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383节(1 / 2)

加入书签

他打算找个机会和穗恭人聊一聊这缝合术。

程弯弯并不知道有人等着要跟自己促膝长谈,她足足睡了两三日,精神才渐渐好起来。

吕夫人为她准备了许多干净的衣裳和珍贵的首饰,专门安排丫环伺候她。

她换上干净的衣衫,打扮的整整齐齐,起身去隔壁看看赵大山的情况。

“见过穗恭人。”廖神医微微屈膝行礼,“赵大人头部的伤口已经愈合,右腿无碍,只有右臂骨折需要将养个百天才能恢复如初。”

程弯弯福身道谢:“多谢廖神医。”

廖神医摆手:“我听人说赵大人后脑勺的缝合术是在穗恭人的指导下完成的,请问穗恭人怎么会想到用这样的法子呢?”

“这还得从两年前说起。”程弯弯笑着道,“那会儿我家里养了一头怀孕的母羊,母羊生产时难产,我就想着把母羊的肚子破开取出小羊,但这样一来,小羊生下来没有奶喝,也容易死……最后是剪开产道帮助生产,然后缝合,没想到,母羊竟然挺过来了。当时我上山时,我儿子都快没气了,我也只能死马当活马医,还请廖神医不要笑话。”

廖神医犹如醍醐灌顶一般愣住了。

他的缝合术,主要是用在外伤,后来摸索出的内部缝合术,也主要是针对肠道,比如肠见一头,可直接用针线连起来……他还从未想过,竟然可以用在产妇身上。

若破开产妇的肚子,取出婴孩,再将产妇肚子缝起来,该会有多少产妇能从鬼门关前捡回来一条命。

但,肚皮不比肠道,分层太多,缝合起来极其复杂。

可是没关系,他才四十多岁,他还能再研究个十几二十年,一定能研究出妥善的法子……

见廖神医沉思起来,程弯弯就没有再多说了。

她不是医学生,对这方面不是很了解,只能略微提点,让廖神医用古人的智慧去完善古代的缝合手术,若是真有一天能用在产妇身上,也算是做了一桩好事。

赵大山头部的伤还需要养着,她也就不急着回去了。

两年前她来南阳城售卖肥皂时,那时候的南阳繁华又热闹,而一场洪灾,让这座城池变得萧条起来。

虽然萧条,但好在没有大乱,灾民都在城外,每天免费领两顿稀粥,还能免费看病……

“这次洪灾,南阳共有五个县城七十八个村庄遭难,其中,重度受灾多达四个村子,中度受灾四十个村,轻微受灾二十四个村子。”吕大人向程弯弯说着目前统计的数据情况,“死亡人数大约在五千人左右,南阳城外的灾民共计两万六千余人。”

事实上灾民远不止两万多人,还有上千人去了其他城池,不过大部分都在南阳城就是了。

而且现在南阳城不缺粮食和药材,这些灾民很稳定,没有四处乱窜。

程弯弯询问道:“洪水差不多要退了,吕大人接下来准备怎么安置灾民呢?”

吕大人开口回答:“朝廷会拨三万两白银帮助灾民重建家园,还有大约二十万斤粮食在送往南阳的路上,只要朝廷不放弃这些灾民,就不会出大乱子。”

因为连续两年丰收,大宇国并不缺粮食,二十万斤粮食说给就给,加上之前穗恭人的儿子带来的二十万斤,一共是四十万,这么多粮食,再加上三万两白银,足够稳定局势,也足够让南阳城度过此次难关。

“那我们来算一笔账吧。”程弯弯拿出纸笔,“灾民两万多人,一天消耗至少一万斤粮食,也就是说,四十万斤只够四十天的量。而三万两白银,全部用来给灾民盖房子都可能不够……等四十天后粮食告罄,可地里新的粮食还没长出来,这些灾民该当如何?”

“等他们身体恢复过来之后,可在码头上找活干……”吕大人不确定的说道,“穗恭人是有什么好主意吗?”

以往出现天灾后,朝廷只会提供半个月左右的粮食帮助渡过危机,半个月后,灾民们该怎样就怎样,朝廷不会再多花银子和粮食……有本事的人能立即找到谋生的活计,没本事的人就沦落成了流民……少量的流民虽然造成不了太大的祸患,但,也是隐患。

吕大人目光灼灼的盯着程弯弯。

第639章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程弯弯咳了咳。

她心中早有计划,但也要确定吕大人并无计划之后,才能说出自己的打算。

她开口道:“当初平安县沈县令还在任时,就计划在大河村建一个大型码头,以大河码头为起点,开一条运河,连通四面八方的码头。这个计划目前被搁置,主要是因为没有人手,现任的魏县令打算入秋农闲时强征劳役来做这件事,不过现在么,两万多的灾民,正好可以帮得上忙。”

虽说劳役是这个时代老百姓必须要服从的命令,但在国泰民安的时候强征老百姓干苦力,很容易引发民怨。

如今的大河镇蒸蒸日上,不能被民怨给毁了。

吕大人震惊开口:“大河镇才刚刚成立,就要搞这么大的工程么,就算有人手,可银子呢,就算只从大河镇开一条到河口县的运河,至少都得两三万两银子吧……”

“银子的事情大河镇会想办法,现在关键是,吕大人愿不愿意让这些灾民前去大河镇开运河。”程弯弯笑着道,“两万多灾民,至少有一万的男丁,有这些人帮忙,大概今年年底就能完工。”

吕大人当然愿意。

这些不稳定的灾民全都跑去湖州大河镇干活,南阳城很快就会恢复往日的繁华。

而南阳灾后重生,也算是他的一笔政绩。

当然,他不敢贪功,这事儿是穗恭人牵头,写折子的时候,他必须要好好提一提穗恭人的功德。

“另外——”程弯弯继续道,“这次洪灾让许多老弱妇孺家中失去了顶梁柱,她们没有能力参与开运河,只能留在南阳等洪水完全退去后,再回到村子里重新开始生活。但现在已经是五月中下旬了,等洪水彻底退去,差不多进入六月份,这时节,种稻子种棉花都太晚了,只能种一些蔬菜之类的,难以维系一家生计。”

吕大人吞了一下口水:“穗恭人的意思是?”

“这天气,适合种花。”程弯弯一笑,“菊花兰花,都是在夏季种,两三个月就能开花。我想让受灾严重的区域种花,按照花的品相分等级收购,绝不会让灾民吃亏。”

甘油作坊的产量始终提不上来,一是因为扩建不足,二是因为缺少原材料。

目前的原材料主要是程圆圆在提供,花圃看起来大,花朵开的也茂盛,可是收集起来,晒干碾磨成粉后,根本就没多少,也就导致新款的护肤品一直无法大面积上市。

大河镇的用地已经很紧张了,不可能再有多余的地来种花,原本她打算让言掌柜去附近几个村子看一看,只是还没来得及吩咐,南阳就出事了。

南阳距离湖州太远了,她的花圃要是建在这里,管理上会非常不方便。

可这次槐花村那些淳朴的老百姓感染到了她,她愿意帮助这里重建家园,愿意帮助她们重新开始生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