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364节(1 / 2)

加入书签

他因为太着急抓住贺霄,所以走错了路,今天算是栽在大河村了……但,来日方长。

“臣妇接旨,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程弯弯大喜,双手举过头顶,恭敬的将圣旨接过来。

她是真的没想到,皇上竟然给她安排了这样的惊喜……明明早就已经给她写了升职的圣旨,却在她去索要赏赐时,还大方赏赐了黄马褂,这个皇帝真的很大方,她不介意为大宇朝奉献出更多的光与热!

明公公笑着道:“请问穗恭人的大公子赵景行可在?”

他说赵景行时,程弯弯一时还没反应过来,因为老大一直在村里,所以一直是叫大山,根本就没有机会用到赵景行这个名字。

赵大山立即抬起头:“草民在。”

明公公再次抬手,身后的小太监再次将一个圣旨放在了他手上。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平安县大河村人士赵景行,深知棉之习性,助力棉之推广,免大宇朝百姓冬寒之苦……朕闻赵景行品性敦厚,擅长农事,特破格封为七品掌棉令史,赐官服官帽,钦此!”

赵大山猛地抬头。

嘴唇呐呐的张着,还抬手搓了搓耳朵。

他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明公公笑着道:“赵令史,还愣着干什么,接旨吧。”

“我、我……”赵大山顿时结结巴巴起来,“我啥都不会,担不起掌棉令史……”

“你这孩子瞎说什么胡话!”赵老太太一巴掌扇在大孙子后脑勺上,“整个湖州,也就只有你种棉花种的最好,亩产最高,你要是担不起,请问谁担得起?”

说着,她老人家看向明公公,“我们村里人没见过世面,让公公看笑话了。”

赵大山看了一眼自己娘亲,见娘亲点头,他这才膝行爬过去,毕恭毕敬接过圣旨,脑袋在地上磕的砰砰直响:“谢皇上,谢明公公,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程弯弯的唇角带上笑容,这皇帝,比她想象中的更大方。

虽然掌棉令史只是一个微末的七品小官,但,大小也是个官员,他们家中现在有三个有品级的官,她是四品恭人,死去的赵有金是七品护军,赵大山是七品掌棉令史,也足够能撑起一个家族了……日后四蛋走上官场,应该会轻松许多。

程弯弯以为这样就完了,谁知,明公公再度开口:“平安县县令沈东明,接旨吧。”

沈县令跪在人群中,嘴角一直咧开在笑,他为程弯弯感到高兴……他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没想到竟然点到了他的名字。

他大声道:“微臣在!”

“……沈东明任平安县县令十多年以来,虽无突出政绩,但未贪污受贿,草菅人命,平安县百姓安居乐业,也算是一功……这两年来,平安县辖区政绩突出,从再生稻,到流民处置,再到发现煤山……以及如今水力风车、脱粒机……沈东明治理下民有所安,吏治清明,着即破格提拔为户部五品员外郎,待平安县新县令到任后尽快赴京就职,钦此!”

沈东明呆住了。

他竟然从七品连升两级,成了五品员外郎!

此员外郎非彼员外郎,一种是商人买官当一个候补的挂职闲散员外,另一种是六部之中的员外郎,在朝中担任要职,属于天子近臣。

县令的升官路线,一般是地方官,再当三年巡察御史,机会好可升为知府,再在这个位置上干个十年左右,才可能升到省里去,有些县令,穷极一生都不可能升到省里,更别说去京城当官了。

他这不仅仅是连升两级,更是突破了以往县令的升迁路线,这是天大的圣恩。

“微臣叩谢皇上,一定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微臣定殚精竭虑为皇上排忧解难,为大宇朝做更多力所能及的事……”

明公公将圣旨合起来放在沈东明手上,笑着道:“圣旨已经读完了,大家都起来吧。”

村民们一个个激动的要命,围在一起说个不停。

“天哪,大山娘现在是四品恭人了,我滴个乖乖,真的吓死个人。”

“大山娘升官很正常,关键是,大山这孩子竟然也当官了,没想到种棉花种得好也能封官,长见识了。”

“你懂什么,这是皇上看在大山娘面子上才给大山封的官。”

“大山当官可以说是靠他娘,咱们县令大人这是凭本事升官了呀,这么多年以来,平安县从来没有冤假错案,更没有苛捐杂税,照我说,县令大人早该升了,竟然等到了现在。”

“沈大人以后一定还能往上走,真替沈大人高兴……”

明公公突然一拍脑门:“对了,你们村的里正在吗,皇上让咱家带一句话。”

里正立即从人群里挤出来,一脸诚惶诚恐的样子:“草民就是大河村的里正……”

“皇上说赵里正治理大河村有功,值得赞扬,若是赵里正能通过县里考核,即可升为九品县丞,分管平安县事务。”明公公笑着道,“这也是因为皇上听说大河村要改成大河镇,需要熟悉村子的人来管辖,所以特意给你一个机会,你可要珍惜呀。”

里正目瞪口呆。

九品县丞!

老天爷啊,他竟然也能升官了,是今天升官的人太多了,他跟着做青天白日梦吗?

第606章 索要医药费

大河村的人围在一起热热闹闹,显得贺凌形单影只。

他昨晚就该来大河村,昨晚就该将这群刁民一网打尽……今日接二连三的圣旨,让整个大河村鸡犬升天,他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但只要贺霄还活着,只要贺霄曾经在大河村居住过,那么,他就有法子让整个大河村付出代价。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他忍得下这口气。

他冷冷开口:“恭喜穗安人升官,哦不,应该叫一声穗恭人了,穗恭人升迁之快,真是令人羡慕。”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