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367节(2 / 2)

加入书签

一般村庄都是宗族关系,且里正里长之类的管理职位不入衙门编制,所以在这件事上村里可以自行决定,当然,若是定下来后县令不满,也能直接罢免。

“铁柱是我亲孙子,这事儿由我来拍板不太好。”里正摸了摸胡子,“这样吧,咱们村不是有举手表决的先例么,这一次,也让全体村民参与来决定,要是大家都选铁柱,那就是铁柱,若是大家心目中有其他人选,我也不介意让其他人来当这个代理里正,大山娘觉得咋样?”

程弯弯点头:“确实是让大家来决定比较好。”

大河村已经不是从前简单的村落了,最开始是赵家主导,一切事务都是赵家说了算。

但现在少姓人的人数加起来,差不多要超过赵家人口,赵家再一言堂的话,就有些不合适了。

民主选举,无疑是目前最好的办法。

第612章 毛遂自荐当里正

九月初,秋老虎还在。

清晨的温度比较低,大河村的众人被里正叫到大槐树广场上开会。

每次开会,都是有重要事情宣布,村里人来的很齐,不会走路的小朋友都被抱着过来了。

“如今大家都忙,我就长话短说不耽误大伙儿时间了。”里正大声道,“大家也都知道,我被皇上特许可破格升为九品县丞,其实我也不想,但没办法,皇上下了命令,我这等草民只能遵从……”

“这半年我要看书,争取通过县里的考核,村中的事务难免会懈怠,我和大山娘商议过后,决定从村中年轻一辈中选一个人来当代理里正,若是做得好,等我升任之后,就正式管理大河村事务。现在,大家伙可以提名,当然,也可以毛遂自荐,毛遂自荐是什么意思,大家应该都懂吧,不懂的话,问家里读过书的孩子……”

村里人顿时议论纷纷起来。

里正这个职位是村里一把手,在村里有说话权,还能拿县里的俸禄,谁不想当呢?

但大家也都知道,要管理一个村并没那么容易,首先就是要有地位,不然村里人凭啥服你管,其次,还得有真本事,不然大河村里里外外这么多事,根本就处理不好……

众人议论纷纷,没有一个人站出来。

赵铁柱看了一圈,最后迈上了台阶,站在最高的石头上:“各位阿爷阿奶叔婶哥姐们大家好,我是赵铁柱,我毛遂自荐当代理里正。这一年来,我协助阿爷处理大河村事务,对村中各事项十分熟悉,能很快上手,相信我是最适合这个位置的人。若我能成为代理里正,我一定会更加严苛的要求我自己,努力建设好大河村,让咱们大河村的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

赵老头子带头鼓掌:“好!!”

紧接着,所有赵姓人也纷纷鼓掌。

徐族长本来还想让一个孙子也来个毛遂自荐,但是看到铁柱的人气之后,就放弃了这个打算。

第二姓氏徐家都没人出头,其他小家族就更不可能来争当里正了,于是乎,只有铁柱一人毛遂自荐,最后以高额的选票通过了选举,正式成为大河村代理里正。

开完会后,村民们各自去忙碌。

如今正是收棉花的季节,地里雪白的棉花大朵大朵盛开,需要及时收回家晒干。

程弯弯家中两百亩棉花田,那真的是要忙疯了,家里的婆子丫环侍卫,都得下地去帮忙将棉花收回来。

收回来的棉花堆在院子里,请村里没什么劳动能力的老头老太太,以及一些半大的孩子前来帮忙剥,剥出来了再摊到屋顶上去晒,大太阳底下暴晒个三五天就行了,但若是遇到阴天雨天,那就得多晒一阵子。

当初建造水车之时,程弯弯答应给一些村借钱的条件是,这些村必须将棉花优先售卖给她。

是以,当棉花晒干之后,农人们陆陆续续用牛车拖着棉花来大河村。

去年棉花的价格是五十文钱,今年种棉花的人多,产量也大,所以程弯弯开价是二十文钱一斤。

有些没有建造水车的村落,会把棉花带到最近的市场上去出售,市面上的商人不敢和穗恭人恶性竞争,开价都是二十文钱一斤,能收多少是多少……主要原因是,去年那个和穗恭人抢生意的胡掌柜,生意爆好嘚瑟至极,被人揭穿坑了穗恭人之后,就再也无人光顾胡记布庄了,前几个月,胡记布庄惨淡关门,令人唏嘘不已。qqxδnew.

胡记布庄的事,程弯弯根本就没有关心过。

她大量收购棉花,光是大河村就收了三十万斤左右,各村各户送来的加起来超过了百万斤,大量的棉花能做很多事。

去年只拿了一万斤做棉质里衣,完全不够卖,今年她分出五十万斤用来做棉质里衣,这部分的收益虽然要和曹莹莹的绣坊分成,但也足够她赚个盆满钵满。

而剩下的几十万斤棉花,和去年一样,一小部分发放给冬天来干活的底层老百姓,另一大部分,她打算来做行军用的被子和冬衣,然后无偿捐赠给军部。

她如今是四品穗恭人,棉花也是因为她得以推广,那么,以她的名义捐赠寒冬军需物资,她为大宇朝的奉献才会被更多人记住。

她这种没有家世根底的人,没有任何势力可以依赖,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广大的民心。

她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她有自己的脾气和性格,更有自己想要保护的家人,不可能永远在规矩内办事,若是哪一日犯了什么错,这广大的民心,就是她最好的护身符。

这一忙,就到了九月中旬。

程弯弯算了算时间,小正和四蛋也该从京城回来了,本来之前说是八月初八正式出发,后来写信说是有点事情耽搁了,延迟了出发时间,差不多正好是两天前后到家。

这会儿,再生稻也差不多该收获了。

在收获之前,里正家里办喜事儿了,是赵铁柱大婚。

他今年十七岁了,娶的是平安县城方家的姑娘,这方家,就是以前铁柱当学徒的铺子,跟着学习读书认字,所以最初,整个大河村就只有铁柱会写字,如今两个孩子年龄到了,就抽时间将婚事办起来。

里正是人逢喜事精神爽,穿着最新的衣裳,在门口迎客。

程弯弯带了礼金五百文钱,加上二十个鸡蛋和一匹红绸布登门贺喜。

毫无意外的,她再一次被请为主婚人,有了上次的经验,这次就利索多了,说了一大堆吉祥的话,让两个孩子拜堂礼成,就可以开席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程弯弯被村里热心的大婆大妈围住问赵三牛的婚事。

“这孩子去京城咋就不回来了呢,过完年也十七了吧,再不娶媳妇就要打光棍咯。”

“打光棍倒不至于,只要大山娘看得上我闺女,我就让闺女等三牛,他啥时候回村,啥时候办婚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