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到荒年后,我成了极品恶婆婆 第466节(1 / 2)

加入书签

“穗夫人不必如此。”

车帘掀开,皇上和皇后一前一后走出来,踩着马凳走下马车。

帝后二人也是寻常百姓的打扮,只不过他们到底久居人上,哪怕是穿着寻常丝绸衣服,也压不住浑身的贵气。

“这还是本宫……还是我第一次来穗夫人府上。”皇后笑着开口,“今日我不是皇后,穗夫人唤我一声燕姐姐即可。”

明公公从善如流道:“这位是黄老爷,这位是黄夫人,穗夫人赶紧带路吧。”

程弯弯心中感念,皇上皇后伪装出宫,特意来喝她儿子的状元酒,这是给她至高无上的荣宠。

她也不再拘礼,做了个请的手势:“黄老爷,燕姐姐,这边请。”

她带着帝后二人以及明公公往宅院里走。

第一进院子都是男宾,一部分赵四蛋的同窗,一部分军营的兵,还有一些熟人,另外的就都是朝中大臣了。

这些大臣日日上朝,哪有不认识当今皇上的道理。

一个个吓得立即从椅子上站起来,掀起衣袍就要跪下行礼。

皇帝抬手压了压:“我今儿只是穗夫人的老友,过来讨一杯状元酒,大家不必拘礼,都坐着吧。”

众人忐忑不安的坐下了。

“爹,这位是黄老爷。”程弯弯带着皇帝走到男宾那边,对着赵老头子道,“黄老爷来一趟不容易,爹陪着多喝几杯。”

本来应该是带着皇帝去上位席,那边是林太傅等朝中重臣。

不过她想,皇帝既然穿成这样来参加酒宴,那肯定不希望被朝中大臣恭维,和平民老百姓坐在一起或许会更好。

赵老爷子这一桌,有赵有银赵有财,还有程老爷子,以及住在这里的一些街坊邻居,都是所谓的草民。

赵老头子年龄虽大,但并不糊涂,从黄老爷进门后众人的拘谨就能看出来,这位黄老爷身份定然不一般。

不过黄老爷不愿意透露身份,他自然也不会多问,立即笑呵呵的道:“黄老爷,我们赵家是农户之家,京城一些礼数我们也不太懂,要是有些地方得罪了您,还请您不要跟我们这些个泥腿子计较。”

皇帝摆摆手:“我也不是什么拘泥规矩之人,大家随意就好。”

见皇帝入座了,程弯弯这才带着皇后往第二进院子走:“燕姐姐是愿意和林夫人阮夫人坐在一桌呢,还是和我婆婆妯娌她们坐一块?”

“自然是和你们赵家人坐一桌。”皇后压了压鬓角道,“你看我这样子,应该就是一位普通的夫人吧?”

程弯弯噗嗤笑:“燕姐姐哪怕是穿着粗布衣衫,也遮不住与生俱来的贵气,不过我婆婆她们没见过真正的贵人,自然认不出燕姐姐的身份。”

皇后一笑:“那就太好了。”

她若是要摆皇后的派头,大可以穿着宫服前来,她和皇上偷偷出宫,就是想真正和百姓打成一片。

他们也想知道,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才养出了一位穗夫人。

程弯弯带着皇后走到了赵老太太那一桌,笑着开口:“这位是黄夫人,我唤一声燕姐姐,在这里没有熟人,麻烦娘多照看一下。”

赵老太太立即站起身:“黄夫人赶紧上座。”

能让老大媳妇郑重过来交代一句,这位黄夫人的身份肯定不一般吧!

她老人家立即将上首的位置腾出来,恭敬的请皇后坐下。

这一桌,是老赵家的女眷,还有程老太太程大嫂和司徒曼。

司徒曼虽是京城人士,但司徒家品级较低,她未曾进过宫,所以也并不认识皇后,但能感觉到,这位黄夫人的丈夫应该至少是二品以上的朝中重臣。

这一桌没有人认出皇后,但隔壁桌,隔壁的隔壁那一桌,都是贵客,比如林夫人阮夫人,她们进宫的次数可太多了,无数次陪皇后用过膳,一眼就认出这是当今皇后娘娘。

但穗夫人介绍是黄夫人,她们也不好起身行礼,只是一个个心里惊讶极了,皇后穿成这样来参加状元宴,这是给穗夫人天大的面子,穗夫人这一支,是真的要起来了。

第781章 皇帝亲赐墨宝

赵老太太是个爽利的性子,很快就和皇后攀谈上了。

孙氏又是个荤素不忌的个性,想到什么说什么,两口子之间的隐私也毫不含糊。

皇后见多了说话战战兢兢的人,和老赵家的人攀谈,让她感受到了久违的快乐,一不小心就聊多了。

与此同时,前院子的皇帝和赵老头子也是相谈甚欢。

赵老头子说些农田趣事,赵有银和赵有财负责补充,一些街坊邻居也都会说些自己的见解,每个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会因为害怕被问罪而斟酌许久才开口。

“咱们大河镇现在不得了了嘞。”赵老头子眉飞色舞,“以前村里人就靠那几亩地讨生活,日子苦的要命,现在有了集市,越来越多人开始做生意了。有人说商人地位低,低就低呗,能赚钱饿不死人就行了。再说回种地,自从有了水车,还有脱粒机之后,种地轻松多了……”

“老人家今年多少岁了?”皇帝温和问道,“这么大年纪了还下地吗?”

“我今年六十三了,身子骨健壮的很。”赵老头子笑呵呵道,“在我们村里,除非是躺在床上动不了了,所有人都会下地干活。咱们大河村变成大河镇,变得越来越好,就是靠咱们老百姓的双手干出来的……不过,老大媳妇说,等今年完了就不许我们老俩口再干活了,让我们好好享受儿孙福。”

赵有银接话道:“这几年家里日子好过太多了,爹娘年纪大了确实不该再这么辛苦,过几个月老爷子六十四岁大寿,虽然不是整数生日,但我们想了想,还是决定大办寿宴,反正家里现在也没那么缺钱,让老人家高兴高兴,多活个几年。”

赵有财开口道:“到时候,我去请咱们县令大人给咱爹写一幅墨宝,祝爹长命百岁。”

皇帝的手指动了动,看了一眼身侧的明公公。

明公公立即理解了意思,开口道:“我们家黄老爷写得一手好字,不如给赵老爷子写一幅字?”

“那就太好了!”赵老头子立即道,“老二,你快去四蛋书房把最好的笔墨纸砚拿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