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281节(1 / 2)

加入书签

站在边上的程弯弯声音极冷:“孙家嫂子,我去药店问过了,你买的是蒙汗药,超量则会致命,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算得上是毒药。这跟清白已经没关系了,你是蓄意谋害亲外甥女的性命,若是报官,你这个主谋和孙小磊这个帮凶,应该会被判流放三千里。”

孙大嫂的所有声音卡在了嗓子眼。

“春花现在都还没醒来!”孙氏怒吼道,“我闺女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我一把火把你们孙家给烧了!”

孙大嫂这一刻才慌了,她买药的时候,掌柜似乎是提醒过,只能放半包,她为了尽快成好事,叮嘱小磊放一整包,不会真的出事了吧?

“如果你再在我们赵家闹,敢在外面败坏春花的名声,我们赵家就去告官!”赵老太太恨声道,“看到你们母子二人就恶心,还不快滚!”

孙大嫂连忙将掉在地上的铜板捡起来,拉着自己儿子就走了。

院子里终于清净下来。

孙氏高昂的头颅也垂落下来,声音里带着懊恼和自责:“都怪我,我不该瞎了眼要把春花嫁回我娘家去……要不是出了这档子事,我哪知道我那大嫂竟然是这种人,还有小磊,平时多听话老实的孩子,怎么就敢对春花做这种事,我有眼无珠,瞎了眼啊……”

“你知道就好!”赵老太太冷眼剜了她一下,“从今天开始,你好好带轩轩就行,春花和冬花的婚事你都别插手了!老三,明儿你去城里买点东西,去沈府专门感谢一下阿福,要不是有阿福这孩子,我们春花就真的被毁了!”

赵有财连连点头。

程弯弯将手里睡着的赵明轩递给孙氏,淡声开口道:“他三婶,古人说,祸从口出,这话确实是没有说错。孙家世代在桂花村种田,怕是想破脑子都想不出生米煮成熟饭这一招,你说,孙家嫂子是受了什么启发?”

孙氏脸色一白,她已经知道为什么了。

“郑家和林家的事,是从你嘴里传出来的,而今春花算是因你受灾。”程弯弯的目光微微锐利,“他三婶还是得在嘴上安一个把门的,记住了,有些事能说,有些事不能说,祸从口出这句话并不是危言耸听。”

赵老太太极其赞同:“老三媳妇,你多跟你大嫂二嫂学一学,想说话的时候去干活,干累了就不会想说话了,以后我再听你这张嘴胡咧咧,一天不许吃饭!”

孙氏自然是连忙答应下来。

程弯弯迈步进去看春花,请了郎中吃了药,春花大概明天才能醒来,没什么大碍。

第二天清晨,春花果然是醒了,不过老太太担心她没有好利索,特意带着过来跟程弯弯告假。

“大伯娘,是我给你添麻烦了……”

春花一脸自责,昨天她出事,导致酒楼提前歇业,得罪了不少提前订餐的顾客。

程弯弯拍了拍她的肩膀:“赚钱是其次,主要是你要把身体养好,先在家里休息个两天吧。”

赵老太太让春花赶紧回去躺着,然后拉着程弯弯进屋子:“我昨儿琢磨了一宿,心中有了几个适合春花的人选,都是村里瞧着长大的孩子,你听听看,参考一下……”

正说着,外头响起阿福的声音:“婶子,老夫人让我带了一条新鲜的鹿腿来给您尝尝鲜。”

程弯弯连忙出去,就见阿福怀里抱着一条至少七八斤重的大鹿腿,切口处还在渗血,看起来就很新鲜。

魏红英连忙将鹿腿接了过去,拿进灶房里去处理。

阿福挠了挠脑袋:“我还带了些补品过来看春花,她醒了吗,身体咋样?”

赵老太太笑着道:“你这孩子,咋还这么客气,春花她爹一大早去了沈府,看来你们是没碰到,你别担心,春花已经醒了,我让她躺床上估计也躺不住,想来是在院子里干活,你过去瞅瞅吧。”

阿福点头,拎着补品就过去了。

程弯弯摸了摸下巴,和赵老太太对视一眼。

老太太也明白了这个眼神,呐呐开口:“阿福这孩子是挺好,不过比春花小一岁……”

“现在想这些太早了。”程弯弯失笑道,“得先看看两个孩子是不是有这方面的想法,慢慢观察,别戳破了,不然容易闹尴尬。”

赵老太太点头。

阿福这孩子,她实在是太喜欢了,他们家老头子更喜欢,怕是巴不得拐来当孙女婿。

但是这事儿吧,急不得。

第449章 全部卖光了

下午时分。

程弯弯和里正坐在院子里,商量定价之事,赵铁柱负责记录数据。

村中的旅游娱乐项目开发的差不多了,该准备的道具也都准备好了,只等六月一到正式迎客。

“荷塘是大山娘你们自家的,人头费二十文。”里正开口道,“茶水果子点心让赵三娘来负责,这部分定价我打算分成三个档位,一些穷点的书生喝普通茶水,价格五百文钱,中档茶水一两银子,高档则二两银子,如何?”

程弯弯点头,没有任何意见。

大河村发展旅游业,一些服务全部分散承包出去了,比如茶水之类由赵三娘负责,游河游湖都是赵二爷一家人来负责,狩猎之事交给了赵猎户,那些投壶击鼓传花的活儿,交给虞夫子来负责,一些主题韵脚什么的,村里人不懂,也只能虞夫子提前写好,再让陆映雪去主持。

因所有道具都是村里花钱来制作,收成归入村里公共收益,然后给这些分摊负责的人发放工钱,等到了年底之后,全村人都可来分红。

价格方面,程弯弯和里正是斟酌了再斟酌,大部分比照云溪杏花苑。

杏花苑是一个比较成熟的踏青郊游场地,每年春天秋天雪天都吸引着许多文人雅士、贵妇小姐们前去游玩,十人左右,要想吃好喝好玩好,花费至少是四五十两银子,对村户人家来说,这笔钱可谓是一辈子都存不到的巨款,但对城里的贵妇小姐们来说,五十两银子,就是几个月的零花钱而已。

而且很多时候,这些文人雅士们会凑份子出来玩,也就是一人凑个几两银子,分摊到每个人头上并不算多,他们的钱除了买笔墨纸砚,还有一部分就是用在了这种社交之上,所以,在许多游玩场所,常常能看到书生们的身影。

“好,那就这么定了。”里正看着价格表,咧嘴笑起来,“希望这部分收益能让村里人的腰包鼓起来。”

这些价格定的很高,他总觉得会比集市的收益更可观,一想到年底分红的场面,里正就笑的合不拢嘴。

程弯弯将虞夫子送来的宣传画和广告单拿出来:“让村里那些半大的孩子去城里发,平安县凤凰县河口县白云县……每个县城都必须宣传到位。”

“放心,这事儿一定办好。”里正将一大摞单子接过来,然后拍了拍铁柱的肩膀,“等宣传到位后,想来会有不少人来村里预定游玩,接下来的事就交给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