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335节(1 / 2)

加入书签

“二姑,章大人来参加婚礼,就是为了和二姑见一面。”程昭开口道,“上回万寿节上,二姑在寿礼上所绣的外国文字,让章大人很是震撼,原来是没机会和二姑见面,如今二姑来了京城,章大人自然就找上门来了。若是二姑觉得不方便,我就出言拒了。”

程弯弯有些好奇,那些文字她是从章大人的书上抄来的,为何会让章大人震撼?

她是不会给自己留疑问的人,迈步就朝亭子走去。

这里一直有下人来来往往,不算是私下见面,再说,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和六十多岁的老者单独见面,一般人都不会多想什么。

“见过章大人。”

程弯弯站在台阶下行了个常礼。

“穗安人!”章大人蹿起身过来,“自去年万寿节之后,我就一直想见穗安人一面,可惜穗安人远在湖州一个村子里,我一把老骨头了,走不了这么远,一直留着遗憾。如今终于见着了,还望穗安人为老朽解惑呀。”

程弯弯在亭子里坐下来:“解惑?这话是从何说起?”

章大人从袖子里取出一张纸,这纸上写着几行字,正是程弯弯让人绣在棉被上的文字。

程弯弯看过一些外文书籍,其实大宇国的版图和她原来历史上的朝代有些相似之处,比如南方北方西方都有一些少数民族的人自立为国,每年给大宇朝进贡,还有远一些的国家,譬如和波斯差不多的瑟索国,和倭国差不多的腊基国,和西方差不多的阿萨布,和阿拉伯差不多的班尼……这就是为什么她懂这些国家语言的原因。

只不过这些国家的具体方位和她原来了解的有些许的差别……

“瑟索国和大宇朝往来最多,一直有丝绸和瓷器交易,他们国家的文字,我基本上都懂,腊基国文字和大宇朝相似,我也懂些许,这两个国家就不说了。”章大人迅速的说道,“阿萨布离大宇朝很远,书信往来相对较少,我懂的不多,所以想问问,这句话,穗安人是如何翻译出来的?还有最后一行……我也是回去翻书才知道原来这是班尼国文字,敢问穗安人,是怎么知道用班尼国的语言写寿词?”

程弯弯一脸无辜:“章大人,这些文字不都是您让人发行的那本《异地志》上的么,我是照着上面写的。”

章大人立即掏出一本书,因为整个大宇朝,就只有这本书上有班尼国文字,是他从班尼国使者带来的信上誊抄下来写上去的,可是,他并未在文字旁边标注翻译,穗安人怎知这是祝寿的意思?

程弯弯接过书,翻到中间某一页:“这里是介绍阿萨布人文风情的文章,这里有一些单词,太阳,月亮,大山,崩裂等……我就是将这些词连在一起,串成了寿词,如日之升,如月之恒,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至于班尼国……”

她没法解释了,她看到这本书上一大长串的阿拉伯语,以为大宇朝和班尼国来往密切,直接就自己写上去了,可万万没想到,班尼国语言只存在于这本书之上,且还没有任何翻译,早知道就不写了……

“班尼国咱们先不说了,三五年才有一次书信往来,不值一提。”章大人满脸激动,“说阿萨布吧,我知道这些词汇,但是将这些词汇串在一起的这些词,穗安人是如何知晓的?”

程弯弯:“……”

阿萨布的文字是英文,可以说,每一个华夏人都遭到过英文的荼毒,她学了二十多年英文,后来成了企业一把手之后,接触的外国客户越多,就越感觉英文的重要性,私下上了不少英语培训班,她的英语水平算是很不错了。

她看到书上有月亮太阳等词汇,脑海里就会自动蹦出中间的介词连词……她根本就没想到,大宇朝只研究过阿萨布国家的名词形容词等易懂词汇,还未涉及到介词连词转折词,更没有时态一说……而这句寿词,有四个连接词,两个转折词,以及将来进行时……

被章大人亮晶晶的眸子盯着,程弯弯硬着头皮开口解释:“我以前去外地,意外碰到了一个阿萨布的商人,因为好奇就多聊了几句,所以对阿萨布语言有些许的了解……这些串词是他们口语中经常用到的,我习惯性就写上去了,章大人,我没写错吧?”

章大人立马从袖子里掏出一大堆信件。

程弯弯:“……”

这袖子里究竟装了多少东西,感觉一直掏不完似的,她顿时头皮发麻。

第552章 此乃欺君之罪

亭子的石桌上,放着十几封信件。

程弯弯随手拆开了一封,是英文信件,三四页纸,很长很长。

章大人咳了咳,不好意思的说道:“因为阿萨布和大宇朝相距太远,书信也不多,就这么一些,三四页纸,我往往只能翻译出半页大宇国的文字,也不知道翻译的对不对……还请穗安人帮忙看一下是何意思。”

程弯弯看英语和看母语差不多,只不过这其中用了些古老的英文用法,所以需要反应一会,但也不妨碍她了解这封信的意思,就是一封普通的问好信,东扯西拉说了三四页。

她放下信件,开口道:“这猛地一看我真看不懂,章大人就别为难我了。”

“那穗安人慢慢看。”章大人再从袖子里拿出一本书,“这是阿萨布词汇收录册,我让人专门整理出来的,穗安人可以对照这本词汇书慢慢翻译……”

程弯弯头疼:“我三天后就离京了。”

章大人满脸失落:“那三天能翻多少就翻多少吧,这事儿对大宇国很重要,还请穗安人帮帮忙,老朽一定会在皇上面前歌颂穗安人的功德……”

程弯弯:“……”

总觉得是在道德绑架。

可是见章大人胡子发白还为这些国事操心,她也不忍心拒绝。

这些信件看起来多,事实上她半个时辰就可以搞定,算了,帮帮这位老人家吧。

办完大事之后,章大人整个人都松懈下来,回到喜宴上继续喝喜酒。

程弯弯将信件放进袖子里,然后让齐婆子收好,这才和林夫人一起去新房看新娘子。

新房是这个院子的主院,最大一间房子,处处摆放着嫁妆里的摆设,四处贴着大红喜字,进门处守着两个婆子,新房门口站着一个丫环,走进去了还有一个丫环贴身伺候着。

新郎新娘已经在新房按照规矩喝了交杯酒,新娘头上的红盖头也已经取下来了。

司徒曼今年十五岁,还是个小姑娘的样子,画了略显成熟的新娘妆,也还是个小孩的样子,眼睛很大,睫毛很长,眼神格外灵动。

带程弯弯和林夫人走进来的婆子介绍道:“小姐,这位是林夫人,这位是穗安人。”

“见过林夫人,见过穗安人。”小姑娘立即起身,满脸笑容,“要不是林夫人从中牵线,我也不会跟郎君结为夫妇……”

“咳咳!”

边上的婆子大声咳嗽,三小姐一个姑娘家,咋不害臊说这种话,也不怕被人笑话。

司徒曼脸一红,看向程弯弯道:“穗安人真的好年轻呀……”

程弯弯笑道:“现在该叫二姑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