶紧散了。

纷纷去城里找自己的家人。

一百二十五个流民,加上他们的家人后,人数到了三百一十人。

这些被当肉盾的妇人多是没有男人,回城将孩子或者老母亲带来,那些汉子多有婆娘和孩子,也有些汉子家人全死光了……最后带来的孩子比较多,只是三四岁以下的孩子基本上没有,都是大些的孩子……程弯弯微微沉思,细思极恐。

大河村的荒地四面八方都有,每个方向都分一些地出去,程弯弯建议,让这些流民靠近自家的田地盖房子,散开而居,以免聚众闹事。

盖的是茅草屋,砍树当支架,搭上干枯的茅草,再抹上一层泥,屋子就算是盖好了,现在大河村虽然富裕了一些,但村里还有许多这样的茅草屋,比盖土坯房子更省钱省事。

而一些单身汉懒得盖房子,就住之前村里帮忙盖的集体宿舍。

一天时间,茅草屋都盖好了,屋顶上先搭干草,多抹一些泥土,然后放阔叶,再抹泥,再放一层茅草……如此循环几次,能防止漏雨。

村里在忙碌的同时,里正被叫到县里开会去了。

平安县的瘟病已经极好的控制住了,城门大开,城内基本上看不到什么流民,因为都已经被分派住到各村去了,这么一看,平安县城仿佛已经恢复了往日的宁静和繁华。

三十六个里正在县衙里坐下来。

“今天召集各位过来,主要是商议流民之事。”沈县令坐在高堂上,“流民安置,主要是粮食,如今是腊月初,要熬到明年春收可不容易,就需要你们村里多多帮扶了。”

孙里正没忍住开口:“我们村里自己都缺粮食,哪有粮食养这么多流民……”

桂花村根本就没有公共财产,让村里人拿出自家的粮食来,这事儿比登天还要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