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333节(1 / 2)

加入书签

“程兄这首诗倒是与众不同。”傅哲理的目光落在极具风骨的一幅墨宝之上,“第一句,写棉为何物,第二句,写棉之丰收,第三句,以民之视角回忆往年冬寒之苦,第四句,写民喜笑颜开……这首诗,以小见大,立意极佳,没有阅历之人,根本就写不出,难怪皇上说,程兄的诗为今年进士之最……若不是我长得差了一点,这探花郎就该是我了。”

他这话不是自谦,他虽从小在宫里读书,享受着最好的教育,但事实上,他和程昭的才华不相上下。

在殿试之前,他父亲就告诉他,他和程昭为状元的可能性,是一半一半。

最后,他成了第一名,而程昭只是第三,不是因为程昭的能力只能排第三,而是因为他出身寒门,皇上不想让一介寒门太出挑被人构陷,所以才钦点程昭为探花郎,算是一种变相的保护。

傅哲理开口夸赞后,一些拍马屁的人自然也跟着一起夸程昭。

趁着这个机会,程昭开口道:“各位都知道,我出身贫寒,来自很远很远一个村庄,我祖父祖母是农民,亲爹亲娘也是农民,村子里的每个人,都是靠天地吃饭。一个农村家庭要供养一个孩子读书,很是不易,我能出头,是靠全族筹款供出来的。而这世界上,像我这样挣扎求学的人,还有很多很多。”

“如今我也算是读出来了,但还有更多的寒门子弟在挣扎,他们可能买不起一块墨,买不起一支笔,买不起一本书,慢慢的,放弃的人越来越多……所以才会有古人云,寒门难出贵子……”

他这话,让现场不少读书人感同身受。

有那么三四个读书人和程昭一样,是穷苦出身,走到进士这一步,当了天子门生,成了全家全族的骄傲,他们在故乡成了传奇,可是来到这京城,才知道自己多么渺小,甚至,他们有些人都不敢提自己的出身,就怕被这个圈子排挤。

万万没想到,程昭竟然如此大方承认自己贫寒,这让他们羞愧不已。

还有些人家境还行,但是这么多年读下来,那么大的花销,于是家中爹娘卖房卖田,慢慢的,家中也一贫如洗了,读书对他们这些人来说,真的很难,回想过去的不易,一个个鼻尖酸涩。

“我曾经受过苦,所以,希望跟我一样的人少受些苦。”程昭缓声开口,“我打算创建阅览阁,让广大贫寒学子不再为昂贵的书籍发愁,目前的问题是,缺乏大量书籍,程某厚颜恳请各位同窗同僚捐赠书籍,受惠的贫寒学子一定会感谢大家的恩德。”

他这话一出,在场顿时安静下来,文人雅士们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会有这么一出。

那些对程昭的话感同身受之人,基本上出身寒门,每一本书都是他们费尽千辛万苦而来,满纸辛酸泪,根本就不舍得捐赠。

而那些有钱人的子弟,无法感受贫穷学子的苦,也不觉得自己有义务去帮助这些人,一个个无动于衷。

现场有些诡异的安静。

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却精神百倍的声音传来。

“我捐赠一百册!”

第548章 章大人的心思

院中读书人齐齐回头,就见一个精神矍铄的老者走进来。

这老者,大部分人不认识,只有一些常常出入宫廷的世家子弟才见过,是鸿胪寺卿章大人。

鸿胪寺卿掌管外交事宜,和周边国家打交道,要么是在家里研究外文书籍,要么是出使边塞,而宫廷宴请外来使者时,在场的进士也不够格参加宫廷宴会,自是不认识他老人家。

傅哲理率先迎上去:“章大人前来,有失远迎,是晚辈失礼了。”

“听说今年圣上钦点的进士都在这里参加诗会,我也想感受一下年轻人的才华,就不请自来了。”章大人摸了摸胡子,目光落在程昭身上,“程大人,我刚刚在院子门口,听到你说要创建阅览阁,虽然我并不知道具体情况,但若此事能造福广大寒门书生,也算是功德一件,我让人从书房挑选一百册书捐赠给阅览阁。”

程昭连忙拱手:“多谢章大人,厚情盛意,昭铭感五内。”

傅哲理笑着开口:“章大人不仅心系国事,还为寒门子弟操心,乃我等楷模,我傅家有私塾,我就做主从私塾挑选五十册书籍捐给程兄的阅览阁吧。”

有这两人带头,现场的进士们也不好再干站着。

“我捐赠三十本。”

“我也捐二十册。”

“我家境贫寒,只能捐五本略表心意。”

“……”

程昭顿时大喜。

他提起毛笔,落笔写下每一位赠与者的名字,在场一百余人,捐赠最多者是章大人,捐赠最少者是那些和程昭同样穷苦出身的贫寒子弟,每人至少捐赠一本,这些书零零散散加起来,共计五百七十八册书。

虽然这数量与程昭想象中有些相差甚远,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有人愿意捐赠,那后面再号召时就容易多了。

记录的事情结束后,程昭再次向章大人道谢。

“年轻人有格局,以后能成大事。”章大人很是欣赏的拍了拍他的肩膀,“只是这阅览阁筹建起来,除了需要书籍,更需要钱财,你若是有困难,其实可以向朝廷上书……”

程昭笑着摇头:“皇上日理万机,怎可用这等小事去烦扰……这阅览阁并不是下官一人牵头,还有另外两人,一人是下官的姑姑,也就是穗安人,另一人是一位隐士高人,人称东流居士,阅览阁暂时不需为钱财烦忧。”

东流居士,就是他的恩师虞夫子,若有朝一日能沉冤得雪,东流居士的身份则会大白天下,但若是没有那一天,那么世人将永远都不会知道东流居士是何人。

章大人并不关心东流居士的身份,他笑着道:“听说程大人后天大婚,不知老朽可否去讨一杯喜酒?”

程昭拱手:“章大人若是来喝喜酒,只会令我程家蓬荜生辉,求之不得。”

章大人大笑起来:“我还挺喜欢你这小子,你的字是什么,以后我就叫你的字了,也显得亲近一些。”

他和穗安人的亲侄儿交好,穗安人应当不会吝惜赐教吧……

程昭和章大人聊了小半个时辰,诗会结束之后,这才回家。

他没有回京郊的院子,而是先去了一趟程弯弯的住处,将今日募捐书籍的事情仔仔细细说了一遍。

“捐赠之事会在读书人圈子里传开,应该会有人自发捐赠。”程昭踌躇满志,“接下来,我会继续参加诗会,一是号召捐书,二是让读书人都知道京城即将新开一家阅览阁。”

程弯弯将画好的设计稿拿出来,开口道:“你租的那个院子,是二进院,地方很宽敞,我这样设计了一番:第一进院为看书的地方,放置桌椅,环境要装修的清雅一些……第二进院为书房,一共是八个屋子,书籍分成八个类别分开摆放,每个屋子可摆放至少十二个立式书架,一个书架至少能放置两百本书,也就是说,你今晚募捐的数量,仅能放满两个书架……”

闻言,程昭的面容也严肃起来。

五百多本书听起来确实很多,但这么一算,就完全不够用了,仅在书生群体中募捐,似乎不太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