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252节(1 / 2)

加入书签

他这次来,带了两个管事八个小厮,他住上房,两个管事住中等房,八个小厮两两住一间下等房即可。

其余管事也纷纷确定房间,这些人说的很快,铁柱记得也很快,立即就把账给算出来了。

他露出标准的笑容:“每个房间的押金是二十文钱,白掌柜这边是一两银子加两百四十文钱,刘掌柜这边是九百……”

客商付钱之后,铁柱拿着房号,带着众人上楼去房里。

铁栓娘站在原地,整个人都蒙了,就刚刚那么一瞬间,客栈竟然进账快五两银子!

之前公爹让她来守着客栈,她还以为自己会一天一天闲着,毕竟,一个晚上要价几百文钱,她并不认为有人会愿意花钱住,而今,事实打破了她的固有认知,她的手都有些颤抖了……一天五两银子,一个月那就是一百多两银子,这还是没住满的情况,要是住满了,赚的钱只会更多……

“铁栓娘,愣着干啥呢。”程弯弯失笑道,“赶紧去后面烧水,给房客上茶,还有那些马匹也得准备草料。”

客栈不负责饭食,但要准备茶水,以及晚上洗漱用水,还有马匹的食物,这些都是铁栓娘负责。

“是是是,我都糊涂了。”铁栓娘回过神来,“大山娘随便坐,我先去忙活了。”

程弯弯也没多留,正准备走,就见赵老太太和陆映雪一起过来了,两人手上各拿着一张纸。

赵老太太手上的纸写着:大河食堂,直走三十步。

陆映雪手上的纸写着:大河酒酿,直走三十五步。

程弯弯哭笑不得,这两人还挺会做做生意,直接从客栈拉客。

别说,能住客栈的那都是有钱人,要是光顾食堂和酒坊,肯定不会舍不得花钱。

她摸了摸下巴说道:“去城里把这两幅字装裱起来,挂在客栈牌子上,这样顾客一眼就能看到。”

这字都是虞夫子所写,写的格外潇洒飘逸,挂在客栈的墙壁上也很好看。

陆映雪点头:“我就说差了点什么,确实该装裱起来,我现在就去一趟城里。”

她是个风风火火的性子,一刻都停歇不得,拿着赵老太太手里的字一起走了。

程弯弯也没在客栈多留,明日儿子大婚,她这个主事人,需要干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她马不停蹄回到自己家里,四处查看缺漏,忙的脚不沾地……

第397章 赵二狗迎亲

一夜未眠。

赵二狗这个新郎官睡不着,程弯弯这个长辈也睡不着,院子里过来帮忙的妇人们也睡不着。

整整一晚上,院子里的妇人们都在切菜洗菜备菜,天还没亮,所有菜就都准备好了,用大碗盆子桶子分开装好,都放在锅灶边上,随时可以开火。

赵老头子和赵老太太稍微眯了一个时辰就起来帮忙了,老太太去各家各户借碗盘筷子,老头子则让各家将桌子椅子都搬过来,程弯弯家的院子摆不下,就摆在肥皂工坊门口的大平地上,上百张桌子摆开,加上长椅,这场面还真是挺壮观。

“大旺,去搬木柴来!”赵有银扛着一口大锅差使道,“二旺,你也别闲着,水不够用了,去挑水!”

他扛着锅架在灶上,准备开始蒸饭,他今天的任务,就是负责上千人的主食,有白米饭,也有粟米饭,两口大锅一起蒸,至少要蒸几十锅出来,这个不是个轻便的活儿。

赵有财的任务是迎客,客人上门送礼,他负责收礼入库,言掌柜则负责记录礼单,两人互相配合。

“朱婆婆,咋这么早就来了?”赵有财笑着冲朱老婆子打招呼,“这会天都没亮,咋不多睡会。”

朱老婆子将手里的一个布包递过去,这是朱家准备的新婚贺礼,一块红布,二十个红鸡蛋,这些其实就够了,但她私心还让虎子去城里买了一个长命锁回来,送给新婚的小两口,希望他们早生贵子。

她老人家送了贺礼后,笑着道:“大山娘邀请全村人吃酒,上百桌客人哪里忙得过来,我老婆子年纪虽大,但也能做点事,帮忙端盘子也能给大山娘省点事不是?”

说着,她老人家走进灶房,这里头已经来了许多妇人,各司其职,各自忙碌。

吴慧娘是主厨,负责给帮厨安排活计,帮厨再将零零散散的小事儿安排下去,大家有条不紊的为午宴做着准备。

文氏也有两把刷子,素炒类的菜都是交给她来做。

孙氏则在外头和几个妇人一起盯着烤全羊,四五十只羊杀了放在火上烤,这吃法,她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一个个稀奇的不得了。

屋子里,程弯弯也没闲着。

她和赵媒婆一起,帮着赵二狗将新郎服穿上,大红色的新郎装很是合身,头上戴着红色的帽子,整个人的气质顿时就不一样了,再喊二狗,就好像亵渎了这一身衣裳。

赵二狗显得很是紧张,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了。

“哎呀,那几个陪着接亲的小子跑哪去了?”赵媒婆迈出屋子,扯着嗓子喊起来,“三牛,四蛋,大旺,二旺,你们几个赶紧过来换衣裳!”

本朝风俗,新郎这边接亲时,需要本家未成婚的兄弟一起去,以此彰显男方求娶的诚意。

四套服装早就准备好了,也是一身红,不过没有帽子,四人并列站在新郎官的身后,迎亲团的架势瞬间就出来了。

这时候,天色慢慢亮了,轿夫抬着花轿而来,家中那匹马装饰之后也被牵过来了,还有敲锣打鼓吹号的队伍也在门口集结起来。

“吹吹打打一路走过去,差不多就到了吉时。”赵媒婆满脸喜庆,“新郎官,准备上马了。”

程弯弯给赵二狗系上大红花,柔声道:“景成,从今天开始,你就是一个真正的大人了,有了属于自己的小家,就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去吧,将莹莹接回来。”

赵二狗突然跪下来,给程弯弯磕了三个头,这才起身朝外走。

他翻身上马,走在最前头,身后跟着四个弟弟,再后面是花轿,紧接着,是敲锣打鼓的队伍。

新郎官一出门,院子门口就开始放炮竹,噼里啪啦的炮竹声中,号子吹起来,锣鼓敲起来,吹吹打打,热热闹闹朝着河口县而去。

一路走了一个多时辰,终于到了河口县。

这会儿太阳已经高升,金色的光芒洒下来,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走在阳光下,十分引人注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